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某淡水湖曾因污染物排入和过度养鱼,导致水质严重恶化。近几年经过生态治理,水质基本恢复。据此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该淡水湖中,鱼类呈现一定的分层现象,造成这种分层现象的主要因素有温度、光、氧气和__________。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看,鱼类属于__________。

              (2)治理前,通常需要调查该淡水湖中不同种类生物的__________,为评估污染情况和制定治理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3)在生态治理过程中,向该淡水湖引入挺水植物和浮叶植物,并放养适量的滤食性鱼类这样的治理提高了该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能力。水质基本恢复后,为兼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__________效益,常选用网眼大小合适的鱼网捕捞,鱼类种群处于__________型的年龄结构,实现可持续发展。

            • 2. 蝗虫灾害已成为草原农牧业生产重大危害之一,生态学家特进行试验来研究草原上四种主要蝗虫密度对牧草产量(牧草产量=牧草补偿量一蝗虫取食量)的影响,结果如图.
              (1)该试验的因变量是 ,根据试验结果建立 模型.
              (2)对草原危害最大的蝗虫是 ,它与其它蝗虫的关系是
              (3)当狭翅雏蝗密度为5头/m2时,牧草产量增加,原因是 ,说明蝗虫只有达到一定量才会导致危害,因为生态系统具有 
              (4)禾本科植物是草场的主要牧草,冷篙和星毛萎陵菜是草场退化代表植物.以下为防治蝗虫的不同处理方式对草原植物群落产生的影响.
              植物不同纺织方式下植物类群所占百分比
              用虫胆畏油剂进行的化学防治用绿僵菌进行的生物防治无防治措施
              禾本科植物45.360.652.3
              冷蒿32.60.671.32
              星毛萎陵菜4.360.370.81
              ①如长时间进行化学防治,会使草原经历 演替.最可能演替为以 为主的植物群落.
              ②用绿僵菌防治更有利于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原因是为使草原可持续发展.我国已建立多个自然保护区.这属于 保护.
            • 3. 从“群体“的视角来观察和研究生命系统,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为控制有害动物,人们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害虫的雄性个体,破坏害虫种群正常的 ,从而使害虫的种群密度明显降低,该技术属于 (填“化学防治”“生物防治”或“机械防治”).控制虫害可以帮助人们合理地调整生态系统的 ,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2)大熊猫栖息地遭到破坏后,由于 大熊猫种群的K值会变小. 能提高环境容纳量,是保护大熊猫的根本措施.
              (3)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一方面要控制对生态系统干扰的程度,适度利用生态系统,不应超过生态系统的;另一方面,对人类利用强度较大的生态系统,应实施相应的 投入,保证生态系统内部结构与功能的协调.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