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天露山是珠三角最高的山,山上生长着杜鹃花、吊钟花、龙须花、勒杜鹃、野杪椤、原生茶以及各种珍稀花木等组成了一座绿色的宝库.每年的4-6月一片花海,吸引了不少游客休闲,也吸引了一些学生来调查研究.
              (1)调查天露山中杜鹃花的种群密度时,应采用 ______ 法,取样的关键 ______
              (2)与周围人类开发程度较高的地区相比,天露山的物种丰富度较髙,物种丰富度是指 ______ .为了调查山中土壤中小动物的丰富度,应采用 ______ 法.有同学在用诱虫器采集土壤中小动物时,忘记打开装置上的电灯,结果会使统计结果 ______  (填“偏大”、“偏小”、“不变”).
              (3)山上,黄背草髙约0.5米,杜鹃花1-2米,而野杪椤可达2-4米,这体现了该群落的 ______ 结构.这种结构显著提高了群落利用 ______ 等环境资源的能力.
              (4)同学们发现,被踩踏过的地方,吊钟花等被低矮的草取代,甚至出现不长草,土壤板结.这属于群落的 ______ 演替.这说明人类的活动正影响着群落演替的 ______
            • 2. 一片水稻田可以看作一个农田生态系统,其中生活着稻飞虱、黑斑蛙等动物,稻飞虱以水稻幼叶为食,黑斑蛙可取食稻飞虱.请回答下列问题:
              (1)种植水稻时,每平方米一般控制在50-60株左右,从种群特征分析,这一措施主要是控制好水稻的 ______ ,以利于提高水稻的产量.
              (2)水稻田中所有生物种群的集合体称为 ______ .若该农田被长期弃耕,会发生演替现象,这种演替称为 ______ 演替.
              (3)根据该水稻田的生物间的取食关系,可以构成的食物链是 ______ ,在此食物链中,稻飞虱处于第 ______ 个营养级.
              (4)稻田中浮萍、鱼虾等生物可以增加此生态系统的物种多样性,从而提高农田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更好地维持系统的 ______
            • 3.

              某矿区废弃地的主要食物链由植物→田鼠→鼬构成。生态学家对此食物链能量流动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表,单位是J/(hm2·a)。

              植物

              田鼠

              固定的太阳能

              摄入量

              同化量

              呼吸量

              摄入量

              同化量

              呼吸量

              2.45×1011

              1.05×109

              7.50×108

              7.15×108

              2.44×107

              2.25×107

              2.18×107

              (1)此荒地多年前曾发生过火灾,“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是该生物群落________演替过程的真实写照,这体现了生态系统的________稳定性。良好的植被能防风固沙、保持水土,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价值。

              (2)若要调查田鼠的种群密度,可采用________法。在2hm2范围内,第一次捕获并标记50只田鼠,第二次捕获30只,其中有标记的10只,则该种群密度是________只/hm2。若标记的田鼠有部分被鼬捕食,则会导致种群密度估算结果________(填“偏小”、“偏大”)。

              (3)能量沿植物→田鼠→鼬的流动是单向的原因是________,逐级递减的能量主要是通过呼吸作用以________的形式离开生态系统。据表可知,能量从田鼠到鼬的能量传递效率是________。

              (4)鼬能够依据田鼠留下的气味去猎捕后者,田鼠同样也能够依据鼬的气味或行为躲避猎捕。可见信息能够调节________,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5)生态学家在调查过程中发现有生态特征十分相似的甲、乙两种一年生草本植物,将两种植物按照不同比例混合播种,对收获的种子进行统计分析,计算出不同种植比率下收获种子的比率,结果如表。

              种植比率(甲/乙)

              0.25

              0.67

              1.50

              4.00

              收获种了比率(甲/乙)

              0.37

              1.45

              2.06

              8.08

              若按照0.25的种植比率种植,以后每年将获得的全部种子再混种下去,这样连续种植10年,两种植物最可能的结果是________(填“甲占优势”、“乙占优势”、“甲、乙比率一样”)。以上也表明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________进行。

            • 4.

