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在光照条件下培养藻类;在培养液中加入足量的离子和足量的氮和磷,实验过程中,光照适宜,每天测定四项数据;藻类数量的变化、水中有机物总量的变化、细菌的数量变化、溶氧量的变化.根据实测数据绘制出相关的四条曲线,如图表示.据此回答:

              (1)从图A曲线可以看出,藻类数量增长曲线呈“S”型增长,增长速度最快的是第 ______ 天,从第6天起种群数量不再增加的原因是 ______ .
              (2)从图B可以看出水中有机物的含量不断增加,这是由 ______ 引起的.
              (3)图C反映的是细菌数量变化的情况,藻类的大量增加与细菌数量变化之间存在着什么联系? ______ (正相关/负相关),理由是 ______ .
              (4)随水中藻类的增加,光合作用制造出大量氧气,理应会使水中溶氧量迅速增加,但为什么出现图D的变化? ______ .
            • 2.
              甲图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简图,其中E(20 000kJ)表示牧草一年固定的太阳能总量,E1、E2、E3(E1+E2+E3=3 000kJ)分别表示牲畜、昆虫和鼠三者同化的能量.牧草呼吸消耗的能量为2 500kJ,牲畜、昆虫和鼠三者呼吸消耗的能量为600kJ,三者粪便中的能量为500kJ.乙图表示该草原中某一种群的λ随时间变化的曲线.据图回答相关问题:

              (1)甲图中鹰与狐狸的关系是 ______ .该食物网中由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 ______ .
              (2)乙图曲线所示种群在前5年种群数量的变化类型是 ______ 增长,在1~20年中种群数量最多的是第 ______ 年,20~30年中种群的年龄组成为 ______ .
              (3)该草原在第10年曾发生火灾,“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是对火灾过后草原生物群落 ______ 过程的真实写照,这体现了生态系统的 ______ 稳定性.
              (4)一般来说,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 ______ 、 ______ ,此外还具有信息传递等功能.碳对生物和生态系统具有重要意义,碳在生物群落之间的传递以 ______ 的形式进行的.
            • 3.
              如图示路旁的一片闲散地,课外小组的同学对此地部分植物的种群密度进行了5年的调查,其中除豚草是外来种以外,其它均为本地原产植物,结果如表所示(单位:株/m2).
              种名/年份 1 2 3 4 5
              豚草 0.3 0.6 1.1 1.5 2.3
              狗尾巴 10 9.2 8 6.8 5.5
              曼陀罗 3 2.1 1.1 0.3 0.1
              龙葵 3 2 0.4 0 0
              (1)本调查采用的方法是 ______ ,取样除考虑样方的大小和数量外,关键是要 ______ ,该调查中种群密度的计算办法是 ______ .
              (2)豚草作为外来种,依据表格判断豚草在刚进入新环境时能呈现“ ______ ”型增长,除了气候条件外,还需要具备的条件是 ______ .豚草与表中所列本地植物呈 ______ 关系,从调查数据推测,该草地10年后可能出现的结果是 ______ .
              (3)该片闲散地中的所有生物构成 ______ ,其中植物的分布主要取决于 ______ ;动物的分布主要取决于 ______ .
            • 4.
              有一批田鼠迁入某草原,某科研小组对其进行了长期追踪调查,并绘制了如图所示的曲线图.回答以下问题:
              (1)图中表示该田鼠种群的增长方式的曲线的增长速率的变化情况是 ______ .
              (2)该草原田鼠的种群数量可以通过 ______ 法测得.图中AB时间段内实线和虚线重合的原因是 ______ ,而B点以后同一时刻虚线与实线的差值表示 ______ .
              (3)图中D点时刻,该田鼠的年龄组成类型的具体特点是 ______ ,牧民为了减少田鼠的数量,在图中 ______ 点(选填“B”“C”“D”或“E”)投放鼠药效果最好.
            • 5.
              如图甲是某草原生态系统能量流动模型(字母表示相关能量),图乙是一人工鱼塘食物网及其能量传递示意图(数字为能量数值,单位是J•m-2•a-1).请回答问题:

