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高密度水产养殖常会引起池塘水体富营养化,影响养殖。下图为利用稻田生态系统净化鱼塘尾水的示意图,箭头所指为水流方向。稻田中除了水稻外,还有杂草、田螺等生物,请回答下列问题:
              样方编号 1 2 3 4 5 6
              样方面积(m2 2 2 2 2 2 2
              田楼数量(只) 30 36 32 40 28 26

              (1)调查稻田中田螺种群密度时可以采用样方法,其原因是______。样方法取样的关键是要做到______。根据取样调查表可估算出稻田中田螺的种群密度约为______只/m2
              (2)根据鱼的生活习性不同,鱼塘中可以在不同水层养殖不同的鱼,这体现了群落的______结构。
              (3)鱼塘大量投饵后,水体常会出现有害的硫化物,这些硫化物最可能是饵料中的______(有机物)分解产生的。
              (4)鱼塘富营养化为水稻生长提供了一定的无机营养,而且鱼的粪便中的有机物还会被稻田中的______(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之一)转化成为无机物,也可供水稻生长所需。
              (5)流入鱼塘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应包括______和______。
            • 2.
              回答有关生物与环境的问题:某弃置耕地的主要食物链由植物→田鼠→鼬构成.生态学家对此食物链能量流动进行了研究,结果如表,单位是J/(hm2•a).
               植物               田鼠               鼬
               固定的太阳能  摄入量  同化量  呼吸量  摄入量  同化量  呼吸量
               2.45×1011  1.05×108  7.5×108  7.15×108  2.44×107  2.25×107  2.18×107
              (1)此地形成的群落是 ______ 演替的结果.
              (2)若要调查田鼠的种群密度,可采用 ______ 法.在2hm2范围内,第一次捕获并标记50只田鼠,第二次捕获30只,其中有标记的10只,则该种群密度是 ______ 只/hm2.若标记的田鼠有部分被鼬捕食,则会导致种群密度估算结果 ______ (偏小/偏大).
              (3)能量沿“植物→田鼠→鼬”的流动是单向的原因是 ______ ,逐级递减的能量主要是通过 ______ 作用离开生态系统,能量从田鼠到鼬的能量传递效率是 ______ .
              (4)鼬能够依据田鼠留下的气味去猎捕后者,田鼠同样也能够依据鼬的气味或行为躲避猎捕.可见,信息能够调节 ______ ,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5)如图为该生态系统碳循环的示意图,甲、乙、丙、丁代表生态系统的4种成分.图中以CO2形式流动的是 ______ (填序号),丁是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 ______ .
            • 3.
              长爪沙鼠是某草原鼠害的主要物种.若用灭鼠剂防治,长爪沙鼠种群数量会迅速恢复.为了提高防治的有效性,科研人员研究了不育剂EP-1对当地长爪沙鼠种群数量的影响.3月初在试验区投放不育剂饵料,对照区为自然状态;3月一10月间定期取样调查种群数量和幼体(0-1月龄)比例,研究期间长爪沙鼠迁入迁出情况不明显,忽略不计.其中幼体比例统计结果如图:
              (1)若投放灭鼠剂,有毒物质会沿着 ______ 渠道进入其他生物体内,影响生态安全.
              (2)调查长爪沙鼠的种群密度时,在0.5hm2的样地上,第一次捕获60只,标记后放回,第二次捕获的40只中有20只带标记.据此估算,样地上长爪沙鼠的种群密度为 ______ 只/hm2.捕获过的长爪沙鼠难以再次被捕获,因此估算值偏 ______ .
              (3)雌性激素的分泌存在分级调节机制.EP-1含有雌性激素,可反馈作用 ______ (器官),使雌性长爪沙鼠血液中促性腺激素的含量显著降低.
              (4)与对照区相比,试验区长爪沙鼠种群的繁殖高峰出现的时间 ______ 、出生率总体水平 ______ .
            • 4.
              在环境条件稳定的情况下,对某森林生态系统中的两种植物进行种群密度调查后,得到如下统计数据:

              第一年

              第二年

              第五年

              第八年

              第十一年

              A种群

              5678

              4321

              78

              46

              10

              B种群

              0

              380

              3360

              4567

              6528





              请根据以上调查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1)该调查可采用            法,A种群与B种群之间存在的           关系可能是导致A种群密度变化的重要因素。在调查期间B种群的年龄组成类型最可能是        

              (2)A种群逐渐减少,甚至可能灭绝的情况,给该生态系统中其它生物可能造成的影响是                                                              ,最终可能导致生态系统的              稳定性下降。

               (3)对森林中的四个物种食物组成进行观察和记录,结果如下表,请在下面方框内绘制出该生态系统中可能的食物网。


              食物组成

              物种甲

              全部来自植物

              物种乙

              4/5来自植物,1/5来自甲

              物种丙

              1/2来自甲,1/2来自乙

              物种丁

              2/3来自乙,1/3来自丙


              (4)该食物网中含有      条食物链,若物种乙增加 100kg,则至少消耗植物     kg。

            • 5.
              某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如图所示.请回答:
              (1)该生态系统中有 ______ 条食物链,其中生物戊所占有的营养级有 ______ 营养级.
              (2)若要调査甲种群的种群密度,常采用的方法是 ______ ,为使调査结果更接近于实际情况,采用该方法进行调查过程中应做到 ______ .
              (3)若由于某种原因使生物乙种群全部迁徙离开该生态系统.则会导致该系统生物群落的 ______ 下降,种群戊的数适变化趋势是 ______ (“增加”、“减少”).原因是 ______ .
            • 6.
              田鼠是农田生态系统的主要危害之一,请回答下列问题:
              (1)调查田鼠种群密度的常用方法是标志重捕法,原因是 ______ .若农田面积为10km2,初次捕获田鼠60只并标记,放回一段时间后,再次捕获田鼠75只,其中被标记的田鼠数量为25只,则该农田生态系统中田鼠的种群密度是 ______ 只/km2,若部分标志物在田鼠放回后脱落,则会导致测量值比实际值 ______ .
              (2)水稻田中长有水稻、杂草,水面的红浮萍、水中鱼、水底的田螺,该景象体现了生物群落具有 ______ 结构.水稻收割后稻田弃耕,物种丰富度增大,其群落演替类型属于 ______ .
              (3)引入天敌控制田鼠与用毒鼠强灭田鼠相比,其突出优点是 ______ .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其意义是 ______ .
            • 7.
              白桦是一种喜阳、耐寒的乔木,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北、华北山区.为研究白桦的生长状况,科研人员调查了东北某个以白桦和水曲柳两种乔木为主的群落.
              (1)研究者采用 ______ 法进行调查,并对乔木进行尺检,测定 ______ 等特征,据此对乔木的树龄进行划分,分为幼龄林(10年生以下)、中龄林和近熟林(10~40年生)以及成熟、过熟林(40年生以上)三个年龄组.
              (2)群落中的白桦和水曲柳的树龄分布统计结果如图.

              由图1分析可以看出,白桦10~20年生的数目较少,而40~50年生的数目较多,推测可能的原因是由于上层林冠茂密,林下 ______ ,导致 ______ 生长难以进入下一龄级.据此预测白桦种群未来的变化趋势是 ______ .由图2结果可知,水曲柳种群的年龄组成属于 ______ 型.
              综合上述分析, ______ 的幼苗耐荫能力强,由此推测若干年后,该种群将成为优势种.
            • 8.
              一片水稻田可以看作一个农田生态系统,其中生活着稻飞虱、黑斑蛙等动物,稻飞虱以水稻幼叶为食,黑斑蛙可取食稻飞虱.请回答下列问题:
              (1)种植水稻时,每平方米一般控制在50-60株左右,从种群特征分析,这一措施主要是控制好水稻的 ______ ,以利于提高水稻的产量.
              (2)水稻田中所有生物种群的集合体称为 ______ .若该农田被长期弃耕,会发生演替现象,这种演替称为 ______ 演替.
              (3)根据该水稻田的生物间的取食关系,可以构成的食物链是 ______ ,在此食物链中,稻飞虱处于第 ______ 个营养级.
              (4)稻田中浮萍、鱼虾等生物可以增加此生态系统的物种多样性,从而提高农田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更好地维持系统的 ______ .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