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寨卡病毒疫苗被认为是预防寨卡病毒传染的有效工具,目前此疫苗在老鼠身上试验成功.回答与免疫相关的问题:

              (1)免疫系统的功能是________.

              (2)小鼠接种寨卡病毒疫苗后,可作为 ________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机体免疫系统除能产生相应抗体外,还能产生的免疫细胞有________、________.

              (3)研究人员为了研究寨卡病毒疫苗的预防效应,做了如下实验:实验选用40只健康小鼠随机分为4组,采用注射方式给药,28天后以致死剂量寨卡病毒悬液处理小鼠,一段时间后测定小鼠血清中1gG抗体水平,在寨卡病毒处理后21天计算各组小鼠存活率,结果如下表:

              组别

              疫苗剂量(μg)

              小鼠血清1gG抗体水平

              小鼠存活率(%)

              A

              1.5

              13

              100

              B

              0.15

              9.67

              50

              C

              0.015

              9.33

              25

              D

              0

              6.0

              0

              ①实验数据显示,D组小鼠的血清抗体水平比其他组________,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

              ②实验结果表明,随寨卡病毒疫苗剂量的增加,免疫小鼠的________.

            • 2.

              【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嵌合抗原受体细胞免疫疗法(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Cell Immunotherapy)简称CAR-T疗法,是指人为改变T细胞表面的抗体,使其既能特异性识别肿瘤细胞,又能激活T细胞,然后再利用此细胞消灭肿瘤。2016年12月,某研究团队公布,他们利用CAR-T疗法治愈了一例复发性多灶胶质母细胞瘤,为人类攻克癌症带来曙光。

              CAR-T疗法流程分为五个步骤。

              ①分离:从癌症病人身上分离T细胞。

              ②修饰:给T细胞加入嵌合抗体,即制备CAR-T细胞。

              ③扩增:体外培养,大量扩增CAR-T细胞。一般一个病人需要几十亿,乃至上百亿个CAR-T细胞。

              ④回输:把扩增好的CAR-T细胞回输到病人体内。

              ⑤监控:严密监护病人,尤其是控制前几天身体的剧烈反应。

              试回答下列问题:

              (1)嵌合抗体(CAR)的化学本质是         。CAR-T疗法使用的现代生物技术有                              

              (2)从功能上看,CAR-T细胞属于           细胞。 相比于自身的免疫功能,CAR-T细胞能更有效地消灭肿瘤的主要原因是                                         

              (3)CAR-T疗法的副作用剧烈,严重时引起患者死亡。研究发现原因是大量CAR-T细胞作用时释放大量的细胞因子,破坏了患者的                             ,影响了正常的生命活动。

              (4)CAR-T疗法使用病人自身的T细胞作为基础,主要优点是                               

            • 3.

              [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HIV属于逆转录病毒,是艾滋病的病原体。回答下列问题:

              ⑴用基因工程方法制备HIV的某蛋白(目的蛋白)时,可先提取HIV中的       ,以其作为模板,在       的作用下合成       。获取该目的蛋白的基因,构建重组表达载体,随后导入受体细胞。

              ⑵从受体细胞中分离纯化出目的蛋白,该蛋白作为抗原注入机体后,刺激机体产生的可与此蛋白结合的相应分泌蛋白是       。该分泌蛋白可用于检测受试者血清中的HIV,检测的原理是       

              ⑶已知某种菌导致的肺炎在健康人群中罕见,但是在艾滋病患者中却多发。引起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HIV主要感染和破坏了患者的部分_______________细胞,降低了患者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

              ⑷人的免疫系统有       癌细胞的功能,艾滋病患者由于免疫功能缺陷,易发生恶性肿瘤。

            • 4.

