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一)为了研究温度对某种酶活性的影响,设置三个实验组:A组(20℃)、B组(40℃)和C组(60℃),测定各组在不同反应时间内的产物浓度(其他条件相同),结果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三个温度条件下,该酶活性最高的是______组.
              (2)在时间t1之前,如果A组温度提高10℃,那么A组酶催化反应的速度会______.
              (3)如果在时间t2时,向C组反应体系中增加2倍量的底物,其他条件保持不变,那么在t3时,C组产物总量______,原因是______.
              (4)生物体内酶的合成原料是______,催化化学反应的原因是______.(二)小麦的生长发育需要多种矿质元素,请设计实验证明镁元素是小麦的必要元素。
              实验材料用具:完全培养液甲,缺镁完全培养液乙,适当的容器和固定材料、长势相同的小麦幼苗、镁的可溶性盐
              实验步骤:1.取两盆长势良好且相同的小麦幼苗分成数量相同的两组,分别编号A、B。
              2.A盆中的植物用适量完全培养液培养,B______________。
              3.将两盆植物__________培养一段时间后观察其长势4.实验预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科学研究的严谨出发,要进一步证实A、B两组小麦生长状况的差异是因为镁元素供应不同引起的,还应增加的实验步骤是            ,发现B盆中植物叶片又变绿了。

              6.在该实验中对照组是___组.

              7.请设计一个表格表示该实验结果:

            • 2.

              美国Cell杂志发表了Kubicek研究小组与诺和诺德小组合作的一项突破性研究,青蒿素能够让产生胰高血糖素的胰岛A细胞“变身”为产生胰岛素的胰岛B细胞,这一研究成果有望成功治愈I型糖尿病。请回答下列问题:

              (1)胰岛细胞分泌激素,除了直接感受____________含量的变化而发挥作用外,还可受____________发出的神经信号的控制,间接发挥调节作用。

              (2)某研究小组验证青蒿素药理作用的实验思路如下:


              实验

              步骤

              实验处理

              甲组

              乙组

              丙组

              含适量青蒿素的动物细胞培养液+适量胰岛A细胞

              不含青蒿素与甲组等量的动物细胞培养液+与甲组等量的胰岛A细胞

              ____________+与甲组等量的胰岛B细胞

              将甲、乙、丙三种菌种于 37℃ 恒温水浴烧杯中继续培养

              培养一段时间后,检测培养液中的胰岛素含量

              补充完成实验步骤丙组______________乙组与丙组对比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

              预期: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

              (3)在下图示神经纤维某处的细胞膜内外放置电极a和b,此时测得的两侧电位差为静息电位,与__________有关。若在图中膜外M点给予一次适宜刺激,通过电压表测量神经细胞膜内、外电位差(膜内外电位差=膜外电位-膜内电位)。坐标图中符合实验结果的曲线是_________。


            • 3.

              血糖平衡是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前提,请分析回答有关血糖调节的问题:

              (1)人体感染某病毒时,胰岛B细胞会被自身的免疫细胞破坏,引起Ⅰ型糖尿病,这是因为胰岛B细胞含有与该病毒相似的________(物质)。从免疫学角度分析,Ⅰ型糖尿病是一种____________病。Ⅰ型糖尿病可通过____________治疗。

              (2)如果胰岛B细胞受损,患者体内胰岛素的含量减少,使组织细胞对葡萄糖的__________________减弱,导致血糖升高并出现尿糖。现有Ⅰ(正常)、Ⅱ(胰岛B细胞受损)、Ⅲ(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三人,在一次口服较多葡萄糖后,三者胰岛素分泌量由高到低依次为______(用“>”“<”或“=”表示)。

              (3)胰岛素可通过作用于下丘脑神经元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验证此现象的实验思路是:将大鼠随机分成两组,一组在其下丘脑神经元周围施加适量的胰岛素溶液,另一组施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实验的观察指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使实验结果更明显,实验前应使实验大鼠处于________状态。

              (4)日前,中科院陈雁研究组研究阐明了糖原代谢关键蛋白PPP1R3G在维持葡萄糖稳态中的作用,调节机理如下图:

              小鼠实验发现:进食后肝细胞中PPP1R3G蛋白基因的表达水平提高,使糖原合成酶(GS)的活性________,从而能够在进食后的短时间内,快速合成肝糖原,导致血糖水平快速降低;饥饿时该基因表达水平则降低。据此推测PPP1R3G基因的表达受____________________调控。该研究揭示了一个全新的餐后血糖调节机制。

            • 4.

