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回答下列有关植物激素及其调节作用的问题.
              (1)赤霉素的主要合成部位是 ______ ,它与脱落酸相互 ______ ,共同调节种子萌发过程.
              (2)有人认为植物的向光性是光照使向光侧生长素分解所致,某兴趣小组对光照能否使胚芽鞘中生长素分解进行了实验探究.

              首先通过图示过程获得A、B琼脂块,然后取一株去除尖端的燕麦胚芽鞘,将A、B琼脂快 ______ ,通过观察 ______ ,比较A、B琼脂块中生长素的含量.若 ______ ,则说明光照能使胚芽鞘中生长素分解.
            • 2.

              根据豆类种子的自然生长特性及国内外在芽菜生产过程中的实际情况,合理、合法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能够提高种子利用价值,提高豆芽产出率,改善感官品质,而不影响人们的食用健康安全,但过度滥用,则会适得其反。

              (1)常用于豆芽生产的6-苄基腺嘌呤,具有抑制植物叶内叶绿素、核酸、蛋白质的分解,保绿防老;促进细胞分裂和生长等多种效能。该物质应属于    类植物激素类似物。

              (2)某兴趣小组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实验一)、乙烯利(实验二)分别处理刚开始发芽的大豆芽,三天后观察到的胚轴生长情况依次如下图甲、乙(“-”表示未用激素处理,“+”表示用相应的激素处理,“+”越多激素浓度越高)。

              ①在植物体内,果实发育所需生长素主要来自于________。若实验一是探究生长素促进胚轴伸长的最适浓度的预实验,则在正式实验时,________(需要/不需要)设计不用生长素的空白对照组。实验一所示结果________(能/不能)说明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

              ②已知生长素能影响乙烯合成,通过比较实验一和实验二的实验结果,可以推测出较高浓度的生长素能________(促进/抑制)乙烯的合成。

              (3)植物激素进入人体内并不能起调节作用,因为动植物激素的化学本质是不同的,如动物的生长激素是蛋白质类,而常见的植物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但若使用不当,植物激素或其类似物也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如过多的乙烯利会抑制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而乙酰胆碱酯酶是分解乙酰胆碱的酶。在上图丙中,乙酰胆碱酯酶的作用部位是________(序号),过多的乙烯利会造成突触后神经元________(持续兴奋/不能兴奋/不受影响)。

            • 3. 植物的根是合成激素的主要器官,又是植株生长发育的基础.请回答相关问题.

              (1)引起茎向光生长的内因是 ______ .经研究发现根的背光生长的原因也是如此.现已测得图1中A、B、C、D四处生长素浓度,请在坐标曲线上标出A、B、C、D对应的位点.
              ______
              (2)生长素是由植物体内的 ______ 这一物质转化而来,在韧皮部的运输方式是 ______
              (3)脱落酸的主要作用是抑制细胞分裂和种子萌发,促进叶与果实的衰老与脱落.有人认为植株中存在的生长素对脱落酸的功能有抑制作用,并设计了下面的实验方案进行探究.
              实验假设:植株中存在的生长素对脱落酸的功能有抑制作用.
              实验方案:取若干长势相同的棉花植株,均分成甲、乙、丙三组,做如图2所示的处理.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有人认为要验证推测,必须对丙组进行修改,并在图3的1、2位置应分别放置 ______ ______
              ②将乙组和修改后的丙组进行比较,若一定时间后, ______ ,则推测正确.
              ③若在相同时间内,甲、乙两组落叶数量基本相等,则可以说明 ______
            • 4.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20世纪20年代起,温特等人通过实验方法测得玉米胚芽鞘生长素的侧向再分配如图所示.
              材料2:20世纪80年代以来,有学者利用气相一质谱等物理化学法测得向日葵下胚轴、萝卜下胚轴和黄化燕麦芽鞘的生长素分布如下表所示.用同样方法还测得萝卜下胚轴的萝卜宁、向日葵下胚轴的黄质醛等物质向光侧多于背光侧.
              表:向日葵、萝卜和燕麦向光性器官的IAA分布
              器官 实验数 IAA分布% 测定方法
              向光一侧 背光一侧 黑暗处理
              绿色向日葵下胚轴 3 51 49 48 分光荧光法
              5 50.5 49.5 50 免疫法
              绿色萝卜下胚轴 3 5l 49 45 电子俘获检测法
              黄化燕麦芽鞘 3 49.5 50.5 50 电子俘获检测法
              (1)材料1说明,生长素受到单侧光照射后的分布规律是 ______ ,由于生长素有 ______ 的作用,所以胚芽鞘向光性生长.
              (2)材料2的黑暗处理起什么作用? ______ .材料2是否支持材料1的观点? ______ 原因是 ______
              (3)材料2的学者对植物向光性的解释应该是 ______
            • 5. 图一表示生长素浓度对植物根和茎生长的影响曲线图,图二表示重力影响生长素的分布而导致根和茎的生长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

