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某湖泊中生活着鱼类、青虾、水蚤和水生植物等生物。其中,肉食性鱼类以青虾为食,青虾以水蚤和水生植物为食,水蚤以水生植物为食,请分析回答:

              (1)湖泊中不同种类的鱼不属于同一物种的原因是它们之间存在        。各种鱼类生活在不同的水层,其意义是                                

              (2)根据湖泊中上述生物的食物关系推算,若肉食性鱼类增加1千克,至少消耗水生植物        千克。若青虾被大量捕捞,短期内将直接造成肉食性鱼类的种群密度        (填“上升”、“下降”或“不变”)。

              (3)水生植物在该湖泊的碳循环过程所起的作用是                                               

            • 2. 夏腊梅是一种落叶灌木,有很高的观赏价值.研究人员在三个地区对夏腊梅种群特征及其生活环境进行调查,结果如图所示.(图中Ⅰ、Ⅱ、Ⅲ、Ⅳ分别对应夏腊梅大、中、小、幼四个年龄等级)请据图作答:
              (1)调查夏腊梅种群密度常用的方法是 ______
              (2)研究种群的年龄组成可以预测 ______ ,据图判断三个夏腊梅种群的年龄结构分别属于 ______
              (3)夏蜡梅对生境要求较高,喜湿润环境及散射光,光照直射和过于荫蔽都会导致其生长不良、退化严重.调查发现,种群甲所处的群落为人工林,有大量的细叶青冈、红楠等常绿乔木,该群落的 ______ 结构不利于夏腊梅的生长,夏腊梅在与高大乔木的 ______ 中不占优势,从而生长受阻.对该地区夏腊梅的保护,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______ (多选).
              A.疏除部分乔木层的常绿成分       B.对夏腊梅实施迁地保护
              C.大量砍伐高大乔木               D.做好夏腊梅的种群监测.
            • 3. 随着海拔升高,某地的植被类型依次为落叶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针叶林、灌丛和草甸等.该地分布着多种动物.回答下列问题:
              (1)调查该地某双子时植物的种群密度可采用 ______ 法,调查野兔的种群密度可采用 ______ 法,若标记物容易脱落,则调查结果会比实际值 ______
              (2)该地草甸、灌丛、针阔叶混交林的丰富度不同,丰富度是指 ______
              (3)森林生态系统中不同位置的生物分布有一定的差异,这体现出群落空间结构的 ______ ;其次,森林中不同种类植物存在明显分层的现象,这种结构可以提高群落利用 ______ 的能力.
            • 4. 图1为小型景观鱼池生态循环净化系统.生态净化系统内引入芦苇等多种水生植物以及螺蛳、草鱼、鳙鱼等物种,以达到对污水的协同净化效果,它是集生态工程、废水处理、园艺美观于一体的新型高级生态工程系统.

