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随着海拔升高,某地的植被类型依次为落叶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针叶林、灌丛和草甸等.该地分布着多种动物.回答下列问题:
              (1)调查该地某双子时植物的种群密度可采用 ______ 法,调查野兔的种群密度可采用 ______ 法,若标记物容易脱落,则调查结果会比实际值 ______
              (2)该地草甸、灌丛、针阔叶混交林的丰富度不同,丰富度是指 ______
              (3)森林生态系统中不同位置的生物分布有一定的差异,这体现出群落空间结构的 ______ ;其次,森林中不同种类植物存在明显分层的现象,这种结构可以提高群落利用 ______ 的能力.
            • 2. 图甲为某草原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简图,其中I、III、III、IV分别代表不同的营养级,m1、m2代表不同形式的能量;图乙表示该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简图;图丙代表某生态系统功能随时间的变化曲线.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生态系统的各组成成分通过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紧密联系,形成统一整体;同时,通过 ______ 调节生物钟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2)若对该生态系统中兔种群数量进行调查,通常采用的方法是 ______ ;草原中因不同区域土壤湿度不同而生长的不同牧草,这体现出群落的 ______ 结构.
              (3)图甲中能量m2主要来自 ______ 作用,图乙中 ______ 属于图甲中的III.
              (4)图乙中,若草同化的能量不变,由于某种原因导致猫头鹰的食物来源中与食虫鸟的比例由1:1变为2:1,则猫头鹰获得的能量是原来的 ______ 倍(能量传递效率10%计算)(小数点后保留2位数字).
              (5)图丙中y表示一个外来干扰对生态系统功能的影响,y越大,说明该生态系统 ______ 稳定性越弱;x越大,说明该生态系统 ______ 稳定性越弱.
            • 3. 图1为小型景观鱼池生态循环净化系统.生态净化系统内引入芦苇等多种水生植物以及螺蛳、草鱼、鳙鱼等物种,以达到对污水的协同净化效果,它是集生态工程、废水处理、园艺美观于一体的新型高级生态工程系统.

