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如图是某生态系统甲、乙、丙三个种群的种群个体数量与年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调查种群密度常用的方法有______和______.
              (2)动物种群密度主要受到年龄组成、性别比例、______及______的影响.
              (3)若甲、乙、丙都是植物种群,则最适应当前环境的种群是______;若甲、乙、丙都是动物种群,则与我国本世纪中叶后,人口状况趋势相似的种群是______;若甲、乙、丙是同一地域具有捕食关系三个动物种群,甲为初级消费者,则乙、丙的关系可能有______.
              (4)持续数年调查田鼠,其种群变化趋势与乙种群相似,但在一年内田鼠数量随季节在一定范围内波动,出现这一现象主要原因是______.
              (5)人为因素导致了某些大型肉食动物(如虎)处于濒临灭绝的境地,虎种群数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人类活动导致______.
            • 2.
              如图1所示是某生态系统甲、乙、丙三个种群的种群个体数量与年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调查种群密度最常用的方法有 ______ 和 ______ .
              (2)若甲、乙、丙都是植物种群,则最适应当前环境的种群是 ______ ,判断的依据是 ______ .
              (3)假设甲、乙、丙三种生物构成的食物网关系如图2所示:甲能量中比例为m的部分直接提供给丙,要使丙增加A kg,则消耗甲最多是 ______ kg.
              (4)若乙种群是某种鸟类,雄鸟在春季一般都有换上鲜艳羽毛的习性,以吸引异性.这是它们受到 ______ (填“物理”、“化学”或“行为”)信息的影响而产生的适应性生理特征,是长期 ______ 的结果,这也说明信息传递有利于 ______ .
            • 3.
              某生态学家分别对一片玉米田、一片荒地和一个湖泊在单位时间内的光合作用效率进行测定,测出的数据如表(单位:kJ).请回答下列问题:
              玉米田 荒地 湖泊
              入射太阳能 2001.0 497.0 111572.0
              输入第一营养级的能量 25.3 4.95 111.3
              生产者的呼吸量 8.4 0.99 37.0
              (1)表中太阳能的利用率最高的生态系统是 ______ ,作出这一判断的依据是 ______ .
              (2)假如两个陆地生态系统的绿色植物固定了等量的太阳能, ______ 更可能具有较多的能量可传递到下一个营养级.
              (3)耕葵粉蚧是生活在玉米等禾本科植物根部的一种害虫,人们引入天敌甲控制耕葵粉蚧的危害,却发生了天敌甲泛滥成灾的现象,原因是在食物和空间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条件下,天敌甲种群呈 ______ 型增长.专家改进了防治耕葵粉蚧措施,建议:①及时中耕松土,清除禾本科杂草,以降低耕葵粉蚧种群的 ______ ;②可与大豆间作,以增加玉米田中物种丰富度,提高该生态系统的 ______ 稳定性,防止虫害爆发.
              (4)湖泊从岸边到湖中心不同的生物分布,表明群落具有 ______ 结构,这种结构的特点是 ______ .
            • 4.

              回答种群特征相关问题:

              (1)种群是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________。种群的最基本数量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

              (2)用________调查鼠种群密度时,在2hm2范围内,第一次捕获40只鼠,第二次捕获30只,其中有标记的是5只,则该鼠的种群密度是_______只/hm2(2分)。若标记的鼠有部分被捕食掉,则会导致鼠种群密度的估算结果_______(“偏高”或“偏低”)(2分)。

              (3)能够直接决定种群大小和种群密度的因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能够预测种群数量变化趋势。通过对________和________的比较,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5)年龄组成通过影响________________,间接影响种群密度。

            • 5.

              “标志(记)重捕法”是动物种群密度调查中的一种常用取样调查法:在被调查种群的生存环境中,捕获一部分个体(M)全部进行标记后释放,经过一段时间后进行重捕,根据重捕中标记个体数(m)占总捕获数(r1)的比例,估计该种群的数量(N).某研究机构对我国北方草原一种主要害鼠--布氏田鼠进行了调查.调查样方总面积为2hm.(1hm2=10000m2),随机布设100个鼠笼,放置l夜后,统计所捕获的鼠数量、性别等,进行标记后放归;3日后进行重捕与调查.所得到的调查数据如下表.

