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如图是处于平衡状态的简单淡水生态系统的一部分,请回答:

              (1)此生态系统中共有________条食物链。

              (2)此生态系统中属于第三营养级的动物是________,淡水虾与小鱼的关系是________,大鱼与小鱼的关系是_________。

              (3)此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是( )

              A.水鸟 B.水绵   C.水藻 D.腐生细菌、真菌

              (4)若所有水鸟迁徙到别处,则大鱼数目________,水藻数目________,淡水虾数目__________。

              (5)若此生态系统中的水绵大量减少,则( )

              A.水藻大量增多 B.小鱼的数目增多

              C.水鸟的数目减少 D.甲壳类的数目增多

              (6)此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总和,在生态学上称为____________。

            • 2.

              我国南方某地环保部门向遭受严重污染的南湖中引入苦草、黑藻等沉水植物和螺蛳等底栖动物来修复该生态系统。下图为该生态系统修复后的部分生物的营养关系,请据图回答问题:


              (1)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生态系统修复后_____逐渐增加,其群落演替类型是_____。

              (3)该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有_____________,螺蛳属于第_____营养级。图中属于初级消费者的是____________。

              (4)调查野鸭的种群密度常用_____法。

              (5)苦草等沉水植物大量繁殖后,部分浮游植物的生物量下降,大型底栖动物的数量有所增加,这是在____________(种群或群落)水平上研究的结果。浮游动物能够大量捕食浮游藻类,也间接地控制了藻类的数量。

            • 3. 如图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食物网,请据图回答:


              (1)生态系统的成分中,图中只体现了两种成分,未体现的另两种成分是____________。

              (2)该生态系统中鹰占_____个营养级。

              (3)分析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状况,应从____________开始。若该生态系统的能量传递效率平均为10%,假设第一营养级的同化能量是2×107kJ,则鹰最终获得的最大能量值是____________。

              (4)这个生态系统中动物_______(填有、无)分层现象。

            • 4.

              下图是某草地生态系统中常见的一条食物链。请据图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生态系统组成成分包括四部分,图中还缺少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                            

              (2)同一时间内聚集在此草地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在生态学上称为               

              (3)各种动物所处的营养级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若图中的鹰也以青蛙为食,则鹰和蛇的种间关系为           

              (4)鹰体重增加0.1kg,最多需要消耗绿色植物           

            • 5.

              下图表示某池塘中四种绿藻(W、X、Y 和 Z)在不同水深的分布情况。请分析回答:

              (1)这四种绿藻和无机环境______(填“能” 或“不能”)构成池塘生态系统,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四种绿藻的分布情况反映了群落具有_____________现象,其中______主要分布于最 上层。

              (3)图中最适应弱光环境的是______,X 和Y 之间的关系最可能是______。

              (4)若该池塘中生产者固定太阳能总量为 a, 初级消费者同化的总能量为 b,则能量的传递率可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与 b满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关系时,该生态系统才能维持稳定。该池塘由于富营养化出现水华,一段时间后恢复正常,     说明该生态系统具有_____。

            • 6.

              下图中图一所示为某农田荒弃多年后形成的森林植物的景观,图二所示物种种类数与调查面积的关系。请分析回答:



              (1)物种组成是决定群落性质的最重要因素。为了登记群落的植物种类组成,在群落中心部位选取样地,用随机法取样,首先要确定样方面积。系列取样统计结果如上图二。

              ①图一所示森林的形成是经过_______演替的结果。

              ②图二显示:在一定范围内,随样方面积的增大______________________,调查该森林物种数的样方面积最好是_________ m2

              ③若选取3个合适的样方对某种乔木计数的结果分别是n1、n2、n3,则该乔木的种群密度为_________株/m2

              (2)导致图一中植物分层现象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_____________,森林对太阳能的利用率高于农田的主要原因是森林群落具有复杂的_______结构

