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如图1表示某种群在单位时间内,出生量、死亡量和种群密度的关系,据图回答相关问题:

              (1)K值又称为环境容纳量,是指在______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
              (2)该种群密度为______时,可以获得最大的可持续产量;随着种群密度逐渐增大,该种群增长率的变化趋势是______;自然条件下,该种群的种群密度______(可能/不可能)超过K值.
              (3)在如图2所示空白坐标上,画出该种群的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系.(要求K点以后也要画出)
            • 2. 一定时间内,当种群个体数目增加时,就必定会出现临近个体之间的相互影响,此即种群密度效应。 关于植物的种群密度效应,目前有一个基本规律:最后产量恒定法则,即在一定范围内,当条件相同时,不管一个种群密度如何,最后产量总是基本一样的。
              (1)种群密度是指______。根据种群特征的相关知识推测,种群密度效应是由两对矛盾的相互作用即______ 决定的。
              (2)植物种群的最后产量恒定法则这一规律出现的原因是由于高密度下______。
              (3)科学家对夏玉米进行了相关的研究,得到如图所示的结果。该研究的实验目的是______。有人认为提高氮元素供应量后就可大幅度增加玉米的种植密度,据图分析该观点是否正确,原因是______。
            • 3. 科研人员将某一长期种植单一品种茶树的茶园一分为二,对照组只种植原有单一品种茶树,实验组均匀种植多种茶树品种,茶树密度与对照组相同。一段时间后,对两组茶园进行相关生态调查。回答下列问题:
              (1)蜘蛛是茶园害虫的重要天敌,茶园游猎型蜘蛛分为地面游猎型和茶树上游猎型,影响蜘蛛分布的主要环境因素是______。若要判断某种蜘蛛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需要调查蜘蛛种群的______等数量特征。
              (2)实验组蜘蛛物种数比对照组要多,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______。据此推测,两组茶园抵抗力稳定性有一定的差异,原因是______。
              (3)跟踪调查发现,两组茶园茶树的落叶量大致相同,但一段时间后,实验组土壤中有机碳的含量为21.5g/kg,对照组为14.5g/kg,出现这种结果的原因是______。
            • 4. “种群存活力”分析用于研究一些因素如何影响到种群灭绝的可能性,其研究结果之一是得出“最小存活种群”(即种群以一定概率存活一定时间的最小种群规模)。这种研究方法目前已被用来评价秦岭大熊猫现有种群的存活能力,并借此探讨相应的保护措施。请回答下列问题:
              (l)研究秦岭大熊猫种群动态,常需要调查其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______。
              (2)在环境不变的条件下,对秦岭大熊猫进行种群存活力分析,得到如表数据。
              初始种群规模/只 10 20 25 28 30 40 50 70
              种群在200年内的灭绝概率 0.412 0.132 0.076 0.065 0.041 0.010 0.002 0
              由表可知,不同初始规模的种群灭绝概率不同。若以“小于5%的灭绝概率种群存活200年”作为种群可以维持存活的标准,则该初始种群规模的最小范围是______只之间。
              (3)若以环境质量下降、自然灾害以及人类的捕杀等限制种群数量增长的环境阻力为限制压,如图为不同“限制压”下(以小数表示)种群的存活力数据。据图分析:

              由图可知,随着限制压的增大,种群的灭绝可能性会______,维持种群存活的最小规模会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