              (1)假定重捕取样中标记比例与样方总数中标记比例相等,写出样方中种群总数(N)的计算公式______.
              (2)该草地布氏田鼠的平均种群密度为______只/ hm2.事实上田鼠在被捕捉过一次后更难捕捉,上述计算所得的平均种群密度与实际种群密度相比可能会偏______.
              (3)综合两次捕获情况,该田鼠种群的性别比例(♀/♂)为______.
              (4)在上述调查的同时,还对样方中布氏田鼠的洞口数进行了调查(假设样方中只有这一种鼠),平均每100 m2有3.6个洞口,洞口数与田鼠数的比例关系为______.
            • 6. 周口地区的 沙河、颍河、贾鲁河等不少河道在修建初期,河道裁弯取直、边坡及河床采用混凝土、浆砌石等硬质材料、堤岸规划简单化一,使得河道内水体污浊,滨河生态环境和景观单调.后来市政相关部门运用生态学的一些原理,对一些污染严重的河道进行了改造,使我市河道生态系统发挥了应有的功能.
              (1)河底硬化被拆除、河底生态环境改善后,水生植被、岸坡植被逐渐恢复,河道恢复过程中的演替属
              于______(填演替类型).改造过程中,人们需要恢复河道的软性河底,在岸坡堆石构筑动植物、微生物生存的多空隙生存空间,从而加速河道生态的恢复,这说明人类活动可以______ .由于城市污水处理厂的覆盖范围和处理能力有限,常有未经处理的污水排入河道,所以对河道生态系统来说,其能量来源有______.
              (2)河道的浅滩区域,生活着挺水植物芦苇、灯心草,浮游植物绿藻、浮萍,沉水植物黑藻、金鱼藻,这一现象体现了群落具有______结构,这种结构显著提高了群落利用______等环境资源的能力.
              (3)植被恢复后,大量昆虫、鸟类等动物迁徙而来,此外,人们还会放养部分生物进入系统,这些都增加了河道生态系统的______,从而提高了系统的______稳定性.
              (4)某研究小组在河岸对乔木、灌木及草本进行种群密度调查时,同时对某种乔木的胸径(胸径的大小可表示植株的树龄大小)进行了测量和统计,这是为了获得该乔木的______.
              (5)改造后的河道既能蓄洪防旱,岸边还兼有旅游观光的功能,这主要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价值.
            • 7.
              如图表示某种群年龄组成的一种类型.据图回答问题:
              (1)如图表示 ______ 型种群的年龄组成,除该种类型外,种群年龄组成还有 ______ 型和 ______ 型.
              (2)若环境条件相对稳定,以后一段时间内,该种群的出生率 ______ (大于、小于、等于)死亡率,种群数量会 ______ .
            • 8.
              夏腊梅是一种落叶灌木,有很高的观赏价值.研究人员在三个地区对夏腊梅种群特征及其生活环境进行调查,结果如图所示.(图中Ⅰ、Ⅱ、Ⅲ、Ⅳ分别对应夏腊梅大、中、小、幼四个年龄等级)请据图作答:
              (1)调查夏腊梅种群密度常用的方法是 ______ .
              (2)研究种群的年龄组成可以预测 ______ ,据图判断三个夏腊梅种群的年龄结构分别属于 ______ .
              (3)夏蜡梅对生境要求较高,喜湿润环境及散射光,光照直射和过于荫蔽都会导致其生长不良、退化严重.调查发现,种群甲所处的群落为人工林,有大量的细叶青冈、红楠等常绿乔木,该群落的 ______ 结构不利于夏腊梅的生长,夏腊梅在与高大乔木的 ______ 中不占优势,从而生长受阻.对该地区夏腊梅的保护,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______ (多选).
              A.疏除部分乔木层的常绿成分       B.对夏腊梅实施迁地保护
              C.大量砍伐高大乔木               D.做好夏腊梅的种群监测.
            • 9.
              胆固醇是动物组织细胞所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质,它不仅参与形成细胞膜,而且是合成胆汁酸,维生素D等的原料,所以,胆固醇并非都是对人体有害的物质.据如图1所示回答以下问题:(说明:LDL为低密度脂蛋白)

              (1)通过①过程形成两种mRNA,该过程叫做 ______ .其产物用RNA酶分解后能得到 ______ .
              (2)当细胞内胆固醇含量较高时,一方面通过抑制 ______ 的合成和活性来调节;另一方面抑制 ______ 来维持胆固醇含量相对稳定,这种调节机制属于 ______ 调节.
              (3)细胞外的LDL与膜上的 ______ 结合,通过 ______ 方式进入细胞.若LDL受体基因发生了改变,很可能会导致血浆中 ______ .
              (4)阿托伐他汀是临床上目前治疗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最有效的药物之一,是乙酰CoA还原酶的选择性、竞争性抑制剂,通过抑制肝脏内乙酰CoA还原酶和胆固醇的合成来降低血浆中胆固醇和脂蛋白水平.科学家为了获得针对杂合子患者临床应用的剂量,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选取杂合子患者68人,平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要求两组患者的 ______ 应该相同.
              ②观察组每日服药量为60mg,对照组每日服用量为40mg,同时对两组患者统一规范饮食中胆固醇摄入,胆固醇控制在100mg/天内,60 天为一疗程.分别于服药10、30、60 天后,通过对患者进行 ______ ,检测他们 ______ 的含量,并比较两组的疗效.实验结果如图2所示:
              ③由以上实验结果分析,杂合子患者临床服用阿托伐他汀的有效剂量应该选用 ______ .由实验结果可知,该剂量的药物对控制血脂有明显的疗效,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一是使血液中的 ______ ,二是使血液中的 ______ .
            • 10.
              现有一未受人类干扰的自然湖泊,某研究小组考察了湖泊中处于食物链最高营养级的某鱼种群的年龄组成,结果如表.
              年龄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个体数 92 187 121 70 69 62 63 72 64 55 42 39 264
              注:表中“1+”表示鱼的年龄大于等于1、小于2,其他依此类推.
              回答下列问题:
              (1)通常,种群的年龄结构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分别是 ______ .研究表明:该鱼在3+时达到性成熟(进入成年),9+时丧失繁殖能力(进入老年)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幼年、成年、老年三个年龄组个体数的比例为 ______ ,由此可推测该鱼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是 ______ .
              (2)如果要调查这一湖泊中该鱼的种群密度,常用的调查方法是 ______ .
              (3)在该湖泊中,能量沿食物链流动时,所具有的两个特点是 ______ .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