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如图是反映人与环境关系的三种模式,请分析下列对“环境容纳量”的理解,错误的是( )

              A.环境容纳量是指生态系统对人口的承载能力
              B.随着生产的发展,环境容纳量在不断减小
              C.人类可以局部地改造环境,从而使人口数量超越环境容纳量
              D.生物圈的稳态是人类生存的前提和人类改造自然的基础
            • 2.

              下图是某种动物迁入一个适宜环境后的增长曲线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的种群增长曲线为S型增长曲线
              B.图中d点表示环境的最大容纳量
              C.图中表示种群增长速度最快的是a点
              D.第8年后,种群数量趋于稳定主要是因为食物减少,天敌增加
            • 3.

              科研人员比较了单独固定云微藻和混合固定云微藻、芽孢杆菌后云微藻的增殖变化,结果如下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实验中单独固定和混合固定通常采用包埋法

              B.可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对云微藻和芽孢杆菌计数

              C.实验时间内固定后的云微藻数量均呈“J”型增长

              D.混合固定时云微藻增殖快,与芽孢杆菌提供C02有关
            • 4.
              豌豆蚜(一种蚜虫)和鳞翅目幼虫(蝶、蛾的幼虫)是利马豆(又名“洋扁豆”)的主要害虫,蝉大眼蝽可取食利马豆及上述两类害虫.研究人员用蔬果剂处理去除部分豆荚后,测试以上动物密度的变化,结果见表(单位:个/株,蔬果剂对以上动物无危害).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物种 分组 第7天 第14天 第21天
              蝉大眼蝽 对照组 0.20 0.62 0.67
              处理组 0.20 0.10 0.13
              豌豆蚜 对照组 2.00 4.00 2.90
              处理组 2.00 8.70 22.90
              鳞翅目幼虫 对照组 1.00 1.31 0.82
              处理组 1.13 2.19 2.03
              A.施用蔬果剂后,预测豌豆蚜的种群数量将呈S型增长
              B.在该生态系统中,蝉大眼蝽和豌豆蚜都属于第二营养级
              C.蝉大眼蝽摄入有机物所含的能量,全部被同化用于生长发育繁殖
              D.蝉大眼蝽主要取食利马豆,而取食豌豆蚜和鳞翅目幼虫较少
            • 5.

              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理想条件下,影响种群数量增长的因素主要是环境容纳量
              B.森林中各种生物的垂直分层现象不都是由光照直接决定的
              C.群落演替达到相对稳定的阶段后,群落内物种组成仍可发生变化
              D.若研究物种丰富度可在种群层次和群落层次上进行
            • 6.

              下图是生物甲与生物乙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下列分析中错误的是( )

               

              A.有生物乙时,甲的数量在第6周时达到K值
              B.生物甲与生物乙之间的关系是互利共生
              C.无生物乙时,生物甲的种群数量呈指数增长
              D.无生物乙时,1-3周生物甲种群出生率大于死亡率
            • 7.
              某岛屿引入外来物种野兔,研究人员调查了30年间野兔种群数量的变化,并据此绘制了λ值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以下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第1年至第5年间野兔种群增长速率不变
              B.从第5年起野兔种群数量开始下降
              C.第15年至第20年间野兔种群出生率大于死亡率
              D.第20年至第30年间野兔种群数量增长率为0
            • 8.
              在野外试验站,研究棉蚜虫发生期开放和封闭条件下、不同初始密度(1和20头/叶)的棉蚜种群密度变化,各实验组均放置规格、数量相同的棉叶,结果如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初始密度相同的种群开放条件下先于封闭条件下衰退,可能与迁出有关
              B.初始密度相同的种群开放条件下先于封闭条件下达到密度峰值,可能与迁入有关
              C.开放和封闭条件下种群数量均达到K值时开始衰退
              D.开放和封闭条件下种内斗争均在种群衰退时开始减弱.
            • 9.
              如图是调查小组的同学从当地主管部门获得的某物种种群数量的变化图,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1~5年种群呈“J”型增长
              B.20~30年之间种群增长率为零
              C.到20年时种群的数量最多
              D.15~20年间种群数量不断减少
            • 10.
              图示种群在理想环境中呈“J”型增长,在有环境阻力条件下,呈“S”型增长,下列关于种群在某环境中数量增长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当种群数量到达e点后,种群数量增长速率为0
              B.种群增长过程中出现环境阻力是在d点之后
              C.图中阴影部分表示克服环境阻力生存下来的个体数量
              D.若该种群在c点时数量为200,则该种群的K值为400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