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先后开展了下列实验,请回答问题:

              (1)为探究植物的向光性,对胚芽鞘分别进行了甲、乙、丙的3种实验处理。

              胚芽鞘会发生弯曲生长的是      (填序号),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2)为探究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对某种植物茎段侧芽生长的影响,进行了有关实验,结果见下表。

              侧芽生长量/cm处理时间/d实验组别

              12

              24

              36

              48

              蒸馏水

              1.0

              1.8

              2.3

              2.5

              浓度Ⅰ

              1.5

              2.3

              3.2

              4.4

              浓度Ⅱ

              2.0

              3.5

              5.0

              5.6

              浓度Ⅲ

              0.8

              1.0

              1.4

              1.8

              ①浓度Ⅲ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对侧芽生长所起的作用是      (填“促进”或“抑制”)。该实验的各种处理中,促进侧芽生长效果最佳的方法是      

              ②分析表中数据可知,浓度Ⅰ、Ⅱ、Ⅲ之间大小关系可能 成立的有      (填序号)。

              a.Ⅰ<Ⅱ<Ⅲ         b.Ⅲ<Ⅰ<Ⅱ

              c.Ⅱ<Ⅰ<Ⅲ         d.Ⅰ<Ⅲ<Ⅱ

              ③将浓度I生长素类似物溶液稀释后,重复上述实验。与稀释前浓度I的实验结果相比,稀释后实验中侧芽生长量的变化及原因可能有      (填序号)。

              a.增加,因为促进作用增强

              b.减少,因为促进作用减弱

              c.减少,因为抑制作用增强

              d.不变,因为促进作用相同

            • 2. 如图表示将云母片(具不透水性)插入燕麦胚芽鞘的一定部位,箭头表示光源,请据图:

              经培养一段时间后,胚芽鞘的生长状况;
              (1)A的生长状况是 ______
              (2)B的生长状况是 ______
              (3)C的生长状况是 ______
              (4)D的生长状况是 ______
            • 3. 如图表示用切取的胚芽鞘中段和琼脂块共同研究生长素在胚芽鞘内运输的实验,请据图回答:

              (1)甲图中,供应块是含生长素的琼脂块,接受块是不含生长素的琼脂块.实验结果,胚芽鞘C发生的现象 ______ .这一现象说明 ______
              (2)乙图中胚芽鞘D不能发生C的现象,这说明 ______
              (3)上述实验说明,生长素在胚芽鞘内的运输方向 ______
            • 4. 1928年,荷兰科学家温特为了研究植物的向光性,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A琼脂块上放有胚芽鞘尖端,B琼脂块上没有胚芽鞘尖端.①~⑥是在黑暗环境中对切去尖端的胚芽鞘进行的不同处理.
              请回答问题:
              (1)在温特之前,科学家研究初步认为,胚芽鞘向光生长是由 ______ 部位产生某种化学物质向下运输后引起的,温特推想这种物质也可以扩散到琼脂块中.
              (2)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②的现象说明A琼脂块中确实含有某种化学物质,且这种物质的作用是 ______
              (3)③和④的现象均表明,胚芽鞘能够向该物质分布 ______ (多/少)的一侧弯曲生长;设置⑤和⑥组的目的是排除 ______ 对胚芽鞘生长的影响.
              (4)温特把这种物质命名为生长素.后来的研究发现,该物质的化学本质是 ______
            • 5.

              下表所示为五类植物激素的部分生理效应


              项目

              种子发芽

              顶端优势

              果实生长

              器官脱落

              插条生根

              生长素

               

              赤霉素

              细胞分裂素

               

              脱落酸

               

               

               

              乙烯

               

               

               

              (+:表示促进作用;—:表示抑制作用)


              (1)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在植物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中,色氨酸经过一系列反应可转变成生长素。

              (2)在果实生长调节中起协同作用的激素有__________________。

              (3)在不同植物组织中,生长素除了极性运输,还存在________和__________运输。

              (4)某科研人员利用番茄植株为实验材料来探究某一浓度NAA(生长素类似物)的生理作用。

              实验步骤:(请补充完善)

              第一步:选取生长状况相同且长势良好的番茄若干株,随机均分为甲、乙两组。

              第二步:甲组喷洒__________________;乙组喷洒等量的蒸馏水。

              第三步:将两组番茄放置于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测量并计算每组番茄的_______。

