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当沙丁鱼水产业生态系统崩塌后,前期海蜇的种类不变、数量增加,且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加强,后期虾虎鱼种群数量增加(虾虎鱼以海蜇为食),该生态系统的部分食物链恢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该生态系统从崩溃到部分恢复的过程中发生了次生演替
              B.微生物分解作用加强,使物质和能量得到循环利用
              C.沙丁鱼水产业的崩溃导致该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下降
              D.在该生态系统恢复过程中,虾虎鱼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
            • 2. 酵母菌是发酵工程常用的微生物,在日常生活中也有广泛应用。某兴趣小组为了研究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相关研究实验,图1为实验流程,图2为根据实验测得数据绘制的曲线图。请据图回答:

              图1图2


              (1) 摇床又称为自动振荡器,培养时需将锥形瓶置于摇床上进行振荡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 若本实验使用的是如下规格的血细胞计数板,图3是一块血细胞计数板正面示意图,图4为计数板规格图,该血细胞计数板上有____个计数室,在计数时一般采用_____法进行取样计数。若制备装片时,将清洁干燥的血细胞计数板先在计数室上滴一滴酵母菌液,静置5 min再盖上盖玻片,测量的结果会_______。 

                   图3          图4


              (3) 显微观察时在调焦清楚后,若发现只能看到血细胞计数板的横线而看不到竖线,此时应该___________________。 

              (4) 显微计数时发现所选取的样方中方格内酵母菌总数为零,可能的原因有____(多选)。 

              A. 样液中酵母菌数量过少 B. 样液稀释的倍数过大

              C. 样液取自于未摇匀的上清液  D. 实验过程中部分酵母菌死亡

              (5) 分析图2实验数据得知,在07 d之间酵母菌的数量呈____增长;超过7 d之后,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原因,酵母菌种群数量呈下降趋势。 

            • 3. 下列有关种群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用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调查得到的种群密度都是估计值

              B.建立自然保护区,可提高保护区内珍稀动物种群的K值

              C.直接影响野生生物种群密度变化的是出生率和死亡率、迁人率和迁出率

              D.防治害虫时,应该在种群数量达到K/2之后进行捕杀
            • 4.

              Nt表示该种群第t代的种群密度,Nt+1表示该种群第t+1代的种群密度,如图表示某经济动物种群密度Nt与Nt+1/Nt的关系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种群密度为a时,该种群的出生率小于死亡率

              B.c点时为该种群的环境容纳量

              C.b和e点对应的种群数量不相等

              D.种群密度为d时,该种群的年龄结构为增长型
            • 5. 研究人员用样方法调查了某地北点地梅(一年生草本植物)的种群数量变化,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北点地梅5年间种群数量变化

              A.1972年北点地梅个体间生存斗争程度较1975年低
              B.1971年种子萌发至幼苗阶段的死亡率高于幼苗至成熟植株阶段
              C.统计种群密度时,应去掉采集数据中最大、最小值后取平均值
              D.由于环境条件的限制,5年间该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
            • 6.

              草原是绿色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如下图所示。

              (1)图中食物网较简单,因此,该草原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较差,其       稳定性也相应较低。除图中所示的生物类群外,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组成成分还应有       才能保证其物质循环的正常进行。

              (2)若去除蛇,且狐的数量不变,则草原容纳鹰的数量会       。若外来生物入侵该区,则会导致草原的       锐减或丧失。

              (3)影响图中兔种群数量变化的种间因素是       。若某年兔种群的K值为1 000只,且1只兔和4只鼠消耗的草量相等,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次年鼠的数量增加400只,则兔种群的K值变为       只。

            • 7. 如图1时种群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增长曲线,图2表示某种草原布氏田鼠种群出生率与死亡率比值(R)的变化曲线(R=出生率/死亡率).据图回答问题:

              (1)图1中种群数量以A曲线增长时,种群增长率_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少”).
              (2)图1中阴影部分表示______的个体数量.
              (3)图2中,当R值为a点对应的数值时,布氏田鼠种群的年龄组成类型为______.A点时的种群数量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b点时的种群数量,cd段种群数量变化趋势为______.
              (4)田鼠大量繁殖导致植被破坏、加速土壤风蚀,控制田鼠种群数量的根本措施是______.
            • 8.
              图中的实线表示某草原上野兔的种群数量随时间的变化情况,a、b、c、d为曲线上的点,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该环境中兔群的K值为c点对应的数量
              B.a点和b点时出生率相等
              C.a点时的增长率大于d点时的增长率
              D.cd段时间内可能有较多的捕食者
            • 9. 某生物兴趣小组为了了解草原生态系统,对草原生物种群进行了各项调查,请回答以下问题:(10分)

              (1)该兴趣小组对该草原上牧草进行丰富度的调查,为保证调查结果的准确,调查时应注意:①_________;②__________;该小组还采用_________法对草原田鼠进行了种群密度的调查。田鼠天性警觉,经捕获后难以再次捕获,则最终估算的结果比真实值_________________。

              (2)在某一时刻有一田鼠种群迁入该草原,以优质牧草的根为食,该兴趣小组对这一田鼠种群进行了长期的追踪调查,并绘制了以下两图:

              ①图甲中虚线表示在______条件下田鼠种群的增长方式。如果迁入时田鼠的种群数量为a,经繁殖n代后D点种群数量是原来的k倍,则该田鼠种群增长速率达到最大时的数量为_________________。

              ②图甲中实线表示田鼠种群在该草原上的实际增长情况,投药后田鼠种群数量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③图乙表示某时刻该田鼠种群的年龄组成,则图乙能代表图甲中____________点年龄组成。

              (3)田鼠在该生态系统中属于___________(生态系统成分),随着田鼠活动的日益猖獗,则该草原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将___________________。

            • 10. 下图是某生态系统甲、乙、丙三个种群的种群个体数量与年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调查种群密度常用的方法有________和________。

              (2)动物种群密度主要受到年龄组成、性别比例、________及________的影响。

              (3)若甲、乙、丙都是植物种群,则最适应当前环境的种群是________;若甲、乙、丙都是动物种群,则与我国本世纪中叶后,人口状况趋势相似的种群是________;若甲、乙、丙是同一地域具有捕食关系三个动物种群,甲为初级消费者,则乙、丙的关系可能有________。

              (4)持续数年调查田鼠,其种群变化趋势与乙种群相似,但在一年内田鼠数量随季节在一定范围内波动,出现这一现象主要原因是________。

              (5)人为因素导致了某些大型肉食动物(如虎)处于濒临灭绝的境地,虎种群数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人类活动导致__________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