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甲图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简图,乙图表示该草原中某一种群的λ随时间变化的曲线.据图回答相关问题:

              (1)甲图中鹰与狐狸的关系是_____

              (2)乙图曲线所示种群在前5年种群数量的变化类型是__增长,在1~20年中种群数量最多的是第_年,20~30年中种群的年龄组成为___.

              (3)该草原在第10年曾发生火灾,“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是对火灾过后草原生物群落_____过程的真实写照.

            • 2.

              某研究所对一个湖泊生态系统进行了几年的跟踪调查,发现湖泊中的绿藻、蓝藻是鲮鱼和沼虾的食物,沼虾又是鲮鱼的食物。请根据相关材料回答问题。

              (1)该湖泊中所有的鲮鱼是一个_____ ____,鲮鱼和沼虾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

              (2)若鲮鱼仅以藻类和沼虾为食,且食物中植物和动物的比例为3∶1,鲮鱼增重4kg,至少需要藻类__________kg。

              (3)研究人员对沼虾的能量流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如下表(数字为能量值,单位是kJ/(cm2٠a),据表分析,沼虾的同化量为_______________ kJ/(cm2٠a)。


              摄入食物中的能量

              粪便中的能量

              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

              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

              51.6

              27

              1.5

              23.1


              (4)调查的后期,发现某种鲤鱼迁入此湖泊生态系统后,鲤鱼的种群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下图,请分析回答:


              ① A、B图中能反映该鲤鱼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是_____________。

              ② 鲤鱼在t2时期后,种群数量不再增加,原因之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有限,种内斗争加剧使种群的增长停止。    

              ③ 在t1时鲤鱼种群的年龄组成可能为_______________。

              ④ 若在t2时种群数量为N,为保持这种鱼类资源的可持续增长,应使这种鱼捕捞后的种群数量保持在______________水平。

              (5)该湖泊中鲮鱼体色有差异,这体现的是_____________多样性。若该湖泊逐渐干涸并长出杂草,若干年后逐渐会形成小树林,这种变化属于________________演替。

            • 3. 某研究所对一个河流生态系统引入的某种鱼类进行了几年的跟踪调查。得到以下两图,甲图表示几年来该鱼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变化,乙图表示迁入此生态系统后该鱼的种群数量增长速率随时间的变化曲线。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甲图                                  乙图

              (1)甲图中的B点对应乙图中的时间为         ,处于甲图D点时,

              种群的年龄结构为             

              (2)若在t2时种群数量为K,为了保护这种鱼类资源不受破坏,以便持续地获得最大捕鱼量,应使这种鱼的种群数量保持在           水平,因为此时        .

              (3)调查鱼类的种群数量,采取的方法是           。种群数量不能无限增长的原因是       

              (4)假设鱼群处于理想状态中,试画出鱼种群数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          

            • 4.

              图1、图2表示种群增长的相关曲线,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若图1是某池塘中鲫鱼生长曲线图,为了能够持续获得最大经济效益,则每次捕捞后,池塘鲫鱼的剩余量应保持在            水平。


              (2)图2表示一个人工群落中甲、乙两个种群的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据图分析可知甲、乙两个种群间的关系可能是            


              (3)图2中t3~t5时间内,甲种群的年龄组成是              型,乙种群的年龄组成是                型,乙种群在               时间达到K值。


              (4)为研究人工生态系统中大草履虫和栉毛虫间捕食关系的影响因素,特设计了两组实验。实验一:在培养液中依次加入大草履虫和栉毛虫,得到种群数量变化曲线(如图甲所示); 实验二:在培养液中先加入沉渣作隐蔽场所,再同时加入大草履虫和栉毛虫,得到种群数量变化曲线(如图乙所示)。请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①据图判断被捕食者是                  


              ②图乙中栉毛虫数量下降为0的原因是                   


              ③沉渣能影响种群数量,但影响上述两个种群数量变化的直接因素是                

            • 5.

              由东亚飞蝗引发的蝗灾会导致农作物的减产甚至绝收。甲图为某地区两年来气温、降水量变化与东亚飞蝗种群数量变化的曲线。请据图分析并回答:

              (1)东亚飞蝗种群数量的波动受到                    等因素(至少写出两个方面)的影响。

              (2)东亚飞蝗喜在坚实的土地中产卵,在其繁殖期及时疏松土壤,可以影响其种群的        ,  以降低种群密度。

              (3)蝗虫体内蛋白质含量较高,可以作为优质蛋白质食品的来源。在某地乡村,有人利用局部荒地与耕地结合建立起如乙图所示的养殖和生产模式。该生态系统生产者包括             

              (4)与传统农业生产模式比较,图乙所示生态系统充分利用了野草、蝗虫、粪便、秸秆等中的能量,实现了物质的             和能量的          

            • 6.