              (5)上述实验设计遵循了______________原则(至少答出两点)。

            • 6.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先后开展了下列实验,请回答问题:

              (1)为探究植物的向光性,对胚芽鞘分别进行了甲、乙、丙3种实验处理。

               

                              甲                   乙                     丙 

              胚芽鞘会发生弯曲生长的是_________(填序号),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探究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对某种植物茎段侧芽生长的影响进行了有关实验,结果见下表。

              处理时间/d

              侧芽生长量/cm

              实验组别

               

              12

               

              24

               

              36

               

              48

              蒸馏水

              1.0

              1.8

              2.3

              2.5

              浓度Ⅰ

              1.5

              2.3

              3.2

              4.4

              浓度Ⅱ

              2.0

              3.5

              5.0

              5.6

              浓度Ⅲ

              0.8

              1.0

              1.4

              1.8

              ①浓度Ⅲ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对侧芽生长所起的作用是 _______(填“促进”或“抑制”)。该实验的各种处理中,促进侧芽生长效果最佳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②分析表中数据可知,浓度 I、Ⅱ、Ⅲ之间大小关系可能成立的有____________(填序号)。

              a. Ⅰ<Ⅱ<Ⅲ    b.Ⅲ<Ⅰ<Ⅱ     c.Ⅱ<Ⅰ<Ⅲ       d.Ⅰ<Ⅲ<Ⅱ

              ③将浓度Ⅰ生长素类似物溶液稀释后,重复上述实验。与稀释前浓度Ⅰ的实验结果相比,稀释后实验中侧芽生长量的变化及原因可能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a. 增加,因为促进作用增强           b.减少,因为促进作用减弱

              c.减少,因为抑制作用增强            d.不变,因为促进作用相同

            • 7. 将燕麦胚芽鞘分别放人4个暗箱中培养,如下图所示.其中③、④号燕麦切去胚芽鞘尖端;②、③号暗箱右侧开孔,使光线射人;④号燕麦顶端左侧放一块含生长素的琼脂块.请据图回答(填编号):

              (1)要说明燕麦产生向光性的外因是单侧光,可选择 ______ 两个装置进行实验.
              (2)图 ______ 装置中的燕麦将向右弯曲生长.
              (3)通过实验证实,胚芽鞘尖端产生了某种化学物质,这种物质在生物学上叫做生长素,而化学名称叫做吲哚乙酸,其生理作用表现出 ______ 性,一般情况下,在浓度较低时   ______ 生长,在浓度教高时 ______ 生长.
            • 8. 请分析在不同处理条件下燕麦胚芽鞘的生长状况,回答下列问题.

              (1)通过①、②两实验可以说明胚芽鞘生长与 ______ 有关;
              (2)通过=④、③两实验可以说明向光性是由于单侧光引起 ______ 分布不均匀造成 ______ 侧细胞生长快,而发生弯曲;
              (3)通过⑤、⑥两实验可以说明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 ______ ,而向光弯曲的部位是 ______
              (4)图中能直立生长的是 ______
            • 9.
              1928年,荷兰科学家温特为了研究植物的向光性,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A琼脂块上放有胚芽鞘尖端,B琼脂块上没有胚芽鞘尖端.①~⑥是在黑暗环境中对切去尖端的胚芽鞘进行的不同处理.
              请回答问题:
              (1)在温特之前,科学家研究初步认为,胚芽鞘向光生长是由 ______ 部位产生某种化学物质向下运输后引起的,温特推想这种物质也可以扩散到琼脂块中.
              (2)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②的现象说明A琼脂块中确实含有某种化学物质,且这种物质的作用是 ______ .
              (3)③和④的现象均表明,胚芽鞘能够向该物质分布 ______ (多/少)的一侧弯曲生长;设置⑤和⑥组的目的是排除 ______ 对胚芽鞘生长的影响.
              (4)温特把这种物质命名为生长素.后来的研究发现,该物质的化学本质是 ______ .
            • 10.
              如图表示用切取的胚芽鞘中段和琼脂块共同研究生长素在胚芽鞘内运输的实验,请据图回答:

              (1)甲图中,供应块是含生长素的琼脂块,接受块是不含生长素的琼脂块.实验结果,胚芽鞘C发生的现象 ______ .这一现象说明 ______ .
              (2)乙图中胚芽鞘D不能发生C的现象,这说明 ______ .
              (3)上述实验说明,生长素在胚芽鞘内的运输方向 ______ .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