            • 7. 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共有________条食物链。

              (2)图中鹰同时占有第________营养级,蛇与鹰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该生态系统未体现的成分有________________。

              (3)森林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群落具有明显的________结构,这种结构可以提高群落利用阳光等资源的能力。

              (4)为了调查某种优质牧草的种群密度可采用________法,需要注意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

              (5)生物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________ ,它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

              (6)土壤小动物丰富度调查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

            • 8. (10分)

              某研究小组的同学利用样方法研究野山坡上A、B、C三个不同地点的植物群落,同时还测量了各种土壤特征和环境因素,结果见下表。根据所得数据回答问题:

              (1)根据调查结果判断,物种丰富度最大的地点是    

              (2)如果分别用甲、乙表示地点B中的两种松树,二者的关系可表示为下列图中的    

              (3)土壤中有机物的多少往往与土壤中动物种类的多少是分不开的,要调查植物群落土壤中的某种动物的种群密度,能否采用样方法或标志重捕法?         ,理由是                         

              (4)如果遭遇山火,山坡的植被被彻底烧光,那么原地点将发生的群落演替属于    

            • 9. 某调查小组在对某东部群落进行深入调查,获得下面有关信息资料,请回答:

              (1)图1为调查获得的树林中物种数与面积的关系图.该野外调查小组采取的研究方法叫做_________,应采用_________的统计方法统计物种的丰富度.调查该地区物种数的样方面积最好是_________m2
              (2)小组对该地区的树种进行了辨认和挂牌(图2),并进行生物多样性研究:树木A与同种树木B之间的差异主要是由_________和_________引起的,属于_________多样性.树木A与树木D、E、G、F之间的差异属于_________多样性.
              (3)各种生物在水平方向上分布不同,这主要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等因素造成的(任答2点).从图可以看出F种树表现出_________分布.
              (4)调查小组对一块荒地的几种植物的种群密度进行了连续五年的调查,调查的结果如下表所示(单位:株/m2 ).

              年份
              植物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A

              10.0

              9.2

              8

              6.8

              5.5

              B

              3.0

              2.1

              1.1

              0.3

              0.1

              C

              0.3

              0.6

              1.1

              1.5

              2.3

              D

              3.0

              2.0

              0.4

              0

              0

              若4种植物中有一种属于入侵物种,则该入侵物种是_________;入侵物种往往会对本土物种环境造成危害,其主要原因是                                    

            • 10. (10分,每空1分)生态农业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之一。下面是两种生态农业模式:

              模式1 鸡—猪—鱼立体养殖模式:一亩鱼池配6~8头猪,100~120只鸡,鱼池中各种鱼的比例大致为:花白鲢占20%,草鱼占40%,鲤鱼、鳙鱼占40%,每亩投放鱼苗4500尾。每天从鸡舍中收集新鲜的鸡粪晒干,经初步发酵后混合一定量饲料喂猪,猪粪喂鱼。

              模式2 “四位一体”生态模式:以太阳能为动力,以沼气为纽带,将日光温室、沼气池、蔬菜种植和温室养猪相结合的一种新的农业生产模式。

              请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1)在模式1中,必须注意某种鱼的投入数量,不宜超过该鱼在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鱼塘中不同鱼类生活在不同水层,体现了生物群落在垂直结构上具有________的现象。

              (2)下图表示某池塘中鲢鱼平均尾值变化情况,由曲线可知,生物体的生长呈________型曲线,根据图示结果,最佳捕捞时间是在投放后的________个月左右。

              (3)模式2中,光能输入生态系统的途径是________,猪棚内产生的________可扩散进入蔬菜大棚,提高蔬菜的光合效率,蔬菜光合作用产生的________可扩散进入猪棚。

              (4)沼气池中的产甲烷杆菌在生态系统中属于________(成分) ,其细胞结构与水稻细胞最主要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建立以沼气为中心的“四位一体”生态工程主要遵循的生态工程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