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某岛屿上生活着一种动物,其种群数量多年维持相对稳定.该动物个体从出生到性成熟需要6个月.如图为某年该动物种群在不同月份的年龄结构(每月最后一天统计种群各年龄组的个体数).关于该种群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该种群10月份的出生率可能为零
              B.大量诱杀雄性个体不会影响该种群的密度
              C.该种群的年龄结构随着季节更替而变化
              D.天敌的迁入可影响该种群的年龄结构
            • 2. 一定时间内,当种群个体数目增加时,就必定会出现临近个体之间的相互影响,此即种群密度效应。 关于植物的种群密度效应,目前有一个基本规律:最后产量恒定法则,即在一定范围内,当条件相同时,不管一个种群密度如何,最后产量总是基本一样的。
              (1)种群密度是指______。根据种群特征的相关知识推测,种群密度效应是由两对矛盾的相互作用即______ 决定的。
              (2)植物种群的最后产量恒定法则这一规律出现的原因是由于高密度下______。
              (3)科学家对夏玉米进行了相关的研究,得到如图所示的结果。该研究的实验目的是______。有人认为提高氮元素供应量后就可大幅度增加玉米的种植密度,据图分析该观点是否正确,原因是______。
            • 3. 科研人员将某一长期种植单一品种茶树的茶园一分为二,对照组只种植原有单一品种茶树,实验组均匀种植多种茶树品种,茶树密度与对照组相同。一段时间后,对两组茶园进行相关生态调查。回答下列问题:
              (1)蜘蛛是茶园害虫的重要天敌,茶园游猎型蜘蛛分为地面游猎型和茶树上游猎型,影响蜘蛛分布的主要环境因素是______。若要判断某种蜘蛛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需要调查蜘蛛种群的______等数量特征。
              (2)实验组蜘蛛物种数比对照组要多,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______。据此推测,两组茶园抵抗力稳定性有一定的差异,原因是______。
              (3)跟踪调查发现,两组茶园茶树的落叶量大致相同,但一段时间后,实验组土壤中有机碳的含量为21.5g/kg,对照组为14.5g/kg,出现这种结果的原因是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