              甲病毒进入人体后与T淋巴细胞结合,破坏T淋巴细胞,使人体易被其他病原体感染或患肿瘤病,回答下列问题:

              (1)正常情况下,细菌、病毒等抗原进入人体后,B淋巴细胞受到刺激,在________的作用下,可增殖、分化为________,进而产生抗体;T淋巴细胞在接受抗原刺激后,通过分化形成________,产生免疫效应。

              (2)人体感染甲病毒后,易被其他病原体感染或患肿瘤病,原因是该病毒可引起免疫系统的________和________等功能下降。给新生的个体接种该病毒疫苗可起到预防作用,原理是________。

              (3)免疫细胞产生的免疫活性物质有________等,这些物质的跨膜运输方式为________,这种运输方式的特点有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

              (4)Ⅰ型糖尿病患者体内的胰岛B细胞上含有与甲病毒相似的抗原,此患者感染甲病毒后,机体通过________免疫消灭病毒的同时,破坏胰岛B细胞引发疾病,该病在免疫学上属于________病,可通过注射________治疗。

            • 5.

              “胃肠感冒”在医学上又称“呕吐性上感”,主要是由一种叫“柯萨奇”的病毒引起的,同时伴有细菌性混合感染。它的发病症状主要是:呕吐、腹泻、发热等。

                 (1)胃部因病菌或其他毒性物质进入,通过非条件反射导致胃体肌肉收缩,将胃内容物排出体外,该反射弧中效应器由                   组成。神经冲动在离体神经纤维上以局部电流的方式双向传导,但在上述反射弧中,传导方向是单向的,总是由胞体传向                   。剧烈而频繁的呕吐引起大量消化液的丧失,造成水分大量流失,使机体的内环境渗透压升高,下丘脑的          会感知此变化,并促使下丘脑合成和分泌             ,作用与肾小管和集合管,促进原尿中水分的重吸收,维持内环境的稳定。

                 (2)当体内有炎症时会出现发热现象,这有利于吞噬细胞和杀菌物质等转移到炎症区,抵御病原体的攻击,此过程属于机体免疫系统的第      道防线。在体温升高的过程中,机体产热量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散热量。

              (3)机体感染柯萨奇病毒后,通过      免疫产生抗体与病毒发生特异性结合。有人提议注射疫苗预防该疾病,注射疫苗预防疾病的机理主要是使机体产生               ,提高机体的免疫能力。免疫调节不仅积极应对外来抗原的入侵,同时也随时应对体内的衰老和癌变的细胞,这说明免疫系统具有         功能。

            • 6. 如图表示人体血糖调节的部分生理过程,图中X、Y 表示物质,①表示过程. 请回答:

              (1)人处于饥饿状态下,体内某种细胞中的糖原会转化为葡萄糖进入血液,此种细胞是 ______
              (2)当血糖浓度上升时,下丘脑中的葡萄糖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兴奋,最终作用于胰岛B细胞,使其分泌 ______  (填写激素名称)增多;当血糖浓度降低到一定程度时,反过来经过程①使胰岛B细胞的活动减弱,这一调节方式称为 ______ 调节.
              (3)研究表明,Ⅰ型糖尿病的病因是免疫系统对胰岛B细胞进行攻击造成胰岛B细胞受损,此疾病属于免疫异常中的 ______ 病.
            • 7.

              从H1N1到H7N9,新型禽流感病毒的不断出现,威胁着人类健康,接种H7N9流感疫苗是目前预防禽流感的有效措施。请回答以下相关问题。

              (1)人体接种H7N9疫苗后,其中主要成分血凝素(病毒囊膜糖蛋白)可作为________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

              (2)一旦H7N9禽流感病毒入侵机体,________会迅速增殖分化为浆细胞,产生大量抗体,这些抗体与游离的H7N9结合阻止其吸附宿主细胞;若少量病毒侥幸侵入机体细胞,机体还可依靠________免疫将被感染细胞裂解清除。

              (3)C48/80是一种可激活巨噬细胞(吞噬细胞的一种)的聚合物,研究人员为了研究C48/80对疫苗免疫效应的影响做了如下实验:实验选用128只健康小鼠随机分为8组,采用滴鼻方式给药,28天后以致死剂量H7N9病毒悬液处理小鼠,一段时间后测定小鼠血清中IgG(抗体)水平,在病毒处理后21天计算各组小鼠成活率,结果如下表:

              组别

              疫苗及辅助剂

              疫苗剂量(μg)

              小鼠血清IgG抗体水平

              小鼠存活率(%)

              A

              H7N9+C48/80

              1.5

              13

              100

              B

              H7N9

              1.5

              11.3

              100

              C

              H7N9+C48/80

              0.15

              11.3

              87.5

              D

              H7N9

              0.15

              9.67

              50

              E

              H7N9+C48/80

              0.015

              10.33

              62.5

              F

              H7N9

              0.015

              9.33

              25

              G

              C48/80

              ——

              6.0

              0

              H

              H7N9+CTB*

              1.5

              14.33

              100

              注:CTB*已被证实为一种安全有效的免疫辅助剂,可增强疫苗的免疫效力

              ①使实验结果更有说服力,可再增加一组对照实验,其处理应为________。

              ②实验数据显示,G组小鼠的血清抗体水平比其他组________,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

              ③实验结果表明,随H7N9疫苗剂量的增加,免疫小鼠的________。

            • 8.

              脊髓灰质炎(俗称小儿麻痹症)是由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的严重危害儿童健康的急性传染病,口服“糖丸”可以预防该病。“糖丸”其实是将脊髓灰质炎病毒的致病力减弱后,做成的疫苗,即脊髓灰质炎减活疫苗。回答下列问题:

              (1)脊髓灰质炎病毒主要侵染脊髓灰质中传出神经元的细胞体,所以严重的脊髓灰质炎患者出现下肢不能正常运动,对外界刺激________(填“有”或“无”)感觉。

              (2)从免疫学角度看,“糖丸”中的活病毒相当于________,侵入人体后,首先识别并对其发起攻击的免疫细胞是________,部分B细胞会在病毒的刺激和________的共同作用下增殖分化为________。

              (3)“糖丸”要用冷开水溶解后送服,切忌用热开水溶化,原因是________。

              (4)预防脊髓灰质炎还有一种疫苗是将脊髓灰质炎病毒杀死后制成的,称为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该疫苗通过肌肉注射进行预防接种。分析这两种疫苗的制备方式,可以推知:________(填“减活”或“灭活”)疫苗接种后对人体的作用更接近自然感染过程;要产生相同的免疫效果,在接种剂量上________(填“减活”或“灭活”)疫苗要更大。

            • 9.

              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在人体细胞内寄生形成的,以肺结核最为多见。结核病至今仍为重要的传染病。请利用有关生物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寄生在细胞中的结核杆菌必须依靠_____________才能将其从细胞中释放出来,然后与___________产生的_________结合,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进而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吞噬细胞能够识别这些沉淀或细胞集团,体现了细胞膜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功能。消化这些沉淀或细胞集团需要溶酶体参与,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婴幼儿注射卡介苗是预防结核病传染的有效措施,卡介苗是由Calmette和Guerin两位生物学家发现的变异结核杆菌培养而成的,结核杆菌的这种变异来自于_____________,作为注射疫苗,卡介苗应该具备的特点有_________________。

            • 10.

              寨卡病毒是RNA病毒,该病毒会攻击胎儿的神经元,引起新生儿神经系统发育缺陷。回答下列问题:

              (1)胚胎干细胞通过增殖、分化产生神经元,其根本原因是     ________。一个神经元能通过轴突末端与其自身树突形成突触进行调节,这体现了神经调节过程中存在     调节。

              (2)研制中的寨卡DNA疫苗含有一段根据寨卡病毒设计的DNA片段,注射到猕猴体内后,某些细胞会分泌出很多类似寨卡病毒的小粒子,这些小粒子可刺激B淋巴细胞增殖、分化成    _________。据此分析,DNA疫苗和传统疫苗的区别之一是DNA疫苗本身不能充当     _________,不直接引起机体的特异性免疫反应。

              (3)有报道称,寨卡病毒感染成年人,可引起患者免疫系统攻击自身神经组织引发中风,该疾病属于     __________(填“免疫功能缺陷”、“自身免疫病”或“过敏反应”)。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