              研究者为了研究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过程,选用枪乌贼的神经组织进行实验,处理及结果见下表。

              实验

              组号

              处理

              微电极刺激突触前神经元测得动作电位(mV)

              室温,0.5ms后测得突触后神经元动作电位(mV)

              I

              未加河豚毒素

              75

              75

              II

              浸润在河豚毒素中

              5min后

              65

              65

              III

              10min后

              50

              25

              IV

              15min后

              40

              0

              (1)第I组处理说明枪乌贼神经元兴奋时,膜外比膜内电位低75mV。室温下,微电极刺激突触前神经元测得动作电位0.5ms后,才能测到突触后神经元的动作电位,这被称为“兴奋的延迟”,延迟的原因之一是突触前膜以胞吐的方式释放__________,该物质被突触后膜上的__________识别。

              (2)已知河豚毒素对于突触后膜识别信息分子的敏感性无影响,从II、III、IV组推断,突触后神经元动作电位的降低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直接引起的,由此可知河豚毒素对神经兴奋的传递起________________作用。

              (3)若利用河豚毒素的生理作用开发药物,可作_______(选填选项前的符号)。

                a.降糖药   b.麻醉药   c.镇痛剂   d.抗肌肉痉挛剂

              (4)研究者利用水母荧光蛋白标记突触前神经元,直接观察到突触前膜先出现钙离子内流,之后引发突触小泡的定向移动。药物BAPTA能迅速结合钙离子,现将该药物注入突触小体内,若突触前神经元的_______________,则说明钙离子不影响突触前神经元产生神经冲动,但对于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是必需的。

            • 5.
              互花米草是一种滩涂草本盐沼植物,对水淹的生态环境有很强的适应能力,曾被称为“保滩护堤、促淤造陆的最佳植物”.来自美国东海岸的互花米草在引入我国后,出现生长蔓延、破坏生态环境的严重问题.为了探究互花米草对水淹生态环境的适应机制,为进一步调控措施的研究提供依据,某科研小组以“探究互花米草体内自由水和结合水的比值与潮汐水淹时间的关系”为课题,设计了如下实验:
              ①选取同一海滩的互花米草幼苗分别栽种于多个沙盆中.
              ②将长势相同生长良好的互花米草幼苗平均分成5组,分别在每天进行0 h、3 h、6 h、12 h和24 h的水淹处理.
              ③在处理50 d后,采取整株植株并测定自由水与结合水含量,计算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分析实验过程及实验结果,回答以下问题: 
              (1)请结合表格数据在图中绘出折线图.

               

              (2)为了能最大程度地模拟互花米草水淹的生态环境,在进行水淹处理时,实验用水应为 ______ 水,来源于______ . 
              (3)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和植物的代谢能力及抗逆性有着密切的关系.根据实验结果可知,互花米草在水淹时间为 ______  h/d的环境下,抗逆性最强.在进行水淹处理时间为 ______ h/d的环境下,代谢活动最强. 
            • 6.

              胰腺是哺乳动物的一种腺体,有外分泌部和内分泌部之分,外分泌部分泌产生胰液,内含多种消化酶;内分泌部即胰岛,能产生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等多种激素。现欲探究胰液分泌调节的机理,请根据下面的实验回答:

              (1)根据实验一的实验现象,能得出胰液分泌受________调节的结论。

              (2)根据实验二的实验现象可知:实验一中把少量稀盐酸从小肠的上端注人小肠肠腔中会导致胰腺大量分泌胰液的原因是稀盐酸刺激了小肠________,从而促进胰腺外分泌部分泌胰液。

              (3)在实验一的第1步中,刺激支配胰腺的神经引起胰腺分泌少量的胰液,在该调节过程中胰腺的外分泌部属于反射弧中的________部分。

              (4)有人尝试从胰腺的研磨液中直接提取完整的胰岛素分子,根据题目中所介绍的胰腺结构,认为不能成功,解释是________。

              Ⅱ、图甲表示草原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示意图(图中a—e代表过程);图乙表示某生物种群的增长速率。请据图回答:

              (1)图甲所示生态系统包含的生物成分有________,若狼体重增加5kg至少需要消耗牧草________kg。

              (2)若图乙为鼠种群增长速率,在t1时期种群的年龄组成为________型,若要调查该草原生态系统中某种鼠种群的数量,常采用________法。

              (3)狼能够依据鼠留下的气味去捕食,鼠同样也能够依据狼的气味或行为躲避猎捕,这说明信息传递能够________。

            • 7.
              通常情况下,正常人的尿液中没有葡萄糖.当一次食用大量糖时,尿液中是否有葡萄糖存在?下面是利用对照的方法来设计实验方案进行鉴定.


              第一步:取3支洁净的相同试管,分别标号1、2、3;其中3号试管为实验研究试管.
              第二步:分别向3支试管中加入相应实验液体.
              1号:加2mL葡萄糖液;
              2号:加2mL正常尿液
              3号:加入 ______
              第三步:向3支试管内分别加入刚配制好的 ______ 试剂2mL.振荡试管,使溶液混合均匀,并将这3支试管放入盛有50-65度温水的大烧杯中,加热2min左右.
              第四步:观察并分析实验结果.
              (1)1号试管出现的现象是 ______
              (2)2号试管的颜色是 ______
              ​(3)3号试管若______,说明尿液中含有葡萄糖:否则不含葡萄糖.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