              (1)生态净化系统中的所有生物构成 ______ ,其中螺蛳、草鱼、鳙鱼属于该生态系统成分中的 ______ ,此系统内有植物芦苇和菖蒲等挺水植物、浮萍等浮水植物、水面下还有沉水植物,这体现了群落的 ______ .调查芦苇的种群密度可以用 ______ 法.
              (2)科研人员利用上述生态净化系统进行了以下两组实验,实验期间鱼池每天投饵三次,定量测定该生态净化系统的COD值和NO3-含量,结果如图2所示.(COD即化学需氧量,值越高说明有机物含量越高)
              ①上述实验结果说明,该生态净化系统对 ______ 去除效果较好.COD值的变化是由于该系统成分中的 ______ 能把流入水中的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
              ②实验后期的鱼池中出现藻类水华现象,流经生态净化系统后,流出水样中藻类数量大大减少.从生态学角度分析,藻类数量减少的原因可能有 ______
            • 5. 如图示路旁的一片闲散地,课外小组的同学对此地部分植物的种群密度进行了5年的调查,其中除豚草是外来种以外,其它均为本地原产植物,结果如表所示(单位:株/m2).
              种名/年份 1 2 3 4 5
              豚草 0.3 0.6 1.1 1.5 2.3
              狗尾巴 10 9.2 8 6.8 5.5
              曼陀罗 3 2.1 1.1 0.3 0.1
              龙葵 3 2 0.4 0 0
              (1)本调查采用的方法是 ______ ,取样除考虑样方的大小和数量外,关键是要 ______ ,该调查中种群密度的计算办法是 ______
              (2)豚草作为外来种,依据表格判断豚草在刚进入新环境时能呈现“ ______ ”型增长,除了气候条件外,还需要具备的条件是 ______ .豚草与表中所列本地植物呈 ______ 关系,从调查数据推测,该草地10年后可能出现的结果是 ______
              (3)该片闲散地中的所有生物构成 ______ ,其中植物的分布主要取决于 ______ ;动物的分布主要取决于 ______
            • 6. 如图为某湖泊生态系统部分组成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苔草带到沉水植物带,地表分布不同类型生物,这属于群落的 ______ 结构.对3、4带植物影响差异较大的生态因素主要是CO2浓度和 ______
              (2)图中从5~2植物带类型的演变过程,属于 ______ 演替.
            • 7. 小叶章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入侵某苔原生态系统形成斑块.科研人员采用样方法对小叶章入侵斑块进行群落调查,结果如表.
              植物种类 高度(cm) 生长型 对照 轻度入侵 中度入侵 重度入侵
              高山乌头 20-40 多年生草本       +
              藜芦 50-100       +
              毛蕊老鹤草 30-80       +
              大白花地榆 50-80     + +
              小叶章 60-90   + + +
              牛皮杜鹃 10-25 灌木 + + +  
              笃斯越桔 10-15 + +    
              (1)调查时,科研人员要在小叶章入侵斑块 ______ 选择若干个1m×1m的样方,统计样方内的植物 ______ 、株数、高度等信息,通过记名计算统计出整个群落中植物的 ______ .以相邻的本地牛皮杜鹃群落为对照组进行研究分析.
              (2)随着入侵程度的加深,灌木逐渐消失,多年生草本植物种类明显 ______ ,植株的高度 ______
              (3)小叶章不同入侵成都下,群落的 ______ 空间结构发生明显变化,表明小叶章入侵会使群落发生演替,这种群落演替的类型为 ______
            • 8. 图一为不同地点植物的分布情况,表一是生态学家对某弃耕农田多年后形成的荒地进行的调查,表中是此生态系统三个营养级的能量分析表(单位:J/hm2•a).
              营养级 同化量 未被利用量 分解者分解量 呼吸释放量
              A 2.48×1010 2.00×109 1.20×1010 3.60×1010
              B 2.40×107 6.00×105 4.00×105 2.30×107
              C 7.50×108 2.40×107 6.00×106 7.16×108
              (1)图一c处水域受到重金属污染后,海藻以及多种浮游动物数量锐减,而沙蚕等动物变为优势种群,这是在 ______ 水平上研究的结果.
              (2)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不同区域分布着不同的植被,影响a、c处植物分布主要因素分别是 ______ ______
              (3)若要调查b处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统计方法可选用 ______ ______
              (4)输入表一生态系统生物群落的总能量是 ______ J/hm2•a,这部分能量是由表中 ______  (填字母)所固定的全部太阳能.
              (5)该生态系统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 ______ .从表格来看,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否增加? ______
            • 9. 如图是某海湾泥质海岸生态护坡的模式图,请回答:
              (1)在上图的坡地生态系统中,人们在中低潮带引种耐盐植物,在高潮带和超高潮带则种植耐干旱植物,这些不同植物的分布差异主要体现了群落的 ______ 结构.
              (2)图中方框内表示该水域的能量流动简图,A、B、C、D表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第二、第三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为 ______ .图中 ______ (填字母)在碳循环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
            • 10. 图为人工鱼塘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图解(能量单位为:J/cm2•a)请回答:

              (1)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为 ______ J/cm2•a,池塘中的水草、鱼、细菌等生物共同构成 ______ .由于食性不同,鱼塘中鱼类等生物具有分层现象,群落的这种空间结构称为 ______
              (2)计算图中由第二营养级传递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 ______ ;调查该池塘附近土壤中小动物丰富度的统计方法通常有两种即 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