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近年来,毕业大学生回乡创业的报道屡见不鲜。他们有的开垦荒山变成果林,改造洼地成为鱼塘,以及在山中放养土鸡等。体现了当代大学生敢闯敢拼、不怕吃苦的创业精神。回答下列问题:
              (1)荒山、洼地经过改造成为果林、鱼塘,人类的活动能够使群落的演替不同于自然演替的______进行。
              (2)果林中美国白蛾等趋光性害虫的种群密度可采用______的方法进行调查,预测美国白蛾种群数量变化的依据是年龄组成,而不是性别比例的原因是______(从种群数量特征的角度分析)。
              (3)生态学家不会以一个森林生态系统为单位进行物质循环的研究,试从物质循环特点的角度进行解释,其原因是______。
              (4)鱼塘中的一条食物链:浮游植物→浮游动物→鳙鱼→乌鳢。输入鳙鱼的能量,一部分流入乌鳢,一部分储存在鳙鱼体内(未利用),其余能量的去向是______和被分解者利用;鳙鱼给分解者的能量包括______两部分。
            • 2. 某果园生态系统,苹果树下进行了间种草菇的试验,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请回答下列问题。
              (1)______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草菇在该生态系统成分中属于______。
              (2)若该系统内有大量某种害虫侵蚀果树的叶片,我们可以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害虫的雄性个体,破坏害虫种群正常的______,就会使很多雌性个体不能完成交配,结果直接影响害虫的______,从而减少害虫种群的数量。
              (3)果园里有一人工养殖鱼塘,不同鱼类分布在不同水层,这体现了群落的______结构,输入该鱼塘的能量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
              (4)春末夏初时鱼塘蛙声一片,这体现了______,离不开信息的传递。
            • 3.

              某岛屿由海底火山喷发形成,现已成为旅游胜地,岛上植被茂盛,风景优美,并栖息着狐和野兔,生态系统相对稳定。后来有人登岛牧羊、捕食野兔和狐,狐也捕食羔羊。第五年,岛上狐濒临灭绝,但野兔数量大大超过人登岛前的数量。第6年,野兔种群爆发了由兔瘟热病毒引起的瘟疫,其数量骤减。回答问题:

              (1)探究酵母菌种群增长的最适温度是多少,每隔24小时取一定量的酵母菌培养液,用血细胞计数板在显微镜下进行细胞计数,并以多次计数的平均值估算试管中酵母菌种群数量,这种方法称为___________法。

              (2)在人类多的地区,大鼠种群出生率下降,长期来看其种群的年龄组成类型将变为__________。

              (3)通过标重捕法调查田鼠种群密度。在1hm2范围内,第一次捕获标记40只田鼠,第二次捕获30只,其中有标记的15只。该种群密度是___________只/hm2。若标记的田鼠有部分被鼬捕食,则会导致种群密度估算结果___________。

              (4)该种群蚜虫刚进入某森林(食物和空间充裕,没有天敌)后的一段时间内,某种群数量的变化与___________的数学模型相似。

              (5)在“S”种群增长的相关曲线,请分析K/2以后种群数量增长缓慢的原因            加剧、_______增多,使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种群增长缓慢。

            • 4. 黄河口湿地地处渤海与莱州湾的交汇处,因黄河改道而成,将该湿地由近水边到陆地可分为光滩区、近水缓冲区、核心区等区域,近水缓冲区与核心区独特的生物资源,成就了黄河口湿地的科学考察、鸟类研究等多种功能.请分析回答:
              (1)黄河口湿地的形成过程属于         演替,区别核心区和近水缓冲区这两个群落的重要特征是                ,这些区域的不同主要体现了湿地群落具有       结构。
              (2)黄河口湿地被喻为鸟类的“国际机场”,影响该湿地鸟类种群密度的直接因素包括                                      。在调查中发现,斑鸠通过“婚飞”追求配偶,这属于信息传递中的      信息,该事实说明信息传递            
              (3)人们在改造光滩区时引入的某种水草,其数量并没有呈指数增长,原因是                                     ,描述其种群密度变化时应建立       模型。
            • 5.

              近年来,很多城市根据生态学的知识对早期建设的河道进行治理改造,使这些经常污染发臭的河道生态系统发挥应有的功能。回答下列问题:

              (1)河道的浅滩区域,生活着挺水植物芦苇、灯心草,浮游植物绿藻、浮萍,沉水植物黑藻、金鱼藻,这一现象体现了群落具有________结构,这种结构显著提高了群落利用________等环境资源的能力。

              (2)河底硬化被拆除、河底生态环境改善后,水生植被、岸坡植被逐渐恢复,河道恢复过程中的演替属于________。改造过程中,人们需要恢复河道的软性河底,在岸坡堆石构筑动植物、微生物生存的多空隙生存空间,从而加速河道生态的恢复,这说明人类活动可以________。

              (3)某研究小组在河岸对乔木、灌木及草本进行种群密度调查时,同时对某种乔木的树龄大小进行了测量和统计,这是为了获得该乔木的________。

              (4)植被恢复后,大量昆虫、鸟类等动物迁徙而来,此外,人们还会放养部分生物进入系统,这些都增加了河道生态系统的________,从而提高了系统的________稳定性。

              (5)由于城市污水处理厂的覆盖范围和处理能力有限,常有未经处理的污水排入河道,所以对河道生态系统来说,其能量来源有________。改造后的河道既能蓄洪防旱,岸边还兼有旅游观光的功能,这主要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价值。

            • 6.