              下图甲是种群年龄组成的三种类型,图乙是种群增长的两种曲线示意图。

              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图甲中①年龄组成的类型_              。正常情况下,未来种群数量减少的是_       (填标号)。

              (2)图乙中A为_              曲线,其产生条件是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天敌等。若A种群是某作物上的蚜虫,则要调查其种群密度应用__法。

              (3)图乙B中K值是__              的简称,为了从某湖泊中捕捞到较多的鲤鱼,根据种群数量增长规律,捕捞时间最好是选择图乙B图种群数量达到_              后开始。

              (4)图乙B为某大黄鱼的种群数量曲线,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大黄鱼种群密度时,若标记物易脱落,则种群密度的估计值__              (填“偏高”“偏低”或“不变”)。

            • 7.

              图 1 为某温带稀树草原食物网的一部分示意图,图 2 为某生物的种群密度与出生率、死亡率的关系图,请据图回答:


              (1)在图 1 所示的稀树草原食物网中,共有食物链______条。假设每种动物从上一营养  级不同生物中获得的能量相同且能量传递效率均为 10%,若狼种群增重 6 kg,需要消耗草____________kg。


              (2)若图 2 所示的种群为某鼠种群。在 C 点时,鼠种群的年龄组成类型为__________。在无迁入和迁出的情况下,该种群数量每年均以 150%的速率(出生率-死亡率)增长,若该种群初始数量为 N,则两年后它们的数量将达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采用样方法调查该稀树草原中风信子的种群密度,选取样方的关键在于_________。若同时统计各样方中物种数目,则可以调查__________。

              (4)某年气温明显增高,食物丰富,稀树草原昆虫数量也增多,但并没有呈现“J”型增长   的状态,这是____(填“负反馈”或“正反馈”)调节的结果。多年来,该稀树草原牧 民大力植树种草,使草原生态环境明显好转,牧业产量呈持续增长势头,说明人类活动能   影响群落演替的________,也使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得以增强。

            • 8. (6分)现有一未受人类干扰的自然湖泊,某研究小组考察了该湖泊中牌食物链最高营养级的某鱼种群的年龄组成,结果如下表。

              注:表中“1+”表示鱼的年龄大于等于1、小于2,其他以类类推。

              回答下列问题:

              (1)通常,种群的年龄结构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分别     。研究表明:该鱼在3+时达到性成熟(进入成年),9+时丧失繁殖能力(进入老年)。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幼年、成年和老年3个年龄组成个体数的比例为        ,由此可推测该鱼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是    

              (2)如果要调查这一湖泊中该值的种群密度,常用的调查方法是标志重捕法。标志重捕法常用于调查         强、活动范围广的动物的种群密度。

              (3)在该湖泊中,能量沿食物链流动时,所具有的两个特点是     

            • 9. 如图表示某湖泊中一种经济鱼类的种群特征,请回答下列问题.

              (1)调查湖泊中该经济鱼类的种群密度时采用______法,D点时该鱼群的年龄结构属于_____型.

              (2)该湖泊中所有的生物构成一个_________,如果湖泊受到了农药污染,则位于食物链顶位的物种受害最严重,该现象称为_________。

              (3)若该生态系统是在从未有任何生物定居过的湖底开始的,这种演替属于_____.

              (4)湖泊在受到轻度污染后能够迅速恢复,这是通过_____调节机制来实现的.

            • 10.

              红豆杉是我国珍贵濒危树种。某植物园于上世纪50年代从外地引进一些幼苗种植于园内。经过几十年的生长繁殖,现在已形成了一个种群。请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对红豆杉种群密度进行调查,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将统计到的植株按高度(h)分为5级,每一级的植株数量见下表。


              (2)下图甲、乙、丙为红豆杉的三个种群的年龄组成曲线图,由上表可以看出,此红豆杉种群的年龄结构与图_______相似,属于_________。


              (3)研究表明,红豆杉的种子成熟后被某种鸟类吞食,果肉状的假种皮被消化而种子随粪便散播到山坡上再萌发生长。从种间关系看,鸟类与红豆杉之间存在___________关系。

              (4)红豆杉中含有的紫杉醇,具有独特的抗癌机制和较高的抗癌活性,能阻止癌细胞的繁殖、抑制肿瘤细胞的迁移,被公认是当今天然药物领域中最重要的抗癌活性物质。癌细胞在有机体内易分散和转移是由于细胞膜上_________等物质减少,使得细胞彼此之间的黏着性减小。

              (5)高效抗癌的药物紫杉醇,虽然能造福人类,但却为濒危的红豆杉带来一场灭顶之灾。某林场根据植物细胞具有_________这个理论依据,采用______________技术养快速繁殖培育红豆杉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