              某湖泊里生活着青鱼、草鱼、鲢鱼、鳙鱼等四种鱼类,湖泊里长有芦苇,水毛茛等植物,周围社区的生活污水还会流入该湖泊。请回答以下问题:

              (1) 流入该湖泊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                        

              (2)若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该湖泊中鳙鱼的种群密度,重捕时所用的渔网网眼过大,则会造成调查结果与实际结果相比                (填“偏大”或“偏小”)。 若鳙鱼在该湖泊中的最大容纳量为M,则为了经济效益的可持续性,该湖泊的鳙鱼捕捞后种群剩余量应为                

              (3)该湖泊中鳙鱼体色有差异,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                 多样性。这四种鱼类分别生活在湖泊中的不同水层中,体现了群落的                  结构。

              (4) 某研究小组对鳙鱼的能量流动的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如下表(数字为能量值,单位是KJ/cm2.a)据表分析,鳙鱼同化的能量是                   

              摄入的能量

              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

              粪便中的能量

              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

              102.6

              7.5

              55

              40.1

              (5)该湖泊对附近社区的小气候有一定的改善作用,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            价值。有人为干扰的情况下,湖泊中群落演替的               和               可能发生改变。

            • 5. 农田中除农作物外,往往还栖息有多种动物.请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有人大量捕捉青蛙,害虫数量的变化是先增多后减少,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 ______ 能力.农田中经常会发生虫害,调查农田中某种害虫虫卵的密度应采用的方法是 ______ .取样的关键是要做到 ______ .从能量流动角度分析,田间除草和杀虫的目的是 ______
              (2)流入该农田的总能量包括农作物等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和 ______ ;农田生态系统中,若一个生长季节收获的农作物所含有的能量为m,农作物通过细胞呼吸散失的能量为n,则这些农作物在整个生长季节固定的太阳能总量 ______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m+n.
              (3)某生态学研究小组在一片大面积且没有鼠类及其天敌的实验田的两端分别放养了若干只雄性和未受孕的雌性老鼠,进入繁殖期后,雌、雄老鼠都能顺利寻找到对方并成功交配,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 ______ 的功能;预计在短时间内,老鼠种群的数量呈现“J”型增长,但其数量不会无限增长,最终将达到 ______ ;决定其种群数量的内在因素主要是 ______
            • 6. 如图甲是某草原生态系统能量流动模型(字母表示相关能量),图乙是一人工鱼塘食物网及其能量传递示意图(数字为能量数值,单位是J•m-2•a-1).请回答问题:

              (1)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有 ______ 和分解者.
              (2)调查草原田鼠数量时,在设置2公顷的调查区内,放置300个捕鼠笼,一夜间捕600只,将捕获的鼠经标记后在原地释放.数日后,在同一地方再放置同样数量的捕鼠笼,这次共捕获420只,其中有上次标记过的个体180只.该地区草原田鼠的种群密度是 ______ .事实上田鼠在被捕捉过一次后更难捕捉,上述计算所得的种群个体总数与实际相比 ______ .(填“偏大”、“不变”或“偏小”)
              (3)若将雌雄成鼠各若干只,放在大小一定的笼内饲养,让它们交配繁殖,且供给足够的饲料和水,则笼内鼠数量和饲养时间之间的关系在图丙坐标图内用曲线表示.
              (4)W1是输入第一营养级的能量,那么用于生产者的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是 ______ (用字母表示);则第一、第二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是 ______ (用字母表示).
              (5)图乙中有 ______ 条食物链,其中鲈鱼为第 ______ 营养级;幽蚊幼虫与太阳鱼的种间关系是 ______
              (6)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是 ______ ;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是 ______ 调节.
            • 7. 社科院发布的《黑龙江生态环境建设及发展报告》显示,近年黑龙江省生态环境明显改善,野生丹顶鹤10年增加300多只.野生丹顶鹤对环境的变化相对明感,可视为环境变化的指示剂.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在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丹顶鹤属于 ______ ,该组成成分使生态系统的 ______ ______ 的渠道增加,功能更加完善.
              (2)若要调查该省某湖区野生丹顶鹤的种群密度,通常采用 ______ 法.该湖区次生杂木林、灌丛、农田等的分布具有镶嵌现象,这属于群落的 ______ 结构.
              (3)该湖区的天鹅是一道靓丽的风景.天鹅个体之间的差异体现了 ______ 多样性,这主要是由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引起的.
              (4)在调查中发现,斑鸠通过“婚飞”追求配偶,这属于信息传递中的 ______ 信息,该事实说明信息传递有利于 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