              2015年,我国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地区的冰川发生移动,侵蚀了当地1.5万亩草场,近70户牧民房屋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冰川移动在全球有多处发生。冰川移动后暴露出的裸地,最终可演替成包含地衣、苔藓、一些草本和小灌木以及少数种类动物的冻原群落。请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从演替类型上看,冰川移动后所形成的裸地上进行的演替属于            。演替达到相对稳定的阶段后,群落内物种组成_____________(填“仍会变化”或“不再变化”)。

              (2)分析灌木、草本以及地衣苔藓的分层现象是在        水平上研究的问题,这种分层现象的出现显著提高了植物对        的利用能力。

              (3)群落中生活的某种基于种子繁殖的小灌木,其种子不能远离母株,因此形成的分布型属于种群空间特征中的________(填“均匀分布”“随机分布”或“集群分布”)。

              (4)在研究冻原土壤小动物的丰富度时可采用的统计方法有           、_______________。对采集的土壤作进一步分析,发现土壤中积累的有机物多于热带雨林,原因是低温下,分解者的分解作用       (填“强”或“弱”)。

            • 7.

              某生态系统总面积为2500km2,假设该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为甲种植物→乙种动物→丙种动物,乙种动物种群的K值为10000头。回答下列问题:

              ⑴某次调查发现该生态系统中乙种动物种群数量为5500头,则该生态系统中乙种动物的种群密度为          ;当乙种动物的种群密度为        时,其种群增长速度最快。

              ⑵若丙种动物的数量增加,则一段时间后,甲种植物数量也增加,其原因是              

                                                           

              ⑶在甲种植物→乙种动物→丙种动物这一生物链中,乙种动物同化的能量大于丙种动物同化的能量。其原因是                                                  

            • 8. 红豆杉是我国珍贵濒危树种.南京中山植物园于上世纪50年代从江西引进一些幼苗种植于园内.经过几十年的生长繁殖,现在已形成了一个种群.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植物园引种栽培红豆杉的措施属于 ______
              (2)如果对红豆杉种群密度进行调查,常用的方法是 ______ .将统计到的植株按高度(h)分为5级,每一级的植株数量见下表.
                  等级     a级     b级     C级     d级     e级
              高度(cm)     h≤10  10<h≤30  30<h≤lOO 100<h≤300   h>300
              数量(株)     120     62     32     16     6
              根据表中数据,在坐标图中画出该种群各级别的植株数量柱状图.
              (3)由表可以看出,此红豆杉种群的年龄结构属于 ______
              (4)研究表明,红豆杉的种子成熟后被某种鸟类吞食,果肉状的假种皮被消化而种子随粪便散播到山坡上再萌发生长.从种间关系看,鸟类与红豆杉之间存在 ______  关系.
            • 9. 图1为某温带稀树草原食物网的一部分示意图,图2为某生物的种群密度与出生率、死亡率的关系图,请据图同答:

              (1)在狼与兔的捕食与被捕食过程中,反应敏捷的兔和跑得快的狼均能很好的生存.从生物进化的角度分析,这是二者 ______ 的结果:从生态系统的功能角度分析,信息传递能够 ______ ,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发展.
              (2)若图2所示的种群为某鼠种群.在C点时,鼠种群的年龄组成类型为 ______ 在无迁入和迁出的情况下,该种群数量每年均以150%的速率(出生率一死亡率)增长,若该种群初始数量为N,则两年后它们的数量将达到 ______
              (3)采用样方法调查该稀树草原中风信子的种群密度,选取样方的关键在于 ______ 若同时统计各样方中物种数目,则可以起到调查 ______ 的作用.
              (4)在图1所示的稀树草原食物网中,共有食物链 ______ 条.假设每种动物从上一营养级不同生物中获得的能量相同且能量传递效率均为10%,若狼种群增重6Kg,需要消耗草 ______ Kg.
              (5)某年气温明显增高,食物丰富,稀树草原昆虫数量也增多,但并没有呈现J型增长的状态,这是由于 ______ 调节的结果.多年来,该稀树草原牧民大力植树种草,使草原生境明显好转,牧业产量呈持续增长势头,说明人类活动能影响群落演替的 ______ ,也使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得以增强.
            • 10. 某草原上生活着鹿、兔、狼和狐等生物,雄鹿有角,雌鹿无角,通常情况下这种鹿的雌雄个体分群活动(生殖季节除外),有人提出“鹿角效应”假说解释这种同性聚群现象,即一群形态相同的食草动物能迷惑捕食者,降低被捕食的风险.回答下列问题:
              (1)该草原上的雌鹿群和雄鹿群属于 ______ (填“不同”或“同一”)种群.
              (2)草、鹿、兔、狼、狐和土壤中的微生物共同形成一个 ______ (填“种群”、“群落”或“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概念是 ______
              (3)为探究“鹿角效应”假说是否成立,某同学用狗(能将抛入流水池中的漂浮物叼回来)、项圈和棍棒做了如下3组实验:甲组同时向流水池中抛出2个相同的项圈,乙组同时抛出2个相同的棍棒,丙组则同时抛出1个项圈和1个棍棒.记录每次抛出后狗叼回第一个漂浮物的时间.若丙组平均时间 ______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其他两组,则实验结果支持该假说.测试时间要求甲、乙、丙三组抛出项圈或棍棒的距离 ______ (填“相同”或“不同”).本实验中项圈或棍棒相当于草原上的 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