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小球藻是一种单细胞绿藻.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探究培养液中小球藻种群数量的变化,以下是该实验的记录表(部分).
              时间(天) 起始 1 2 3 4 5 6 7
              培养液中小球藻数量(106个/mL) 0.90 1.00 3.21 3.92 540 3.78 431 526
              实验期间温室(℃) - 9-13 8-18 8-18 3-15 3-14 4-16 10-17
              (1)对小球藻进行计数,常用的方法是 ______
              (2)不能用数学式Nt=N0λt表示该实验中小球藻种群数量增长情况的理由是 ______
              (3)前4天,培养瓶内的颜色变化是 ______ .第5天,第6天,小球藻的种群数量发生明显波动,请指出一项可能原因 ______
              (4)请完成以下图解,以表示小球藻培养瓶中主要的能量流动情况.
            • 2. 如图是某一动物物种迁入一个适宜环境后的增长曲线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的增长曲线是 ______ 型,图中表示种群增长速度最快的点是 ______
              (2)由图可知,第6年后种群数量趋于稳定.阻碍种群继续增长的环境因素可能包括 ______
              (3)如果此种群是老鼠,则限制其种群数量的最好方法是尽量降低 ______
            • 3. 回答下列有关生态方面的问题.

              Ⅰ.图甲中,曲线①②③分别表示某野生动物种群数量达到环境容纳量后,其未来所发生的三种可能变化.
              (1)曲线 ______ 说明其种群栖息地被破坏的程度较轻.图中阴影部分代表 ______
              (2)当种群数量对应于d点时,其年龄组成为 ______
              (3)在a、b、c、d、e五点中,渔业捕捞后需控制剩余量在 ______ 点.
              Ⅱ.图乙是将灰喜鹊引入某个生态系统后,研究人员连续调查了10年的种群数量的变化而绘制的λ值变化曲线.
              (1)灰喜鹊从第1年至第6年种群的数量变化是 ______ ,第6年至第9年种群数量如何变化 ______
              (2)A、B、C三点时的种群数量相比,最少的是 ______ 点.
              (3)图中该种群的出生率与死亡率相当的点是 ______
            • 4. 福寿螺原产于亚马孙河流域,我国引入后进行人工养殖.后来,由于福寿螺在野外迅速蔓延,种群密度逐渐增大,一些地方的秧苗遭到啃食,农作物减产.福寿螺已被列入中国首批外来入侵物种.请回答下列问题:

              (1)福寿螺在我国野外由于缺少 ______ 而迅速蔓延,此时期其种群数量增长类似于 ______ 型曲线.欲调查福寿螺种群数量,一般采用 ______ 法.
              (2)研究发现,中华鳖可捕食成年福寿螺,某科研小组欲探究中华鳖对福寿螺生物防治效果.进行可如下实验(纵坐标表示福寿螺卵块数)
              ______  时间段,福寿螺种群密度下降最明显,此时, ______ 福寿螺的数量会明显减少.
              ②从种群特征上分析,导致8~9月份福寿螺种群密度很低的主要原因是 ______
            • 5. 如图是自然条件下某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模型.请回答问题.
              (1)描述、解释和预测种群数量的变化,常需要建立如图所示的 ______ 模型.用该模型解释建立大熊猫自然保护区的目的是 ______ ,以利于大熊猫种群数量的增加.
              (2)图中A点时种群的年龄组成为 ______ 型,A点后种群的增长速率 ______ (增大、减小或基本不变).
              (3)自然界的生物种群大多已达到平衡的稳定期.一方面许多物理因素和生物因素都能影响种群的 ______ 率和 ______ 率.另一方面种群有 ______ 能力,使种群保持平衡.
            • 6. 图甲是两类生物种群数量变化动态曲线的比较,其中r对策生物通常个体小,寿命短,生殖力强但存活率低,亲代对后代缺乏保护;K对策生物通常个体大,寿命长,生殖力弱但存活率高,亲代对后代有很好的保护;图乙是种群的数量变化.请回答以下问题:
              (1)家鼠的寿命只有两年,几乎全年均可繁殖,种群数量每天可增加1.47%,是 ______ (填“r对策”或“K对策”)生物,直接决定家鼠种群密度的是 ______ .在调查其种群密度时,得到的结果是N只/km2,鼠的记忆力较强,由此推测该调查结果与真实结果相比 ______ (填“偏大”、“相等”或“偏小”).
              (2)K对策生物的种群数量高于或低于 ______ (填“S”或“X”)点时,都会趋向该平衡点,因此种群通常能稳定在一定数量水平上,该数量水平被称为 ______
              (3)若在食物和空间资源充裕的理想环境下,鼠的数量会出现图乙中的曲线Ⅰ的增长趋势,此时需控制该曲线数学公式模型中的 ______ 参数来有效控制鼠害,若鼠的初始数量是N0,增长率是1.47%,t年后鼠的数量是Nt= ______ (列出数学表达式即可).
              (4)图乙曲线Ⅱ是在草原中投放了一定数量的蛇,缓解草原的鼠患,曲线Ⅱ表明蛇发挥明显生态效应的时间段是ef.若投放的蛇因不适应当地草原的环境部分死亡,则图中α的角度将会 ______ .猫头鹰可以蛇和鼠为食,因此猫头鹰和蛇的种间关系为 ______ ;猫头鹰一般栖居在树冠层,有些鸟类则栖居在中层或林下层,这体现了群落空间结构的 ______ 结构,该结构具有 ______ 现象.
            • 7. 甲图表示某草原上以植物为食的仓鼠种群数量变化.乙图为仓鼠所摄入能量的去路(字母表示相应能量).请回答:

