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将一片土地一分为二,甲组种植单一品种茶树,乙组种植多品种茶树,种植密度和土壤环境等与甲组相同。一段时间后,对两组茶园进行相关调查,回答下列问题:
              (1)调査发现茶园中出现害虫,引入天敌后,害虫数量下降,除了考虑天敌引起的害虫死亡外,还考虑的因素是______。
              (2)该害虫对乙组茶园造成的不利影响低于甲组,从群落的角度分析,其原因是______。
              (3)两组茶园冬季土壤落叶层较厚,而夏季落叶层变薄,出现这种结果的原因是______。
              (4)调查发现,茶园茶树质量与土壤生物有密切关系。在进行土壤生物类群研究时,常用______方法进行采集,调查。
            • 2. 某研究机构对我国北方草原一种主要害鼠--布氏田鼠进行了调查.调查样方总面积为2hm2(1hm2=10 000m2).在调查区内,放置100个捕鼠笼,在一夜间对布氏田鼠进行初捕,将捕获的鼠经标记后在原地释放.3日后,在同一地方再放置同样数量的捕鼠笼进行重捕,结果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
              项目 捕获数(只) 标记数(只) 雌性个体数(只) 雄性个体数(只)
              初捕 32 32 14 18
              重捕 36 4 18 18
              (1)该草地布氏田鼠的平均种群密度为______只/hm2.事实上田鼠在被捕捉过一次后更难捕捉,上述计算所得的平均种群密度与实际种群密度相比可能会偏______.
              (2)综合两次捕获情况,该田鼠种群的性别比例(♀/♂)约为______.
              (3)调查甲、乙两草原所捕获鼠的月龄,它们的月龄构成如图所示.据图分析:______草原的田鼠种群属于______型;______草原的田鼠种群属于______型,可以预测,该草原鼠害将会严重,必须做好防治准备工作.
            • 3. 如图1表示某种群在单位时间内,出生量、死亡量和种群密度的关系,据图回答相关问题:

              (1)K值又称为环境容纳量,是指在______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
              (2)该种群密度为______时,可以获得最大的可持续产量;随着种群密度逐渐增大,该种群增长率的变化趋势是______;自然条件下,该种群的种群密度______(可能/不可能)超过K值.
              (3)在如图2所示空白坐标上,画出该种群的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系.(要求K点以后也要画出)
            • 4.

              华南虎是我国特有的虎亚种。一只华南虎至少需要15~30 km2活动空间,而人口的迅速增长导致华南虎的栖息地缩小、割裂,影响了华南虎的繁殖和生存。请回答问题:

              (1)在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华南虎属于_______。

              (2)华南虎处于"能量金字塔"的最高营养级,与其它营养级相比,该营养级同化的能量最_____,这些能量的去向包括:未被利用的能量、________的能量和________的能量。

              (3)从种群特征的角度分析,导致华南虎种群密度下降,濒临灭绝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 5.

              栗斑腹鹀(wú)是一种世界性濒危鸟类,多栖息于有矮树的山坡草地中,主食植物种子,夏季也吃小型昆虫。某地区由于修建车道、开垦耕地、火烧等原因导致栗斑腹鹀种群生存环境破碎化(如图)。为研究生存环境破碎化后斑块面积及周边环境对栗斑腹鹀种群密度的影响,科研人员调查了该地区食物资源相似的4个斑块,结果如下表。回答下列问题:

               

              斑块1

              斑块2

              斑块3

              斑块4

              面积(km2

              0.38

              1.2

              0.2

              1.25

              栗斑腹鹀数量(只)

              10

              6

              2

              33

                                 

              (1)栗斑腹鹀属于生态系统中的______(成分),其采食同化的碳元素,除通过细胞呼吸释放到无机环境中外,还可流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根据表中数据,画出各斑块中栗斑腹鹀种群密度柱状图。



              (3)生存环境破碎化后,4个斑块中的栗斑腹鹀是否属于一个种群?并简述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本实验结果,你能得出的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 研究人员对某草原生态系统进行了相关的生态调查.在无迁入、迁出的情况下,调查鼠的种群数量时,计算当年种群数量与一年前种群数量的比值(λ)得到的曲线.请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该种群数量的增长曲线呈______型,种群增长率在______段最大,e点种群数量比d点______.曲线中d~e段变化表明该生态具有自我调节能力,它的基础是______.
              (2)若将该草原开垦成农田,则其群落的演替方式是______,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______.
              (3)图2中,AB段的种群年龄组成类型为______;C点后,该种群死亡率明显增加,可能的原因是______.
            • 7. 简答题:
              (1)喝水多,尿就多,喝水少,尿就少,这一现象说明什么问题?
              (2)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体现在什么方面?
              (3)用概念图的形式表示免疫、非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细胞免疫、体液免疫概念之间的关系。
              (4)植物茎的向光性的原因是什么?
              (5)从种群的概念分析,草原上的全部骡子不是一个种群的原因是什么?
            • 8. 某弃耕地的主要食物链由植物→田鼠→鼬构成。生态学家对此食物链能量流动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表,单位是J/(hm2•a)。请回答下列有关的问题:
              植物 田鼠
              固定太阳能总量 摄入量 同化量 呼吸量 摄入量 同化量 呼吸量
              2.45×1011 1.05×109 7.50×108 7.15×103 2.44×107 2.25×107 2.18×107
              (1)田鼠的种群密度除了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影响外,还受该种群的______、______、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等因素的影响。
              (2)在研究过程中,可通过______法调查田鼠种群密度,若标记的田鼠很难再被捕捉,则会导致种群密度估算结果______。
              (3)能量从田鼠传递到鼬的效率是______。能量流动和______、______是生态系统的功能。
              (4)该弃耕地很快形成了杂草,几年后出现小灌木,该演替属于______。群落中植物在垂直方向上有明显的______现象,这种垂直结构显著提高了群落利用______的能力。
            • 9. 现有一未受人类干扰的自然湖泊,某研究小组考察了该湖泊中牌食物链最高营养级的某鱼种群的年龄组成,结果如表.
              年龄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个体数 92 187 121 70 69 62 63 72 64 55 42 39 264
              注:表中“1+”表示鱼的年龄大于等于1、小于2,其他以类类推.
              回答下列问题:
              (1)通常,种群的年龄结构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分别是______.研究表明:该鱼在3+时达到性成熟(进入成年),9+时丧失繁殖能力(进入老年).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幼年、成年和老年3个年龄组成个体数的比例为______,由此可推测该鱼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是______.
              (2)如果要调查这一湖泊中该鱼的种群密度,常用的调查方法是标志重捕法.标志重捕法常用于调查______强、活动范围广的动物的种群密度.
            • 10.
              A、如图1是种群年龄组成三种类型,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A属于______型。B属于______型,随着时间的发展这类种群的种群密度会______。
              B、图2为碳元素在生态系统中循环的模式图,图中“圆圈”表示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箭头”表示过程。请据图回答:
              (2)③为______,为______。
              (3)6为______作用
              (4)碳元素在生物群落内部传递是沿______途径实现的。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