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紫茎泽兰是原产中美洲的一种菊科杂草,植株中含有多种导致昆虫和草食动物死亡的有毒物质,其根部还分泌抑制其他植物生长的物质,20世纪40年代传入中国,已对我国部分生态系统造成影响.请回答:
              (1)可以连续多年采用 ______ 法调查紫茎泽兰种群数量并计算λ值.若λ值 ______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则说明其种群数量上升.
              (2)从种间关系分析,紫茎泽兰成为当地优势种群的主要原因是 ______ .从演替的角度分析,紫茎泽兰影响了当地群落自然演替的 ______ .
              (3)泽兰实蝇是一种昆虫,它在紫茎泽兰的分生区产卵,孵化出的幼虫在紫茎泽兰幼嫩部分取食营养,形成虫瘿(虫瘿是植物组织遭受昆虫等生物取食或产卵刺激后,而长成的畸形瘤状物),阻碍紫茎泽兰的生长繁殖.泽兰实蝇与紫茎泽兰的种间关系为 ______ .但是,目前能够控制紫茎泽兰蔓延的生物极少,紫茎泽兰已经对当地生态系统稳定性造成严重干扰,说明生态系统的 ______ 是有限的.
            • 2.
              某草原生活着黑线姬鼠、鹰等种类繁多的动物.
              (1)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该草原(140hm2)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第一次捕获了100只,标记后全部放掉,第二次捕获了280只,其中有2只带有标记.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约为 ______ (只/hm2).进一步调查发现了黑线姬鼠的标记物有脱落的现象,则上述估计的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比实际值 ______ (填“偏大”或“偏小”).
              (2)若年初时黑线姬鼠有10000只,年末时有11000只,其中新出生的2000只,则该种群的年出生率为 ______ ,另外1000只减少的原因可能是 ______ .
              (3)鹰大量繁殖会导致黑线姬鼠的数量减少,该草原群落物种的丰富度 ______ (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 3.
              6月8日是世界海洋日,海洋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如图是某海洋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固定太阳能与水深关系的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大黄鱼是海洋的重要经济鱼种,其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 ______ ,可用 ______ 法调查其数量变化.
              (2)海洋中的生产者固定太阳能是能量 ______ 流动的过程,然后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流动的特点是 ______ .
              (3)据图1推测,在近海水域,生产者的数量随水的深度增加而发生的变化是 ______ ,其种类也会随水深的变化而出现差异,这体现海洋群落的 ______ 结构.
              (4)海洋运输中泄露的石油及倾倒的污染物因只有部分能被 ______ 分解,从而造成海洋污染,说明海洋生态系统的 ______ 能力是有限的.
            • 4.
              科研人员对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金花茶所处生态环境开展调查研究工作,首先对三处原始林群落(A、B、C)进行了物种丰富度的调查,然后对23年前被破坏后的恢复群落和未受干扰的原始林群落不同植被类型的生物量进行了研究,结果如表所示:
              物种丰富度(种) 生物量(g/m2
              植被类型 A群落 B群落 C群落 D群落 E群落
              乔木层 22 23 20 3.5 1.3
              灌木层 27 21 31 39.2 8.7
              草本层 26 33 15 65 15
              (1)调査群落中植物的物种数可采用样方法进行调查,取样的关键是 ______ ,取样的方法有 ______ .若要调査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常采用 ______ 方法进行调査.结果显示A、B、C三个群落物种丰富度最高的为 ______ 群落,区分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是群落的 ______ .
              (2)科研人员采用样方法收获D、E群落全部植物后,按照 ______ 分类后,测定生物量,从上表结果分析,代表恢复群落生物量的是 ______ 群落.
              (3)金花茶的发现填补了茶科家族没有金黄色花朵的空白,具有极髙的观赏价值,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  
              ______ 价值.建立国家自然保护区对物种的保护措施属于 ______ .
            • 5.
              如表为某淡水养殖基地能量流动的相关数据.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有关问题:
              能量分析
              有机物投放 X 流向下一营养级 流向分解者 未利用
              第一营养级 0 30.6 12.4 5.1 51.9
              第二营养级 3.5 3.8 2.1 Y 9.2
              第三营养级 5.5 2.2 0 0.2 5.2
              (1)该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 ______ 食物链和食物网(营养结构).
              (2)调查该基地某种鱼类的种群密通常采用 ______ 法.因为环境中资源和空间是 ______ 的,所以该种鱼的种群数量增长曲线为 ______ 型曲线.
              (3)研究发,第-营养级中的芦苇属于挺水植物,衣藻属于浮游植物,黑藻属于沉水植物,第二、三营养级中的各种鱼类生活在不同的水层,这一现象体现了群落具有 ______ 结构,这种结构显著提高了群落利用 ______ 的能力.
              (4)分析表中数据,X是指 ______ ,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流动和 ______ 的特点.
              (5)表中的数据Y应为 ______ ,第一营养级与第二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是 ______ .
            • 6.
              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坐落于浙江省杭州市区西部西溪国家湿地,约70%的面积为河港、池塘、湖漾、沼泽等水域.如图甲是某生态系统的碳循环模式图,图乙是该湿地生态系统的某一食物网示意图.请回答:

              (1)图甲生态系统中, ______ (填字母)共同构成生物群落.
