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回答下列有关生态方面的问题.

              Ⅰ.图甲中,曲线①②③分别表示某野生动物种群数量达到环境容纳量后,其未来所发生的三种可能变化.
              (1)曲线______说明其种群栖息地被破坏的程度较轻.图中阴影部分代表______.
              (2)当种群数量对应于d点时,其年龄组成为______.
              (3)在a、b、c、d、e五点中,渔业捕捞后需控制剩余量在______点.
              Ⅱ.图乙是将灰喜鹊引入某个生态系统后,研究人员连续调查了10年的种群数量的变化而绘制的λ值变化曲线.
              (1)灰喜鹊从第1年至第6年种群的数量变化是______,第6年至第9年种群数量如何变化______.
              (2)A、B、C三点时的种群数量相比,最少的是______点.
              (3)图中该种群的出生率与死亡率相当的点是______.
            • 2. 某生态系统总面积为250 km2,假设该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为甲种植物→乙种动物→丙种动物,乙种动物种群的K值为1 000头。回答下列问题:


              (1)某次调查发现该生态系统中乙种动物种群数量为550头,则该生态系统中乙种动物的种群密度为   ;当乙种动物的种群密度为    时,其种群增长速度最快。

              (2)若丙种动物的数量增加,则一段时间后,甲种植物数量也增加,其原因是

               。 

              (3)在甲种植物→乙种动物→丙种动物这一食物链中,乙种动物同化的能量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丙种动物同化的能量。 


            • 3. 甲图表示某草原上以植物为食的仓鼠种群数量变化.乙图为仓鼠所摄入能量的去路(字母表示相应能量).请回答:

              (1)调查仓鼠种群数量通常用______法.据甲图分析,仓鼠的种群数量呈______型增长.在没有天敌的情况下,仓鼠种群的环境容纳量为K0,子曰,制约仓鼠种群数量增长的因素主要是______.当某种天敌进入一段时间后,仓鼠种群数量达到了相对稳定状态,在天敌捕食压力下,仓鼠种群的环境容纳量在______之间.
              (2)乙图中A属于______营养级同化的能量;能量B是仓鼠______能量;能量C用于仓鼠种群的______.乙图中能量B→散失,都是通过______的生理过程来实现的.
              (3)若B中能量为l.5×109 kJ,C中能量为l.4×109kJ,某种天敌同化的能量为4.2×107kJ,则该生态系统中从仓鼠到其天敌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
            • 4.

              某时期,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大块农田发生稻化螟虫害,承包土地的农民起初在稻田里喷洒DDT农药,但几年后又不得不以放养青蛙来代替喷洒农药。如图为在此时期内稻化螟种群密度变化示意图,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从A点到B点,在施用杀虫剂的初期,害虫种群密度都急剧下降,但仍有极少数个体得以生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B点到C点曲线回升的原因是______。在这个过程中,农药对害虫起______作用,这种作用是________(填“定向”或“不定向”)的,是通过农药与害虫之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现的。

              (3)—般认为,C到E点为生物防治期,请根据曲线对比两种治虫方法,可以看出农药防治害虫的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A到D为农药防治期,这说明在C点时,农民在使用农药时可能采取了某种措施,这种措施最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

              下表是某河流干涸后,群落经历草本、灌木、乔木的演替过程中,部分物种的种群密度变化情况。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群落演替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第3年起,艾蒿种群密度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群落结构中,白杨林的出现既提高了群落利用阳光等环境资源的能力,又为动物创造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物种丰富度进一步提高。

              (3)调查鼠的种群密度时,由于鼠对捕鼠器有记忆,再次被捕获的机会减少,则所得数据比实际结果______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

              (4)如图表示该生态系统第6年植物被植食动物利用的有关情况。图中数据表示各部分有机物中的含碳量(单位:kg·hm-2)。

              若该生态系统总面积为100hm2,则第6年流人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________(用含碳量表示),第一营养级与第二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植物遗体、残枝败叶中的含碳量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中。

            • 6.

              某种植物上栖息着一定数量的甲、乙两种昆虫和蜘蛛。甲、乙两种昆虫均以该植物为食,蜘蛛以乙昆虫为食。甲昆虫在白天活动,乙昆虫在夜晚活动。甲昆虫采食该种植物的叶片后,植物会释放出挥发性的物质X,X既可吸引甲昆虫的天敌,也能驱赶乙昆虫。请回答:

              (1)上述现象中,X分别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间进行传递。

              (2)影响甲昆虫活动的信息有两大来源,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影响乙昆虫活动的信息种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在上述植物上施用人工合成的物质X,短期内该植物上甲昆虫天敌和乙昆虫天敌数量的变化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
              甲图表示某草原上一定区域内野兔种群数量变化图,其中K0表示野兔种群在理想状况下的环境容纳量;乙图为甲图中野兔所摄入能量的去路,其中字母表示相应能量.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据甲图分析,野兔的种群数量呈 ______ 型增长.野兔种群数量没有达到K0值的原因主要是 ______ 等种间关系所导致的.
              (2)乙图中所缺少的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 ______ .
              如果由于人为因素发生火灾导致整个草原化为一片灰烬,火灾前后草原的变化 ______ (填“是”或“不是”)群落演替,较长一段时间后,在废墟上又会出现一些生物,这种演替属于 ______ .
              (3)乙图中C属于第 ______ 营养级的能量,B表示 ______ .
              (4)若A中能量为1.5×109 kJ,B中能量为1.4×109kJ,某种天敌同化的能量为2.4×108kJ,则该生态系统中从野兔到其天敌的能量传递效率为 ______ .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