              (1)调查仓鼠种群数量通常用 ______ 法.据甲图分析,仓鼠的种群数量呈 ______ 型增长.在没有天敌的情况下,仓鼠种群的环境容纳量为K0,子曰,制约仓鼠种群数量增长的因素主要是 ______ .当某种天敌进入一段时间后,仓鼠种群数量达到了相对稳定状态,在天敌捕食压力下,仓鼠种群的环境容纳量在 ______ 之间.
              (2)乙图中A属于 ______ 营养级同化的能量;能量B是仓鼠 ______ 能量;能量C用于仓鼠种群的 ______ .乙图中能量B→散失,都是通过 ______ 的生理过程来实现的.
              (3)若B中能量为l.5×109 kJ,C中能量为l.4×109kJ,某种天敌同化的能量为4.2×107kJ,则该生态系统中从仓鼠到其天敌的能量传递效率为 ______
            • 8. 高原鼠兔和鼢鼠为植食性穴居动物,如图是2011~2013年间青藏高原某地的高原鼠兔种群数量变动曲线.野外收集它们的天敌动物的粪便,运用显微分析可判断它们在天敌动物食物组成中所占比例,结果如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两种动物在天敌动物食物组成中所占的比例(%)
               天敌  高原鼠兔  高原鼢鼠
               赤狐  40  30
               艾虎  60  40
               香鼬  100  0
              (1)2012年春夏季节高原鼠兔的种群数量呈 ______ 型增长;从种群的数量特征来看,高原鼠兔种群的数量在冬季明显下降的直接原因是 ______
              (2)高原鼠兔感受到赤狐粪、尿的气味,会有躲到洞穴中的行为,这体现了信息传递具有 ______ 作用.高原鼠兔和鼢鼠挖洞穴居,能够增加本地原生植物产量,改善土壤条件,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 ______ 价值.
              (3)表中艾虎粪便中的能量属于 ______ 同化量中的一部分.若赤狐体重增加10kg,至少需要消耗 ______ kg植物(赤狐以植食性动物为食).据表推测,三种天敌动物中 ______ 的种群数量最容易发生剧烈波动.
            • 9. 用一定量的培养液在适宜条件下培养酵母菌,将其数量随时间的变化绘制如图1,a表示每3h更换一次培养液的培养曲线,b表示不更换培养液的一段时间内的培养曲线.
              (1)曲线a表示种群呈“ ______ ”型增长.理论上讲,呈现这种增长模型的条件是 ______ ______ ______ 等.
              (2)曲线b表示的增长为“ ______ ”型增长.属于这种增长模型的种群,随种群密度(个体数量)的增加,种群的增长速率的变化是 ______ .当种群个体数量达到最大值一半时,种群的增长速率达到 ______
              (3)在实际情况下,塔斯马尼亚绵羊种群增长如图2,说明在自然界中,种群数量变化会出现 ______ 现象.
            • 10. 生态农业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之一.下面是两种农业生态模式:
              模式1  鸡-猪-鱼立体养殖模式:一亩鱼池配6~8头猪,100~120只鸡,鱼池中各种鱼的比例大致为:花白鲢占20%,草鱼占40%,鲤鱼、鳙鱼占40%,每亩投放鱼苗4500尾.每天从鸡舍中收集新鲜的鸡粪晒干,经初步发酵后混入一定量饲料喂猪,猪粪喂鱼.
              模式2“四位一体”生态模式:以太阳能为动力,以沼气为纽带,将日光温室、沼气池、蔬菜种植和温室养猪相结合的一种新的农业生产模式.
              请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1)在模式1中,必须注意某种鱼的投入数量,不宜超过该鱼在生态系统中的 ______ .鱼塘中不同鱼类生活在不同水层,体现了生物群落在垂直结构上具有 ______ 的现象.
              (2)如图表示是某池塘中鲢鱼平均尾重变化情况,由曲线可知,生物体的生长呈 ______ 型曲线,根据图示结果,最佳捕捞时间是在投放后的 ______ 个月左右.

              (3)模式2中,光能输入生态系统的途径是 ______ ,沼气池中的产甲烷杆菌在生态系统中属于 ______ (成分).
              (4)建立以沼气为中心的“四位一体”生态工程主要遵循的生态工程原理是 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