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在两块条件相同的退化林地上进行森林人工恢复和自然恢复的研究,20年后两块林地的生物多样性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其中人工种植马尾松的人工恢复林植物种数为137种,无人工种植的自然恢复林植物种数为226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可采用样方法调查林地上植物的种群密度
              B.森林恢复提高了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
              C.人工恢复林比自然恢复林的植物丰富度低   
              D.自然恢复林的形成属于初生演替
            • 2. 为防治荔枝蝽等植食性害虫,减少农药的使用,有人尝试在荔枝园的株间种植矮小的山绿豆。对比研究荔枝——山绿豆复合种植园和荔枝单一种植园中各类昆虫所占的百分比,结果如图。请回答:

              (1)调查各类昆虫的种群密度能否都用样方法?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

              (2)据图分析,复合种植园中害虫明显减少,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比例增加,通过__________等种间关系消灭害虫.

              (3)山绿豆耐阴性好,营养丰富,可作为饲料,选它跟荔枝搭配种植,体现了群落的_______________.

              (4)用恰当的箭头和文字将图乙补充完整。无论哪种种植模式,荔枝园里都要定期清除杂草,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5)复合种植园中,荔枝、山绿豆、杂草等属于生产者,腐生性昆虫属于_____________。与单一种植园相比,复合种植园生物的种类增加,因而其生态系统的______结构更为复杂,抵抗力稳定性更高。

            • 3.

              某校生物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对某森林生态系统进行调查后,发现除有树木、杂草外,还有食草昆虫、兔、狼等动物。请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研究小组要估算该森林中松树的种群密度,应采取___法;取样时,关键是要做到___。

              (2)如图1表示物种数量与样方面积的关系。

              图1


                                      图2                                                          图3


              ①据图1分析,调查该森林物种数量最合适的样方面积是_________。

              ②若选取3个合适的样方,对该森林某种乔木计数的结果分别是n1、n2、n3,则该种乔木的种群密度约为 株/m2。

              (3)此森林中迁入了一种野兔,图2为与这种野兔种群数量相关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曲线。由图可知该种群在C点后死亡率明显增加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

              (4)请根据图2.在下面坐标系图3中画出该种群数量增长曲线(将B、D标在纵坐标合适的位置上)。

            • 4.

              (I)、如图1是草原生态系统食物网,图2是该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图中 “→”表示碳的流动方向。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若图1食物网中戊摄食丁和丙的比例为3:1,丙摄食的两种生物所占比例相等,则戊每增加10 kg生物量,按10%的能量传递效率计算,需要消耗生产者__________kg。

              (2)在图2生态系统的成分中, F属于________。碳是以_________的形式在A和E之间传递的。

              (3)草原上景色宜人,不同地段自然风景各异,从群落空间结构角度分析主要体现群落的_______结构。过度放牧,草原可能会出现荒漠化,这说明______。从演替的类型来看,因放牧、烧荒引起的演替属于____________。

              (4)在草原上,狼能够依据兔留下的气味去捕猎后者,兔同样能够根据狼的气味或者行为特征躲避捕猎,这说明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具有_________的作用。

              (II)、下图为该草原生态系统中鼠的种群数量变化的调查结果:

              (5)图示鼠种群在1~5年以_____型曲线增长,1~20年中种群数量最多的是第____年。在调查过程中,如果部分标记个体迁出,则导致调查结果____(偏高/不影响/偏低)。

            • 5.

              温带草原是发展畜牧业的基础。请回答相关问题:

              (1)草原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物种______________。研究某区域草地土壤中小动物数目多少常用_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进行采集和调查。

              (2)草原不同地段往往分布着不同的种群,同一地段上种群密度也有差别,这种结构特征被称为群落的___________________。

              (3)某片草原在草原与森林过渡带,近百年来逐渐有了森林群落特征。在这个过程中,群落利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能力显著提高了。

              (4)草原上狮子与羚羊可根据对方的气味进行猎捕和躲避猎捕,说明信息传递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传递的特点。当草原遭受蝗虫的采食后,草原植被就会增强其再生能力,尽可能减缓种群数量的下降,这种能力叫做草原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将该草原开垦成农田,则其群落的演替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_____________。

              (6)某研究机构对我国北方草原上的一种主要害鼠——布氏田鼠进行了调查。调查样方总面积为4 hm2(1 hm2=10 000 m2),随机布设100个鼠笼,放置1夜后,统计所捕获的鼠数量、性别等,进行标记后放归;3日后进行重捕与调查。所得到的调查数据见下表。

               

              捕获数/只

              标记数/只

              雌性个体数

              雄性个体数

              初捕

              32

              32

              14

              18

              重捕

              36

              4

              18

              18

              假定重捕取样中标记比例与样方总数中标记比例相等。该草地布氏田鼠的平均种群密度为___只/hm2。事实上田鼠在被捕捉过一次后更难捕捉,上述计算所得的平均种群密度与实际种群密度相比可能会偏______。 

            • 6.

              下列关于丰富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丰富度可以作为区分不同群落的依据     
              B.群落中生物个体数目的多少称为丰富度
              C.丰富度越大的群落,其结构越复杂      
              D.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用的是取样器取样法
            • 7.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调查土壤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时,采集小动物的方法主要有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

              B.通过定期检测培养瓶中的酵母菌种群数量,可以建立种群数量增长的数学模型

              C.植物的生长素和人的胰岛素均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

              D.样方法调查蒲公英种群密度时,在分布较稀疏的地区取样
            • 8.

              有关种群和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藤壶是属于集群分布
              B.模拟标志重捕法进行统计实验,取瓶中的豆粒时,量不能太少,取出量应在1/5以上
              C.大多数种群的数量波动是非周期波动,种群的周期波动主要发生在比较单调的高纬度环境
              D.种群密度较小的年份,全部雄鸟都能占有领域并繁殖后代
            • 9.
              调查种群密度时,研究对象不同,采用方法也不同.以下适宜用样方法调查的对象是(  )
              A.大肠杆菌
              B.蒲公英
              C.大象
              D.丹顶鹤
            • 10.

              下列生物中,常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的是( )

              A.鲫鱼  
              B.黄鼬   
              C.白鹭    
              D.蒲公英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