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四川省广汉市推行的生态桃园建设,种养结合,形成“猪一沼一桃”的模式,桃树之间种植紫云英等豆科植物,既可作为猪饲料,也可通过其根部的根瘤菌固定大气中的氮气肥田,减少化肥的用量.猪的粪便作为肥料生产沼气,沼液用来肥田,达到物质利用的良性循环.请冋答下列问题:
              (1)调查桃树叶片上蚜虫的种群密度,通常采用 ______ (法),通过统计发现蚜虫最初的种群密度为30只/m2,气候干旱有利于蚜虫的繁殖,蚜虫每天的增长率为h,则10天后蚜虫的种群密度为 ______ 只/m2.防治蚜虫可以引人蚜虫的天敌--瓢虫,这样做的好处是 ______ .蚜虫被瓢虫捕食时,会释放一种告警激素,周围的蚜虫会纷纷逃避,蚜虫之间属于 ______ 信息传递.
              (2)若桃园中草固定的能量为a,猪摄入的能量为b,猪粪便中的能量为c,猪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为d,则草→猪的能量传递效率为 ______ ×100%,“猪一沼一桃”的生态桃园模式,提高了能量的 ______ .
              (3)若在紫云英中种植不喜光的中药材--金线莲,与原有的桃园生态系统相比,抵抗力稳定性 ______ ;金线莲不仅可以药用,还可以保持水土、涵养水源、调节气候,体现了生态系统的 ______ 价值.
            • 2.
              利用稻田水面养鱼,既可获得鱼产品,又可利用鱼吃掉稻田中的害虫和杂草,排泄粪便,翻动泥土促进肥料分解,为水稻生长创造良好条件,一般可使水稻增产一成左右.
              (1)若调查该稻田生态系统鲫鱼的种群密度应采用 ______ 方法,调查时,若重捕计数后操作不当使部分被标记的个体死亡,造成调查结果与实际值相比 ______ (偏高/偏低/基本无差别).若调查群落的丰富度,需要统计各样方中 ______ 的数值.
              (2)有人尝试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雄性害虫来防治害虫.这种方法的原理是希望能改变害虫的性别比例以改变害虫的 ______ ,来降低种群密度.稻田中经控制后的有害生物密度与所需的防治成本有关,并影响作物的价值.如图中曲线 ______ (填“I”或“II”)表示将有害生物控制在不同密度时的作物价值.若将有害生物密度分别控制在图中A、B、C三点,则控制在 ______ 点时收益最小.
            • 3.
              调查发现小型湖泊中的绿藻、蓝藻是露斯塔野鲮鱼和罗氏沼虾的食物,罗氏沼虾又是露斯塔野鲮鱼的食物.图1表示不同体长露斯塔野鲮鱼的食性相对值,图2表示绿藻和蓝藻对水体中N元素、P元素吸收量及其体内藻毒素含量.分析回答:

              (1)该湖泊中露斯塔野鲮鱼与罗氏沼虾的种间关系是 ______ .
              (2)若将体长为2.8cm的露斯塔野鲮鱼增重2kg,至少需要藻类 ______ kg.
              (3)调查露斯塔野鲮鱼的种群密度时,若标记个体更易发现而被捕食,则会导致种群密度估算结果 ______ (填“偏高”、“偏低”或“不变”).
              (4)该湖泊受到富含P元素的生活用水的污染,某科研小组提出生态治污的方案:首先培养藻类去除水体中的P元素.选择的藻类是 ______ ,理由是 ______ .然后投放体长大于4.2cm的露斯塔野鲮鱼控制藻类的数量.选择体长大于4.2cm的野鲮鱼,其原因是 ______ .
            • 4.
              紫茎泽兰是我国危害严重的外来入侵植物,调查其在不同入侵生境中的生长情况,结果如表:
              入侵生境 幼苗密度(株/m2 成熟植株密度(株/m2 成熟植株高度(cm)
              草地 468 123 120
              人工林 548 95 115
              自然林 688 64 84
              回答下列问题:
              (1)紫茎泽兰的种群密度可采用 ______ 法调查.紫茎泽兰可产生大量种子,其生态适应性很强,如果侵入地区能提供理想的生长环境,其群众数量将呈 ______ 型增长.
              (2)从不同生境的幼苗密度来看,最适宜紫茎泽兰定居的生境是 ______ ;从成熟植株的密度和高度来看,最容易受紫茎泽兰入侵的生境是 ______ ,综合来看,与草地和人工林相比自然林具有较强的 ______ 稳定性.
              (3)泽兰实蝇是紫茎泽兰的专食性天敌.泽兰实蝇将卵产生在植株的茎尖,孵化后的幼虫蛀食幼嫩部分,并在植株顶端形成虫瘿,阻碍植株生长和繁殖.两者的种间关系属于 ______ .
            • 5.
              我国民间很早就有放生的习俗,但放生是一项科学性很强的行为,随意放生可能对放生的动物、放生区域的生态造成很大的影响.请回答下列问题:
              (1)放生的生物可能是宠物,如巴西龟,外形可爱,颜色细丽,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 ______ 价值.放生的巴西龟可能在放生地大量繁殖,对放生地生物多样性造成严重威胁,从生态环境角度分析原因可能是 ______ .
              (2)巴西龟为杂食性动物,可以以放生地中的水生植物、植食性鱼类等为食,则巴西龟在放生地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 ______ ,可处于营养结构中的第 ______ 营养级.
              (3)调查放养地巴西龟的种群数量可以采用 ______ 法,若发现其数量迅猛增长可合理采取 ______ 措施进行防治,同时避免环境污染.
            • 6.
