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红桦是一种高大喜阳落叶乔木,条件合适时可以大面积成林,有重要的生态、经济和社会价值。研究秦岭的天然红桦林对我国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和重建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1)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______,调查红桦种群这一特征的常用方法为______。天然红桦林中,红桦常表现为随机分布,这属于生态学中______(填“种群”、“群落”或“生态系统”)水平的研究内容。
              (2)如图表示秦岭某群落中不同发育阶段的红桦植株数量,采用径级结构代表年龄组成(径级是植株直径大小的分级),该红桦种群的年龄组成为______。研究发现适度采伐有利于林下红桦幼苗、幼树的生长,请从植物代谢角度推测最主要的原因是______。
              (3)若研究五年内红桦林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则植物净光合作用积累的能量去向为______、______和______。
            • 2. 将一片土地一分为二,甲组种植单一品种茶树,乙组种植多品种茶树,种植密度和土壤环境等与甲组相同。一段时间后,对两组茶园进行相关调查,回答下列问题:
              (1)调査发现茶园中出现害虫,引入天敌后,害虫数量下降,除了考虑天敌引起的害虫死亡外,还考虑的因素是______。
              (2)该害虫对乙组茶园造成的不利影响低于甲组,从群落的角度分析,其原因是______。
              (3)两组茶园冬季土壤落叶层较厚,而夏季落叶层变薄,出现这种结果的原因是______。
              (4)调查发现,茶园茶树质量与土壤生物有密切关系。在进行土壤生物类群研究时,常用______方法进行采集,调查。
            • 3. 某研究机构对我国北方草原一种主要害鼠--布氏田鼠进行了调查.调查样方总面积为2hm2(1hm2=10 000m2).在调查区内,放置100个捕鼠笼,在一夜间对布氏田鼠进行初捕,将捕获的鼠经标记后在原地释放.3日后,在同一地方再放置同样数量的捕鼠笼进行重捕,结果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
              项目 捕获数(只) 标记数(只) 雌性个体数(只) 雄性个体数(只)
              初捕 32 32 14 18
              重捕 36 4 18 18
              (1)该草地布氏田鼠的平均种群密度为______只/hm2.事实上田鼠在被捕捉过一次后更难捕捉,上述计算所得的平均种群密度与实际种群密度相比可能会偏______.
              (2)综合两次捕获情况,该田鼠种群的性别比例(♀/♂)约为______.
              (3)调查甲、乙两草原所捕获鼠的月龄,它们的月龄构成如图所示.据图分析:______草原的田鼠种群属于______型;______草原的田鼠种群属于______型,可以预测,该草原鼠害将会严重,必须做好防治准备工作.
            • 4. 近年来,毕业大学生回乡创业的报道屡见不鲜。他们有的开垦荒山变成果林,改造洼地成为鱼塘,以及在山中放养土鸡等。体现了当代大学生敢闯敢拼、不怕吃苦的创业精神。回答下列问题:
              (1)荒山、洼地经过改造成为果林、鱼塘,人类的活动能够使群落的演替不同于自然演替的______进行。
              (2)果林中美国白蛾等趋光性害虫的种群密度可采用______的方法进行调查,预测美国白蛾种群数量变化的依据是年龄组成,而不是性别比例的原因是______(从种群数量特征的角度分析)。
              (3)生态学家不会以一个森林生态系统为单位进行物质循环的研究,试从物质循环特点的角度进行解释,其原因是______。
              (4)鱼塘中的一条食物链:浮游植物→浮游动物→鳙鱼→乌鳢。输入鳙鱼的能量,一部分流入乌鳢,一部分储存在鳙鱼体内(未利用),其余能量的去向是______和被分解者利用;鳙鱼给分解者的能量包括______两部分。
            • 5. 某果园生态系统,苹果树下进行了间种草菇的试验,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请回答下列问题。
              (1)______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草菇在该生态系统成分中属于______。
              (2)若该系统内有大量某种害虫侵蚀果树的叶片,我们可以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害虫的雄性个体,破坏害虫种群正常的______,就会使很多雌性个体不能完成交配,结果直接影响害虫的______,从而减少害虫种群的数量。