              (1)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有 ______ 和分解者.
              (2)调查草原田鼠数量时,在设置2公顷的调查区内,放置300个捕鼠笼,一夜间捕600只,将捕获的鼠经标记后在原地释放.数日后,在同一地方再放置同样数量的捕鼠笼,这次共捕获420只,其中有上次标记过的个体180只.该地区草原田鼠的种群密度是 ______ .事实上田鼠在被捕捉过一次后更难捕捉,上述计算所得的种群个体总数与实际相比 ______ .(填“偏大”、“不变”或“偏小”)
              (3)若将雌雄成鼠各若干只,放在大小一定的笼内饲养,让它们交配繁殖,且供给足够的饲料和水,则笼内鼠数量和饲养时间之间的关系在图丙坐标图内用曲线表示.
              (4)W1是输入第一营养级的能量,那么用于生产者的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是 ______ (用字母表示);则第一、第二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是 ______ (用字母表示).
              (5)图乙中有 ______ 条食物链,其中鲈鱼为第 ______ 营养级;幽蚊幼虫与太阳鱼的种间关系是 ______ .
              (6)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是 ______ ;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是 ______ 调节.
            • 6.
              20世纪30年代,人们将环颈雉引入美国的一个岛屿.环颈锥引入该岛后的增长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环颈雉刚引入该岛的增长曲线为 ______ .
              (2)环颈雉的种群数量的K值为 ______ .
              (3)从 ______ 点开始,环颈雉种群数量的增长由缓慢逐渐加快,原因是 ______ .
              (4)在1937-1942年,环颈雉的增长曲线相当于 ______ .
              (5)环颈雉种群的大小由种群的 ______ 决定.
              (6)经调查,第一年环颈雉种群数量为N0,如果在理想条件下,每年增长率保持不变,且λ=1.3,第三年该种群数量为 ______ .
            • 7.
              研究人员对某草原生态系统进行了有关生态学调査.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研究人员要调查该草原生态系统中蒲公英的种群度,宜采用 ______ 法.要调查某种田鼠的种群密度,宜采用 ______ 法.如果在1公顷范围内第一次捕获并标记39只田鼠,第二次捕获34只田鼠,其中带标记的田鼠15只,那么该草原中田鼠的种群密度约为 ______ 只/公顷.
              (2)利用几十年所调査的该草原生态系统中该种田鼠种群数量数据,计算当年种群数量与一年前种群数量的比值为λ,并得到如图所示的曲线.
              ①分析曲线可知第9年该田鼠种群的年龄组成可能为 ______ 型,田鼠种群数量最少是第 ______ 年.
              ②第4到第8年间种群数最在下降,原因可能是 ______ ;如果维持20年前后λ的增长趋势,种群数量将呈 ______ 型曲线増长.
              (3)由于鼠害日益严重,该草原生态系统的植被遭受极大的破坏,这种现象说明草原生态系统的 ______ 稳定性较弱.当人们意识到保护草原的重要性后,通过多种方式控制住了鼠害,草原植被也逐渐恢复,此阶段草原生态系统发生的演替属于 ______ 演替,在这种演替过程中,人类发挥了巨大作用,说明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 ______ 和 ______ 进行.
            • 8.
              如图是某一动物物种迁入一个适宜环境后的增长曲线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的增长曲线是 ______ 型,图中表示种群增长速度最快的点是 ______ .
              (2)由图可知,第6年后种群数量趋于稳定.阻碍种群继续增长的环境因素可能包括 ______ .
              (3)如果此种群是老鼠,则限制其种群数量的最好方法是尽量降低 ______ .
            • 9.
              如图表示某东亚飞蝗种群数量变化的几种可能的情形,其中a点表示外界因素的变化.请据图作答:

              (1)为了预测东亚飞蝗的种群密度,科研人员常釆用 ______ 法调查飞蝗的卵的数量.
              (1)若种群起始数量为N0,每年以λ倍增长,则t年后种群数量可表示为Nt= ______ .其变化曲线与图中的 ______ (墳图中序号)相同.
              (3)为避免蝗灾发生,应控制该东亚飞蝗的种群数量为 ______ (选填K、K1、K2、或0),以更好地维持该地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4)干旱能抑制造成蝗虫患病的一种丝状菌的生长,若a点变化为干旱,则a点后的变化曲线为 ______ .此时东亚飞蝗会不断地聚集,并通过迁徙去追逐“绿色”,这体现了生态系统的 ______ 功能.
            • 10.
              小球藻是一种单细胞绿藻.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探究培养液中小球藻种群数量的变化,以下是该实验的记录表(部分).
              时间(天) 起始 1 2 3 4 5 6 7
              培养液中小球藻数量(106个/mL) 0.90 1.00 3.21 3.92 540 3.78 431 526
              实验期间温室(℃) - 9-13 8-18 8-18 3-15 3-14 4-16 10-17
              (1)对小球藻进行计数,常用的方法是 ______ .
              (2)不能用数学式Nt=N0λt表示该实验中小球藻种群数量增长情况的理由是 ______ .
              (3)前4天,培养瓶内的颜色变化是 ______ .第5天,第6天,小球藻的种群数量发生明显波动,请指出一项可能原因 ______ .
              (4)请完成以下图解,以表示小球藻培养瓶中主要的能量流动情况.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