              崇明岛地处长江口,岛上的东滩湿地是我国国家级的鸟类自然保护区.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为了保滩护堤,崇明东滩开始引种互花米草.互花米草地下根茎发达,能够促进泥沙的快速沉降和淤积.不料互花米草生长迅猛,以每年增长两平方公里的速度霸占了光滩,令本土植物一步步失去了家园,严重威胁到鸟类的生存环境.
              2006年开始,生态专家们尝试用化学试剂、火烧、反复刈割等各种办法来清除入侵的互花米草,但是效果都不佳.经过无数次的反复试验,专家们终于发明了蓄水刈割法,即先把一个区域围起来,割去互花米草的地上部分,再水淹半年,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若要调查互花米草的种群密度,常用的方法是 ______ .
              (2)互花米草泛滥成灾的原因之一,就是在本地没有 ______ ,这也导致无法对它进行生物防治.
              (3)互花米草根系非常发达,密度也非常大,它使很多底栖动物无法适应,同时其果穗又不结实,无法为鸟类提供 ______ ,导致该湿地的 ______ 明显降低.
              (4)在各种治理方案中,科学家首先放弃的是化学试剂,主要原因是 ______ .而采用刈割的方法不但起不到治理效果,反而促进了互花米草的 ______ .
              (5)采用蓄水刈割法比起火烧和刈割的方法来,优点主要是能使其 ______ 彻底死亡.
              (6)科学家特意在修复区周围留了一块入侵区不予治理,是想让其作为 ______ 来说明控制区的治理效果.
            • 7.
              如图表示北温带某湖泊自上而下的分层情况.请据图分析并回答:

              (1)该湖泊这种分层体现了群落的 ______ 结构,其层次性主要由光的穿透性、 ______ 和氧气的垂直分布决定.
              (2)人们使用油漆涂于船只的表面,发现油漆中的有机锡可进人水体造成污染,该污染物通过 ______ 逐级积累和浓缩,可能对鱼类、鸟类甚至人类造成危害.如果该湖泊受到了较大污染,鱼类数量减少,死鱼腐烂进一步加重污染并引起更多鱼的死亡,这个调节过程称为生态系统的 ______ .
              (3)科研小组对流入该湖泊中某种鱼种群的能量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如下表:
              能量去向 摄入食物 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 呼吸作用散失
              能量值/kJ•cm-2•a-1 51.6 1.5 23.1
              据表结果分析,该鱼种群的同化量为 ______ kJ•cm-2•a-1.若要调査该湖泊中这种鱼的种群密度,通常使用 ______ 法.
            • 8.
              某地附近有一周期性泛滥的河流,下表为该地区洪水泛溢期间几种小型植食性啮齿类动物数量百分比和遭猛禽捕食的频率(用猛禽吐出残食中出现的频率表示):
              啮齿类动物种类 普通田鼠 根田鼠 欧鼠 黑线姬鼠
              泛滥期种群数量百分比(%) 46.5 8.0 41.0 4.5
              猛禽吐出残食中出现的频率(%) 63.5 6.7 12.0 16.0
              (1)在该地区,调查表中各种群数量的方法是 ______ .
              (2)表中各种鼠的种间关系为 ______ ,猛禽的存在会 ______ 这种关系.
              (3)洪水泛溢期,啮齿类动物往往集中于未被水淹的“小岛”,在“小岛”上具有良好的隐蔽场所,不易被捕食.啮齿类动物能否到达“小岛”与其是否具有游泳本领和攀缘能力有关,从表中数据分析,拥有较强游泳或攀援能力的啮齿类动物最可能是 ______ .
              (4)当洪水退去后,该地区的群落会发生 ______ .
            • 9.
              某经过改造的湖泊生态系统主要存在三个营养级,分别为植物、植食性动物和肉食性动物.三个营养级的能量流动调查结果如下表所示(单位:×103kJ)该生态系统中某种植食性鱼类的种群增长速率和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食物链 植物 植食性动物 肉食性动物
              同化量 463 X Y
              呼吸作用消耗 96 24.5 3.8
              未被利用 292 29.3 3.1
              分解者分解 12 2.1 微量
              (1)绿色植物等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基石,生产者在生态系统中的主要功能是 ______ .
              (2)分析上表中的数据,植物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为 ______ ×103kJ,能量由第二营养级向第三营养级的传递效率约为 ______ (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植食性动物同化的能量流入分解者的包括 ______ 两部分.
              (3)该生态系统中全部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共同构成了 ______ .调查水体中鱼类种群密度的方法一般为 ______ .分析上图可知,由0到T2时间段内,该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为 ______ .
            • 10.
              高密度水产养殖常会引起池塘水体富营养化,影响养殖.如图为利用稻田生态系统净化鱼塘尾水的示意图,箭头所指为水流方向.请回答下列问题.
              (1)鱼塘大量投饵后,水体常会出现有害的硫化物,这些硫化物最可能是饵料中的 ______ 分解产生的.
              (2)图示系统在实现了水资源循环利用的同时,鱼塘富营养化还为水稻生长提供了一定的 ______ 元素营养.
              (3)为调查图中稻田害虫的发生状况,可采用 ______ 法,分别统计 ______ 的种群密度.
              (4)通过稻田净化,B处水样中可溶性有机物浓度比A处显著 ______ ,其主要原因是 ______ .
              (5)在实验中需每天定时对藻细胞进行取样计数,取出的样液中需立即加入固定液,其目的是 ______ .
              (6)出现藻类水华的鱼塘尾水流经稻田后,B处水样中藻类数量大大减少.从生态学角度分析,藻类数量减少的原因有 ______ (填序号).
              ①与水稻竞争光照的营养        ②消费者摄食           ③微生物等产生杀藻物质.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