              (3)果园里有一人工养殖鱼塘,不同鱼类分布在不同水层,这体现了群落的______结构,输入该鱼塘的能量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
              (4)春末夏初时鱼塘蛙声一片,这体现了______,离不开信息的传递。
            • 6. 研究人员对某河流的鱼类进行调查,发现鱼类资源严重衰竭。请回答下列问题:
              (1)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______,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某种鱼的该特征时,若标记个体的标志物容易脱落,则调查的估计值______(选填“偏低”“不变”或“偏高”)。
              (2)调查发现鱼类资源严重衰竭,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答出一点即可)。请提出一项合理的保护措施:______。
              (3)可利用恢复生态学技术来治理该退化的生态系统,该技术主要利用生物群落演替理论,群落的演替是指______。
            • 7. 鸳鸯是著名的观赏鸟类,某自然保护区的研究人员依据鸳鸯生境特点,长期悬挂人工巢箱招引鸳鸯并研究其繁殖习性。请回答下列问题:
              (1)悬挂人工巢箱可以改善保护区内鸳鸯的栖息环境,提高环境______,使鸳鸯的______增加,进而使种群密度提高。
              (2)人工巢箱首次悬挂距地面9〜12米,2012年更新巢箱时悬挂高度下降到距地面6〜7米,除鸳鸯外其他猛禽也在巢箱筑巢,占巢率如图甲所示。据图推测鸳鸯和其他猛禽的种间关系是______,更新巢箱后其他猛禽入住率大幅下降可能与群落的______结构有关。

              (3)鸳鸯为杂食性鸟类,繁殖季以动物性食物为主,冬季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忽略其他因素,鸳鸯增加相同体重,在冬季最终从植物获得的能量比繁殖季节______。在鸳鸯巢箱中研究人员发现了没吃完的植物种子,昆虫尸体(包括食草昆虫和食肉昆虫)等,可以推测鸳鸯在食物网中至少处于______个营养级。鸳鸯在繁殖期需要消耗大量时间、资源和能量,若图乙表示能量流经鸳鸯的示意图,则鸳鸯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可用图中的______表示。
            • 8. 粉红椋鸟以蝗虫为主要食物,每年5月会迁徙到新疆进行繁殖,8月中旬南返越冬。鹰等天敌的捕食,取食鸟蛋,破坏鸟巢等人类活动会影响粉红椋鸟的生存。
              (1)研究4月到10月粉红椋鸟在新疆的种群数量变化,需考虑的种群数量特征主要有______。
              (2)“人工招引”粉红椋鸟能有效防治蝗灾,使退化的草场逐步恢复,增强了草原生态系统的______稳定性。草原上蝗虫与牧草、蝗虫与牛羊的种间关系分别是______。
              (3)雄性亲鸟哺喂幼鸟后会竖起翎毛,高声鸣叫,吸引更多的亲鸟集群进行下一次的捕食,雄性亲鸟发出的上述信息属于______信息。
            • 9. 请回答下列与生态学知识和环境保护相关的问题:
              (1)某地区有一个湖泊几年前受污染严重,湖水臭气熏天,鱼虾销声匿迹,居民避而远之。几年来,当地政府和居民齐心协力,大力对环境污染进行治理,该湖泊呈现出了“春风烟柳”“鱼翔浅底”“水鸟翔集”“晴空-鹤排云上”等美丽景象,从而成为居民喜爱的休闲场所。经治理后,该湖泊群落发生了______演替,这说明人们对环境污染的治理和环境保护可以改变群落演替的______和方向。
              (2)春来“湖水”绿如蓝是大量的藻类植物繁殖的结果,该湖泊中所有蓝藻______(填“能”或“不能”)组成一个种群,调査湖泊中某种藻类的种群密度时常采用的方法是______。
              (3)湖面水鸟嬉戏交颈,使人联想起“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诗句。诗中“关关”属于生态系统中的______信息,该信息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______。
            • 10. 夏蜡梅是一种落叶灌木,属于我国珍稀濒危保护植物,主要分布于中国浙江省狭小的区域内。生态学家研究了群落物种组成对夏蜡梅种群分布和种群密度的影响。
              (1)种群密度是指______。在用样方法调查夏腊梅种群密度时,要根据夏腊梅的分布状况和地段形状确定样方的多少、样方大小和______。取样的关键是要做到______。
              (2)生态学家调查了白水坞、西坑、大明山三个地区不同基径夏腊梅个体的数量,结果如图所示。
              据图可判断,大明山地区夏腊梅种群年龄组成属于______型,而西坑地区地区夏腊梅种群年龄组成属于______型。
              (3)研究发现,群落中乔木层的树种类型及其组成对夏蜡梅影响显著,而灌木层对其影响相对较小,请从种间关系的角度分析其原因可能是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