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灰茶尺蠖是茶树主要害虫之一,对茶叶生产影响较大。回答下列问题:

              (1)茶园单位面积中灰茶蠖个体数量称作_____________,调查茶园中灰茶尺蠖虫卵的数量时,可选择样方法,采用样时应注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一项即可)。

              (2)温度等气候条件能影响昆虫生长发育进而影响种群数量,此外影响灰茶尺蠖种群数量的外界因素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3)为保证茶叶的品质,不宜采用化学农药灭虫,种植人员在茶叶种植区留置一定区域,不种植茶树,让其它植物生长,从而使灰茶尺蠖危害减少,从生态系统稳定性方面分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生态学家为了监测和预报该地鼠害的发生情况,对某农田的田鼠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请回答:

              (1)某知名大学研究人员根据最初的一个月内田鼠种群数量调查数据,构建的田鼠种群增长模型:t天后种群数量为___________(其中,Nt代表t天后田鼠的数量,t表示时间,表示倍数,NO表示田鼠的起始数量)。由此可知,田鼠在最初的一个月内的生存环境条件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研究人员对此农田进行长期研究,并进行数据统计,将会发现该田鼠的种群增长模型的变化趋势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该种群年初个体数为100,一年内新生个体20个,死亡个体10个,年末时个体数为110,该种群的年出生率为__________________。

              (4)对农田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进行研究,对于个体较大、种群个体数量有限的群落丰富度的统计方法通常采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实施退耕还林后该农田的演替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演替进程较快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优越和植物繁殖体的存在。 研究还发现,该地段不同区域分布着不同的种群,同一区域上种群密度也有差异,且呈镶嵌分布,这种差异称为_________________。

            • 3.

              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的最大数量称为环境容纳量。

            • 4.

              原文填空

              (1)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__________________

              (2)每一个___________都以若干个相连的碳原子构成的碳链为基本骨架

              (3)核酸在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________________中具有及其重要的作用

              (4)在环境条件不被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称为_________________

              (5)人体第三道防线主要是由免疫器官和___________ 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而组成的

              (6)在成熟组织中生长素可以通过韧皮部进行_______________

            • 5.

              图甲表示草原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和部分物质流,图乙表示某种群迁入该生态系统一段时间内,种群密度对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影响。请回答下列问题:

                                      甲                           乙

               (1)由图甲分析,无机环境中的物质和能量主要是通过生产者的        进入生物群落,图中“→”表示               方向;生态系统能量不循环流动的原因是           ,物质可以反复利用的主要原因是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      经过呼吸作用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无机物可被生物群落重新利用。 

              (2)由图乙可知,在     点时,表示达到种群的环境容纳量(K值)。若要使该种群的K值增大,可通过 环境阻力实现。

              (3)若此草原向森林群落演替,在这一演替过程中,生产者吸收的CO2 (大于/等于/小于)整个生物群落排出的CO2量,     逐渐复杂,生态系统 稳定性逐渐增强。

              (4)某地政府建立了湿地公园保护,该区域呈现出青山绿水、百鸟翔集的美丽场景,引得游人如织。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        价值

            • 6.

              甲图是某草原生态系统中几种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只表示了生态系统的部分成分,图中未表示的成分是 ____________
              (2)蛇属于 ____________消费者,鹰的营养级是____________
              (3)蛇和鹰的关系是 ____________
              (4)商贩在某一时间大量收购蛇,导致蛇数量大量减少,则鹰的数量会 ____________
              (5)若鹰的体重增加1kg,至少消耗草 ____________kg.

              (6)给牧草施加含32P标记的复合肥后,检测32P在蚱蜢和青蛙体内的放射性强度,结果见乙图,其中A为 ____________

            • 7. 草原是绿色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如图所示。
              (1)图中食物网的结构简单,只有      条食物链,因此,该草原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较差。除图中所示的生物类群外,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组成成分还应有__________才能保证其物质循环的正常进行。

              (2)如果图中草能提供10000KJ的能量,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 ~ 20%,那么鹰占据的营养级能得到的最低和最高能量值分别是_________KJ和___________KJ。若去除蛇,且狐的数量不变,则草原容纳鹰的数量会__________。(填“增加”或“降低”)

              (3)影响图中兔种群数量变化的种间因素是________。若某年兔种群的K值为1000只,且1只兔和4只鼠消耗的草量相等,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次年鼠的数量增加400只,则兔种群的K值变为__________只。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该区的种群数量时,若部分标记个体迁出,则导致调查结果__________。(填“偏高”或“偏低”)

            • 8.

              根据图1、图2和图3回答相关问题。


              (1)图1中四大家鱼在池塘中的分布现象属于群落的      结构,造成这种分布现象的决定因素是          

              (2)研究人员对草原生态系统进行了相关的生态调查。在无迁入、迁出的情况下,绘制出了某昆虫种群的λ值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①从图2中可以看出,该种群数量在前5年呈“          ”型曲线增长,20~30年间种群增长速率为        ,在第       年时种群的数量达到最大值。

              ②该草原曾发生过火灾,火灾过后生物群落发生的___________演替过程,说明该生态系统具有_____________能力。

              (3)某山区地震导致山体滑坡,生态环境破坏严重,人们根据不同坡度分别采取保护性耕作、经济林种植和封山育林对其进行了治理。陡坡在封山育林后若干年内,经历了一年生草本、多年生草本和灌木三个阶段,其典型物种的种群密度变化如图3所示。图中o→a,物种①密度上升,原因是在适宜条件下,                 ;b→c,物种①逐渐消失,物种②密度逐渐降低到相对稳定,原因是物种②能耐受          环境。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