              (1)根和茎生长的最适生长素浓度分别为 ______ ______
              (2)当生长素浓度为10-6mol/L时,对植物根、茎生长的影响分别是 ______ ______
              (3)图二实验现象说明了 ______
            • 6. 为了验证植物向光性与植物生长素的关系,有人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一)方法步骤
              取6个小花盆,各栽入一株品种、粗细和大小都相同的玉米幼苗(要求幼苗的真叶未突破胚芽鞘).按下图所示方法进行实验处理.接通台灯电源24h后,打开纸盒,观察并记录6株玉米幼苗的生长情况.
              (二)实验结果预测:在以上装置中,玉米幼苗保持直立生长的是 ______ .而玉米幼苗基本停止生长的是 ______ 装置.
              (三)部分实验结果的分析与推论
              (1)根据 ______ 号和 ______ 号装置之间实验记录的对照分析,可以说明玉米幼苗产生向光性是由单侧光照射引起的.
              (2)根据 ______ 号和 ______ 号装置实验记录的对照分析,可以说明玉米幼苗的向光性生长与玉米幼苗尖端的存在与否有关.
              (3)根据 ______ 号和 ______ 号装置实验记录的对照分析,可以说明玉米幼苗感光部位在尖端.
            • 7. 如图是进行胚芽鞘向光性实验的示意图.
              将种植在同一条件下,同一时期的燕麦幼苗分别进行如下处理:A处于自然条件下;
              B切去胚芽鞘尖端;C在胚芽稍尖端上罩上黑纸罩;D在胚芽稍尖端以下套上黑纸筒.
              然后从暗处取出一起放至窗台,使光线从单侧照射,试分析:
              (1)四种幼苗的生长情况是:
              A、 ______
              B、 ______
              C、 ______
              D、 ______
              (2)据此实验推测,生长素的合成部位是 ______
            • 8. 仔细观察下列两个图,图一是燕麦胚芽鞘的向光性实验;图二是生长素浓度与根(或芽、茎)生长的关系.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中实验一段时间后,燕麦胚芽鞘 ______ 生长,原因是 ______ 处的生长素浓度较高,细胞纵向伸长生长较快.
              (2)图二中BC段的含义是 ______ .若此图表示生长素浓度与芽生长的关系,则在同一植株中用此图表示生长素浓度与根生长的关系时,B点应向 ______ 移动.
              (3)能体现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的是图 ______
            • 9. 为研究细胞分裂素的生理作用,研究者将菜豆幼苗制成的插条插入蒸馏水中(图1),对插条的处理方法及结果见图2.

              (1)细胞分裂素是一种植物激素.它是由植物体的特定部位产生,再被运输到作用部位,对生长发育起 ______ 作用的 ______ 有机物.
              (2)制备插条时除去根系和幼芽的主要目的是 ______ ,插条插在蒸馏水中而不是营养液中培养的原因是 ______
              (3)从图2中可知,对插条进行的实验处理包括 ______ ______
              (4)在实验Ⅰ中,对A叶进行实验处理,导致B叶 ______ .该实验的对照处理是 ______
              (5)实验Ⅲ、Ⅳ的结果表明,B叶的生长与A叶的关系是: ______
              (6)研究者推测“细胞分裂素能够引起营养物质向细胞分裂素所在部位运输”.为证明此推测,用图1所示插条去除B叶后进行实验,实验组应选择的操作最少包括 ______ (填选项字母).
              a.用细胞分裂素溶液涂抹A1叶b.用细胞分裂素溶液涂抹A2叶
              c.用14C-淀粉溶液涂抹A1叶d.用14C-淀粉溶液涂抹A2叶
              e.用14C-氨基酸溶液涂抹A2叶f.用14C-细胞分裂素溶液涂抹A2叶
              g.检测A1叶的放射性强度.
            • 10. 为研究吲哚乙酸(IAA)与脱落酸(ABA)的运输特点,用放射性同位素14C标记IAA(①、②所在的两组)和ABA(③④所在的两组)开展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图中AB为茎尖切段,琼脂块①和②中出现较强放射性的是 ______ (填序号);琼脂块③和④中均出现了较强放射性,说明ABA在茎尖的运输 ______ (填“是”或“不是”)极性运输.若先用某种抑制剂(不破坏IAA、不影响细胞呼吸)处理茎尖切段,再重复上述实验,结果琼脂块①和②中放射性强度相近,该抑制剂的作用机理可能是 ______
              (2)若图中AB为成熟茎切段,琼脂块①、②、③和④均出现较强放射性,说明IAA在成熟茎切段中的运输 ______ (填“是”或“不是”)极性运输.
              (3)适宜的激素水平是植物正常生长的保证.黄豆芽伸长胚轴的提取液,加入IAA溶液中可显著降解IAA,但提取液沸水浴处理冷却后,不再降解IAA,说明已伸长胚轴中含有 ______ .研究已证实光也有降解IAA的作用.这两条IAA降解途径,对于种子破土出芽后的健壮生长 ______ (填“有利”、“不利”或“无影响”).
              (4)IAA是植物细胞之间传递 ______ 的分子,顶芽合成的IAA通过 ______ 方式向下极性运输.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