              (2)调查该湿地中某种鸟类的种群密度应采用 ______ 法;若为城市化发展对湿地进行填埋,此举造成了生态系统的 ______ 降低.
              (3)西溪湿地为野生动物提供了良好的 ______ 地,对提高城市物种 ______ 有重要的作用.
              (4)为防止害虫喷洒某种农药,结果蛇体内某农药含量可以扩增几万倍,这种现象称为 ______ .
            • 7.
              小叶章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入侵某苔原生态系统形成斑块.科研人员采用方法对小叶章入侵斑块进行群落调查,结果如表(注:表中“+”表示该植物存在).请回答下列问题:
              植物种类 高度(cm) 生长型 对照 轻度入侵 中度入侵 重度入侵
              高山乌头 20-40 多年生
              草本
              +
              藜芦 50-100 +
              毛蕊老鹳草 30-80 +
              大白花地榆 50-80 + +
              小叶章 60-90 + + +
              牛皮杜鹃 10-25 灌木 + + +
              笃斯越桔 10-15 + +
              (1)采用样方法调查小叶章入侵斑块的种群密度时,应随机取样,若选取的样方数量太少,易导致 ______ ;若要调查样方内的物种丰富度,需要统计 ______ .
              (2)调查结果显示,群落中无一年生草本植物,其原因可能是 ______ (从种间关系的角度作答).
              (3)以相邻的本地牛皮杜的群落为对照组进行研究分析,科研人员发现,随着入侵程度的加深,灌木种类呈现 ______ 的趋势,多年生草本植物种类明显增加,在小叶章不同的入侵程度下,群落的空间结构发生明显变化,这表明小叶章入侵会使群落发生演替,这种群落演替的类型为 ______ .
              (4)流入供苔原生态系统第一营养级的能量,除一部分用于生产者的呼吸作用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外,其余能量用于 ______ .该苔原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较差的原因主要是 ______ .
            • 8.
              三化螟是水稻害虫,危害严重时可导致水稻颗粒无收.利用人工合成的信息素诱杀是防治三化螟的方法之一.为了检验该方法在防治三化螟时的作用效果,科研小组选择了两块相同的稻田进行了试验,实验组放置昆虫信息素,对照组不放置,结果如图,请回答:
              (1)图中白色柱是 ______ (实验组/对照组)的测定结果;该防治害虫的方法属于 ______  防治.信息素诱杀雄性个体破坏了三化螟种群正常的 ______ ,进而影响种群的 ______ ,最终达到降低害虫种群密度的目的.
              (2)三化螟成虫在春季将卵产于水稻叶片上,但产卵时的温度必须达到16℃以上.由此可见, ______ 离不开信息的传递.要调查水稻叶片上三化螟虫卵的密度,通常采用的方法是 ______ .
              (3)某片稻田及灌溉水源受到严重污染被农民弃耕后,很快就会发展到 ______ 阶段.由于气候持续干旱,该群落演替的最终结果可能是 ______ 阶段.
            • 9.
              我国西部资源开采过度,湿地和草原植被遭到破坏,生物多样性锐减,由此引起生态环境恶化.现在,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西部开发中面临的最紧迫、最艰巨的任务.如图表示一个草原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请据图回答问题:
              (1)优良牧草与杂草、毒草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为 ______ .当草色返青时,“绿色”为食草动物提供了可以采食的信息,体现了 ______ 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2)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鼠的种群密度,若在第二次捕获过程中,发现有脱落的标记(标记不影响被捕食,脱落的标记仅为鼠被天敌捕食后留下).这种情况下,估算的K值会 ______ (填“偏高”“降低”或“不变”).
              (3)除图中所示生物种群外,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组成成分还应有 ______ ,这样才能保证其物质循环的正常进行.无机环境中的碳以 ______ 形式进入该群落.
              (4)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______ 调节是该调节能力的基础.湿地与果园等人工生态系统相比较,湿地的自我调节能力较强的原因是 ______ .
              (5)西部湿地不仅能储蓄大量水分,还能通过植物蒸腾和水分蒸发,把水分源源不断地送回大气中,从而增加了空气湿度、调节降水,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 ______ 价值.
            • 10.
              白桦是一种喜阳、耐寒的乔木,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北、华北山区.为研究白桦的生长状况,科研人员调查了东北某个以白桦和水曲柳两种乔木为主的群落.
              (1)研究者采用 ______ 法进行调查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______ ,据此对乔木的树龄进行划分,分为幼龄林(10年生以下)、中龄林和近熟林(10〜40年生)以及成熟、过熟林(40年生以上)三个年龄组.
              (2)群落中的白桦和水曲柳的树龄分布统计结果图1、图2;图3为碳循环示意图.由图1分析可以看出,白桦10〜20年生的数目较少,而40〜50年生的数目较多,推测可能的原因是由于上层林冠茂密,林下 ______ ,导致幼龄林数量生长难以进入下一龄级.据此预测白桦种群未来的变化趋势是 ______ .由图2结果可知,水曲柳种群的年龄组成属于 ______ 型.综合上述分析, ______ 的幼苗耐荫能力强,由此推测若干年后,该种群将成为优势种.
              (3)在图3中A、C依次代表 ______ 、 ______ ;图中以CO2形式循环的过程为 ______ (填图中数字)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