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为了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操作:
              ①将适量干酵母放入装有一定浓度葡萄糖溶液的锥形瓶中,在适宜条件下培养;
              ②静置一段时间后,用吸管从锥形瓶中吸取培养液;
              ③在血球计数板中央滴一滴培养液,盖上盖玻片;
              ④用滤纸吸除血球计数板边缘多余培养液;
              ⑤将计数板放在载物台中央,待酵母菌降到计数室底部,在显微镜下观察计数.
              (1)请指出并改正以上操作步骤中的错误: ______
              (2)血球计数板是对细胞进行计数的重要工具,计数板有 ______ 个计数室,方格网上有 ______ 个大方格,只有中间的一个大方格为计数室,供计数用.
              (3)在计数前常采用 ______ 染色,若细胞被染成蓝色,则 ______ (需要或不需要)统计.
              (4)上述实验所用血球计数板以及观察到计数室一个小方格中的酵母菌分布如图所示.以此小方格中酵母菌数作为平均数进行计算,则1mol培养液中酵母菌的数量为 ______
            • 2. 为了研究不同条件对铜绿微囊藻(一种单细胞藻类,也是引起水华的藻类物种之一)生长、繁殖的影响,科研人员开展了相关实验,具体结果如图1、2所示.为了调查不同季节浮游藻类的种类和数量的变化,科研人员还对某小型湖泊水体进行采样、分析,具体结果如图3所示.请回答:

              (1)在对每次采集的水样测定铜绿微囊藻密度前,需要先搅拌培养液,其直接作用是 ______ ,然后在培养瓶中吸取样液,滴加在血球计数板上的盖玻片边缘,待培养液渗入且藻细胞全部沉降到 ______ 的底部,再利用显微镜观察、计数,进而计算出藻细胞密度.
              (2)分析图1、2可知,最不利于铜绿微囊藻生长、繁殖的温度和光照强度分别是 ______
              (3)分析图3可知,一年四季中,该湖泊最容易发生水华的季节为 ______ .从生物的种间关系角度考虑,控制水体中藻类生长、繁殖的措施主要有 ______
              (4)如图4是某水产养殖池塘中能量流动途径,其中有机碎屑主要是指动植物的遗体、残骸和饲料被分解成的颗粒性有机物.
              ①摇蚊幼虫在该生态系统中属于 ______ (填成分).
              ②流经此生态系的总能量是 ______
              ③小球藻固定的能量流入浮游动物后,除了图示流动方向外还有 ______
            • 3. 下列是关于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在三种不同的条件下,观察酵母菌种群的生长情况时,得出下表中的数据(在有氧情况下培养测得的酵母菌数)(×106个/mL)请根据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组别/培养时间(d) 1 2 3 4 5 6 7 8
              A 0.8 5.2 5.6 4.8 2.0 0.8 0.4 0.08
              B 0.8 1.2 2.0 2.8 3.2 3.6 3.2 3.0
              C 0.8 0.4 0.1 0 0 0 0 0
              实验研究的三种条件如下:
              条件一:无菌水10mL,加入干酵母液0.1mL,环境温度28℃.
              条件二:培养液10mL,加入干酵母液0.1mL,环境温度28℃.
              条件三:培养液10mL,加入干酵母液0.1mL,环境温度5℃.
              (1)三种条件对应的组别编号依次是 ______
              (2)请写出主要呼吸作用的反应式 ______
              (3)上述三种条件的设置,可分别用来探究 ______ 对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如条件一与条件二组合可以探究 ______ 对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而条件二与条件三组合则可以用来探究 ______ 对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其中的条件二的设置在该实验中属于 ______
              (4)本实验过程中,每隔24小时取一定量的酵母菌培养液,用血细胞计数板在显微镜下进行细胞计数,并以多次计数的平均值估算试管中酵母菌种群密度,这种方法称为 ______ .每次取样前都应振荡试管,目的是使 ______ ,减少实验中计数误差.如果显微镜视野内酵母菌过多,难以计数,应当采取的措施是 ______
            • 4. 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实验中:
              (1)对酵母菌进行计数可以采用 ______ 的方法,从试管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之前,要 ______ .如果实验时发现血球计数板的一个小方格内酵母菌过多,难以数清,应当采取的措施是 ______
              (2)如果提出的问题是“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的数量是怎样随时间变化的?”,试针对这一问题作出假设: ______
              (3)某一组同学为了探究“温度(5℃、28℃)对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是如何影响的?”设计了实验方案,进行了为期7天的实验,每天定时取样一次,并在实验前设计了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如下:
                          时间/天
              酵母菌数/个•mL-1
              温度/℃
              第1天 第2天 第3天 第4天 第5天 第6天 第7天
              5
              28
              根据上述表格,有人认为该同学设计的实验方案不能够准确反映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请指出该方案不足之处: ______
              (4)另一组同学为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设计了3组实验(见下表).每隔24小时取样并计数,实验结果略.
              试管编号 培养液(mL) 无菌水(mL) 酵母菌母液(mL) 温度(℃)
              A 10 -- 0.1 28
              B 10 -- 0.1 5
              C -- 10 0.1 28
              上述实验目的是:探究 ______ 对酵母菌种群动态变化的影响.
            • 5. 回答下列与种群和群落有关的2个实验的问题:
              实验一:血球计数板中间的一个大方格为计数室,供微生物计数用.大方格(含400个小方格)的长和宽各为1mm.深度为0.1mm.计数室有甲和乙两种规格.甲大方格内分为16中格,每一中格又分为25小格;乙大方格内分为25中格,每一中格又分为16小格.
              (1)从1ml稀释到10ml后到酵母菌静置液试管中,用吸管吸取一滴置于盖玻片的边缘,使菌液缓缓渗入,多余的菌液用吸水纸吸取,马上在显微镜下计数.请纠正该同学实验操作中的2处错误:
              ______ ______
              (2)如果使用的是甲规格的计数板,计数结果是每个中格平均含b个酵母菌,则原1ml酵母菌培养液中含 ______ 个酵母菌.
              实验二:小明准备对学校土壤中的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进行研究.请回答:
              (1)进行这类调查常采用 ______ 法,而不适用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原因是 ______
              (2)丰富度的统计方法通常有 ______ ______
            • 6. 如图表示酵母菌细胞的结构模式(图1)和生长曲线图(图2),据图回答:

              (1)从细胞核的结构来看,下列选项中,与该酵母菌同属一类型的生物是 ______
              A.乳酸菌  B.蓝藻  C.变形虫  D.噬菌体
              (2)图1中3结构的主要化学成分为 ______ ,其结构特点是 ______
              (3)图中的酵母菌正在进行 ______ 生殖.
              (4)用 ______ 使染色体着色,发现一种酵母菌的细胞核中有17条染色体,该酵母菌细胞中含有 ______ 个染色体组.
              (5)酵母菌的异化作用方式 ______
              (6)酵母菌在曲线AD段的生长相当于种群的 ______ 型生长曲线.
              (7)自然环境中的酵母菌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 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