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下列调查活动或实验中,所得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可能偏小的是(    )
              A.标志重捕法调查池塘中鲤鱼的种群密度时,部分鲤鱼身上的标志物脱落
              B.调查某遗传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时,以患者家系为调查对象
              C.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时,从试管中吸出培养液计数前没有振荡试管
              D.调查蒲公英种群密度时,将样方的四条边上的个体都进行了统计
            • 2. 在一定量的酵母菌培养液中放入活酵母菌若干,抽样镜检,视野下如图1所示(图中小点代表酵母菌).将容器放在适宜温度下恒温培养5小时后,稀释100倍,再抽样镜检,视野下如图2所示.根据实验结果判断,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培养5小时后,酵母菌种群密度增加200倍左右
              B.探究酵母菌的种群数量变化可以用标记重捕法
              C.用血球计数板计数酵母菌数量时只统计方格内菌体
              D.培养5小时后,酵母菌种群数量已经达到K值
            • 3. 下列关于“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的相关操作,错误的是(    )
              A.使用血细胞计数板时先滴加培养液再盖上盖玻片后计数
              B.吸取培养液前应将试管轻轻振荡几次使酵母菌均匀分布
              C.为了方便酵母菌计数,培养后期的培养液应先稀释后再计数
              D.实验结束后,将血细胞计数板浸泡、冲洗后晾干
            • 4. 下列调查活动或实验中,计算所得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可能偏小的是(  )
              A.标志重捕法调查灰喜鹊种群密度时标志物脱落
              B.显微镜下计数酵母菌数量时只统计计数室方格内的菌体
              C.样方法调查蒲公英种群密度时在分布较密的地区取样
              D.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时以患者家系为调查对象
            • 5. 如图为不同培养阶段酵母菌种群数量、葡萄糖浓度和乙醇浓度的变化曲线,则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
              A.曲线AB段酵母菌呼吸的场所只有线粒体
              B.曲线BC段酵母菌呼吸的方式是无氧呼吸
              C.引起酵母菌数量从C点开始下降的原因有葡萄糖大量消耗以及溶液中乙醇大量增加、溶液PH改变等
              D.酵母菌是原核生物,无氧呼吸能产生酒精
            • 6. 下列探究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通过取样器取样的方法可以采集、调查土壤中某些小动物的种类和数量
              B.样方法调查某植物的种群密度时,选取该植物分布较多处划取样方
              C.调查一个池塘中某种鱼的种群密度,一般用标志重捕法
              D.通过对酵母菌培养液抽样检测的方法,可以估算培养液中酵母菌总数
            • 7. 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原理或方法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用血球计数板计数酵母菌种群数量,获得的是活菌数目
              B.观察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变化的实验中,细胞始终是活的
              C.用斐林试剂检验还原糖,溶液颜色由无色变为砖红色
              D.探究pH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中,pH是自变量,酶浓度属于无关变量
            • 8. 某班学生拟对“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与时间的变化关系”做探究实验,他们对怎么样进行酵母菌计数进行了讨论,其中错误的看法是(  )
              A.对一支试管中培养液内的酵母菌逐个计数虽然困难,但通过细心可以克服,以便获得准确数值
              B.计数前将试管轻轻震荡几次是必须的,如有必要,还要进行稀释
              C.本试验不需要设计对照实验,但一定进行多次取样计数
              D.对于压在小方格界线上的酵母菌一定不能忽视,但可以按“数上不数下,数左不数右的原则,以减少误差
            • 9. 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实验中,正确的实验方法是(    )
              A.用血球计数板对酵母菌计数,每天取样时间可以不同
              B.将酵母菌培养液滴加在计数室后,盖上盖玻片进行镜检
              C.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之前,应将培养液轻轻振荡几次
              D.对压在小方格界线上的酵母菌,只计数上下两条界线上的酵母菌
            • 10. 下表是探究温度对酵母菌种群密度(个/mL)影响的实验结果,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时间/h0246810121416
              10℃下培养101013151617181920
              20℃下培养101214254875110165348
              30℃下培养10255580100115120125125
              A.研究过程需要使用显微镜、血球计数板、盖玻片等实验工具
              B.研究过程需要注意防止培养液被杂菌污染,以免使实验结果偏大
              C.随着时间推移,20℃条件下酵母菌种群最大密度比10℃条件下大
              D.结果表明,20℃左右培养酵母菌是获得较大种群数量的良好温度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