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生态农业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之一。下面是两种生态农业模式:

              模式1:鸡—猪—鱼立体养殖模式:一亩鱼池配6~8头猪,100~120只鸡,鱼池中各种鱼的比例大致为花白鲢占20%,草鱼占40%,鲤鱼、鳙鱼占40%,每亩投放鱼苗4500尾。每天从鸡舍中收集新鲜的鸡粪晒干,经初步发酵后混入一定量饲料喂猪,猪粪喂鱼。

              模式2:“四位一体”生态模式:以太阳能为动力,以沼气为纽带,将日光温室、沼气池、蔬菜种植和温室养猪相结合的一种新的农业生产模式。

              请分析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在模式1中,必须注意某种鱼的投入数量,不宜超过该鱼在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_____。鱼塘中不同鱼类生活在不同水层,体现了生物群落的______________结构。

              (2)在上述两种农业生产模式中,模式2主要体现了____________的优化设计,按照____________规律通过综合优化,使系统从总体上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3)沼气池中的产甲烷杆菌在生态系统中属于______________(填生态成分)。

              (4)下列不属于生态农业生产方式的是______________(填选项字母)。

              A.病虫害的生物防治

              B.作物轮作、套种

              C.使用化肥提高作物产量

              D.秸秆等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

              (5)当农业生产对人类自身生存环境产生负效应的时候(如农药的过度使用等),最终会导致对人类自身的伤害,故农业要与生态工程紧密结合,如通过增加农业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把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引导到更多和更小的循环圈中。下列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措施中,最合理的是____________(填选项字母)。

              A.通过生物技术手段,转化淀粉生产可再生能源

              B.使用化学农药防治病虫害,保证粮食稳产

              C.发展生态农业,实现物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

              D.大力开垦湿地,扩大粮食种植面积

            • 2.

              加强管理后,某自然保护区中过去难觅踪迹的大型食肉、食草野生动物种群得到了恢复。数年后,出现了保护区中的某种大型食草动物经常到保护区外的农田中采食的现象。

              ①该现象说明该种动物的种群数量增大,种内竞争增强 (  )

              A.√   B.×

              ②该现象说明人与野生动物形成了和谐相处的关系 (  )

              A.√   B.×

            • 3.

              (1)细胞核的结构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功能是_______________。

              (2)能够在________状态下相互交配并产生_________的一群生物称为一个物种

              (3)有丝分裂的主要特征是:有_______和_____的出现,然后_____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

              (4)在_______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________,称为______,又称K值。

            • 4.

              (1)K值:又称___________,指在____________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_________

              (2)生态系统:由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包括__________ ,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3)丰富度:群落中___________________的多少。

              (4)种群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的个体数就是种群密度。

            • 5.

              自然界中种群的数量特征是种群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如图表示某动物种群在不同条件下数量变化情况的数学模型,请回答以下问题:

              (1)该模型属于数学模型的表现形式之一的_____,该形式较为直观形象。 

              (2)图中A段种群增长近似于___型曲线。该模型需要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___。 

              (3)该种群的环境容纳量是__________(填“K1”或“K2”)。 

              (4)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很多,分析图中曲线,与D段相比,影响C段的因素最可能是_________。 

              A.食物和天敌    B.气候和传染病

              (5)在D阶段,表示种群不再增长,其原因可能是           ,若该动物的栖息地遭到破坏后,由于食物的减少和活动范围的缩小,其_____会变小。 

            • 6.

              湿地具有蓄洪防旱、调节区域气候、控制土壤侵蚀、自然净化污水等功能,并为多种动植物提供栖息地,请回答下列问题:

              (1)湿地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主要包括________,某湿地由浅水区向陆地方向依次生长着芦苇、碱蓬、柽柳等,这体现了群落的________结构.

              (2)经调查发现,该湿地中某植物近五年的种群数量接近“J”型增长,原因是________(至少答出两点);若该植物为引进的外来物种,可能会产生的后果是________.

              (3)该湿地中有多种动植物和微生物,群落的________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

            • 7. 20世纪初,人们将驼鹿引入加拿大密执根湖的一个孤岛。引入后从1915年到1960年该岛上驼鹿的数量变化情况如图所示。请用所学过的生态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引入孤岛的驼鹿与其他共同生活在这个岛上的生物构成一个有机整体,称为       

                 如果让你来调查不同年份驼鹿的数量,你采用         法进行调查.

              (2)自1915年被引入后至1930年,驼鹿种群数量增长迅速,推测主要原因有           

                 1920年人们看到驼鹿数量的增长情况后,有人想在该岛引入驼鹿的天敌狼,利用狼与驼鹿的       关系来控制驼鹿的数量。从客观上讲,狼通过吃掉驼鹿种群中的部分个体,降低了驼鹿的种群密度,对驼鹿的种群发展是    (有利∕不利)的。

            • 8. 草原是绿色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如图所示。
              (1)图中食物网的结构简单,只有      条食物链,因此,该草原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较差。除图中所示的生物类群外,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组成成分还应有__________才能保证其物质循环的正常进行。

              (2)如果图中草能提供10000KJ的能量,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 ~ 20%,那么鹰占据的营养级能得到的最低和最高能量值分别是_________KJ和___________KJ。若去除蛇,且狐的数量不变,则草原容纳鹰的数量会__________。(填“增加”或“降低”)

              (3)影响图中兔种群数量变化的种间因素是________。若某年兔种群的K值为1000只,且1只兔和4只鼠消耗的草量相等,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次年鼠的数量增加400只,则兔种群的K值变为__________只。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该区的种群数量时,若部分标记个体迁出,则导致调查结果__________。(填“偏高”或“偏低”)

            • 9.

              阅读提供的材料,并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在许多自然景区,将原有植被清除,然后从农田运来土壤种植草坪。绿化草坪不但需要大量灌溉来保证其生长,还需要不断地进行施肥、除草、药物防治病虫害等工作,会对当地原有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的破坏。

              材料二 由于人类活动影响,我国著名旅游景区泰山的动植物种类逐渐减少,现在山上的森林多为上世纪50年代种植的人工林,海拔800米以下几乎都是刺槐,挤占了泰山物种的生存空间。

              (1)材料一中如果对人工草坪不再进行种植管理,让其自然恢复,这种演替的类型是__。

              (2)材料二中刺槐在泰山当地无节制繁殖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这会导致当地________丧失。自然林往往有病无灾,而人工林则往往爆发严重的虫害,原因是________。

              (3)如果你是自然景观设计师,该如何对城市进行绿化设计?_________________

            • 10.

              豌豆蚜和鳞翅目幼虫是利马豆的主要害虫,蝉大眼蝽可取食利马豆及两类害虫。研究人员用蔬果剂处理去除部分豆荚后,测试以上动物密度的变化,结果见下表(单位:个/株,蔬果剂对以上动物无危害)。

              (1)调查豌豆群的种群密度应采用       法,施用蔬果剂后,预测豌豆芽的种群数量将呈        型增长。

              (2)在该生态系统中蝉大眼蝽属于第       营养级,蝉大眼蝽摄入有机物所含的能量,一部分存在于其         中,流向了分解者,另一部分被蝉大眼蝽同化。

              (3)利马豆根部的根瘤菌可以将空气中的氮转变为含氮的养料供利马豆利用,利马豆与根瘤菌的种间关系为         

              (4)分析表中数据可知,蝉大眼蝽主要取食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