              (1)生态净化系统中的所有生物构成 ______ ,其中螺蛳、草鱼、鳙鱼属于该生态系统成分中的 ______ ,此系统内有植物芦苇和菖蒲等挺水植物、浮萍等浮水植物、水面下还有沉水植物,这体现了群落的 ______ .调查芦苇的种群密度可以用 ______ 法.
              (2)科研人员利用上述生态净化系统进行了以下两组实验,实验期间鱼池每天投饵三次,定量测定该生态净化系统的COD值和NO3-含量,结果如图2所示.(COD即化学需氧量,值越高说明有机物含量越高)
              ①上述实验结果说明,该生态净化系统对 ______ 去除效果较好.COD值的变化是由于该系统成分中的 ______ 能把流入水中的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
              ②实验后期的鱼池中出现藻类水华现象,流经生态净化系统后,流出水样中藻类数量大大减少.从生态学角度分析,藻类数量减少的原因可能有 ______
            • 4. 云南省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昭通市昭阳区西部,海拔2215-3364米,年平均气温6.2℃,总面积192平方公里,保护区内有维管束植物56科,131属181种;动物10目28科68种.区内有着广袤的、被誉为“地球之肾”的高原湿地,栖息着国际濒危物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颈鹤,该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就是黑颈鹤越冬栖息地--亚高山沼泽化高原草甸湿性生态系统,黑颈鹤数量已由1990年初建保护区时记录到的300只增加到了2016年记录到的1301只.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要调查该生态系统中黑颈鹤的种群密度时,常用的调查方法是 ______ ,为避免调查者主观因素的影响,要做到 ______
              (2)太阳能不断输入是推动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 ______ ______ 功能实现的基础.碳对生物和生态系统具有重要意义,碳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以 ______ 的形式进行.
              (3)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其基础是 ______ .湿地生态系统被破坏后,生物种类贫乏,要恢复其生物多样性,在无机环境得到改善的基础上,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首先应增加 ______ 的种类及数量.随着生物多样性和食物网的恢复,湿地生态系统的 ______ 稳定性增强.
              (4)在该生态系统中,能量沿食物链流动时,所具有的两个特点是 ______
            • 5. 如图示路旁的一片闲散地,课外小组的同学对此地部分植物的种群密度进行了5年的调查,其中除豚草是外来种以外,其它均为本地原产植物,结果如表所示(单位:株/m2).
              种名/年份 1 2 3 4 5
              豚草 0.3 0.6 1.1 1.5 2.3
              狗尾巴 10 9.2 8 6.8 5.5
              曼陀罗 3 2.1 1.1 0.3 0.1
              龙葵 3 2 0.4 0 0
              (1)本调查采用的方法是 ______ ,取样除考虑样方的大小和数量外,关键是要 ______ ,该调查中种群密度的计算办法是 ______
              (2)豚草作为外来种,依据表格判断豚草在刚进入新环境时能呈现“ ______ ”型增长,除了气候条件外,还需要具备的条件是 ______ .豚草与表中所列本地植物呈 ______ 关系,从调查数据推测,该草地10年后可能出现的结果是 ______
              (3)该片闲散地中的所有生物构成 ______ ,其中植物的分布主要取决于 ______ ;动物的分布主要取决于 ______
            • 6. 某经过改造的湖泊生态系统主要存在三个营养级,分别为植物、植食性动物和肉食性动物.三个营养级的能量流动调查结果如表所示(单位:×l03kJ),该生态系统巾某种植食性鱼类的种群增长速率和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食物链 植物 植食性动物 肉食性动物
              同化量 463 X Y
              呼吸作用消耗 96 24.5 3.8
              未被利用 292 29.3 3.1
              分解者分解 12 2.1 微量
              (1)该生态系统中全部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共同构成了 ______ .分析上表中的数据,植物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为 ______ ×l03 kJ,能量由第二营养级向第三营养级的传递效率约为 ______ (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
              (2)植食性动物同化的能量流入分解者的部分包括 ______ 两部分.
              (3)调查水体中鱼类种群密度的方法一般为 ______ .分析上图可知,由O到T2时刻,该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为 ______
            • 7. 某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如图所示.请回答:
              (1)该生态系统中有 ______ 条食物链,其中生物戊所占有的营养级有 ______ 营养级.
              (2)若要调査甲种群的种群密度,常采用的方法是 ______ ,为使调査结果更接近于实际情况,采用该方法进行调查过程中应做到 ______
              (3)若由于某种原因使生物乙种群全部迁徙离开该生态系统.则会导致该系统生物群落的 ______ 下降,种群戊的数适变化趋势是 ______ (“增加”、“减少”).原因是 ______
            • 8. 分布在新疆新源县山区的第三纪遗存亚欧最大面积的野苹果林因遭遇“外来生物”小吉丁虫肆虐,受灾面积已达六成.小吉丁虫将卵产于树干表面,幼虫从果树表皮进入内部蛀食皮层,成虫则以树叶为食,导致果树迅速干枯死亡.
              (1)调查小吉丁虫卵的密度可采用 ______ 法.
              (2)小吉丁虫产卵需要适宜的温度与光照,温度与光照属于生态系统中的 ______ 信息.
            • 9. 种群数量是生态学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根据种群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某研究机构对我国北方草原上一种主要害鼠--布氏田鼠进行了调查,调查总面积为2公顷(1公顷=10 000m2),随机布设100个鼠笼,放置1夜后,统计所捕获的鼠数量和性别等,进行标记后放归;3日后进行重捕与调查 所得到的调查数据如下表.
              捕获数/只 标记数/只
              初捕 32 32
              重捕 32 4
              ①这种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称为 ______
              ②该草地布氏田鼠的种群密度为 ______ 只/公顷事实上田鼠在被捕捉后会更难捕捉,上述计算所得的种群密度与实际种群密度相比可能会偏 ______ (高∕低)
              (2)某研究所对某个河流生态系统进行了几年的跟踪调查,图一表示某种鱼迁入此生态系统后的种群增长速率随时间的变化曲线,请分析回答:

              ①图二中A﹑B能反映鱼种群数量变化的曲线是 ______
              ②t2时期后,种群数量不再增加,其主要原因是 ______ ______ (答出两点即可)
              ③在t1时该种群的年龄组成最可能为 ______
              ④若在t2时种群数量为K,为了保护这种鱼类资源不被破坏,以便持续地获得最大捕鱼量,应使这种鱼的种群数量保持在 ______ 水平.
            • 10. 草原是绿色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如图1所示.

              (1)该生态系统的基石是图中的 ______ ,为了调查其种群密度,取样时要注意 ______
              (2)若某外来生物入侵该区,其数量变化如图2所示,则该生物第二十年出生率 ______ (填“大于”,“小于”,“等于”)死亡率.该外来生物增长曲线呈 ______ 型.
              (3)由于某种因素使得生产者短时间内大量减少,一段时间后又恢复到原来水平,说明生态系统具有 ______ 能力,其基础为 ______
              (4)若将上述草原生态系统开发成为农田生态系统,则其群落的演替方式是 ______ ,生态系统的 ______ 稳定性降低.
              (5)为缓解人口增长带来的世界性粮食紧张状况,人类可以适当改变膳食结构.若将(草食)动物性与植物性食物的比例由1:1调整为1:4,地球可供养的人口数量是原来的 ______ 倍.(能量传递效率按10%计算,结果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数字)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