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科研人员深入调查了草原上四种主要蝗虫密度对牧草产量(牧草产量=牧草补偿量-蝗虫取食量)的影响,结果如图:

              (1)你认为该实验的因变量是_________,科研人员通过建立________模型的方法进行了研究。

              (2)对草原危害最大的蝗虫是______________。当狭翅雏蝗密度为5头/m2时,牧草产量增加,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蝗虫只有达到一定数量才会导致危害,因为生态系统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单细胞铜绿微囊藻大量繁殖可形成水华。受到广泛关注.下面是有关铜绿微囊藻的研究。请回答问题:

              (1)利用配制的X培养液培养铜绿微囊藻8d,每天定时测定其细胞数量,发现铜绿徽囊藻数量呈指数增长,短时间内产生大量个体,这是因为铜绿微囊藻具有______等特性。

              (2)某同学用x培养液培养铜绿微囊藻时。加人粉绿狐尾藻(一种高等水生植物).结果铜绿微囊藻生长受到明显抑制。重要的原因是这两种生物在利用______等资源时存在显著的竞争关系。

              (3)也有人提出假设:粉绿狐尾藻能产生化学物质抑制铜绿微囊藻的生长。请利用下列实验材料用具完成实验设计。探究该假设是否成立。

              材料用具:铜绿微囊藻,粉绿狐尾藻,用于配制x培养液的各种无机盐,500mL锥形瓶,蒸馏水,显微镜,血球计数板,盖玻片,玻璃缸,微孔滤膜(可以除菌)等。

              实验步骤:

              ①材料准备:在装有7000mL蒸馏水的玻璃缸中种植一定数量且生长良好的粉绿狐尾藻,在适宜条件下培养8d,准备接种用的铜绿微囊藻。

              ②培养液配制:______。

              ③实验分组:取锥形瓶6只.分为两组.______。

              ④接种与培养:______。

              ⑤观察与统计:每天定时用血球计散板对6只锥形瓶内铜绿微囊藻细胞进行计数.计算平均值,比较两组的差异。

              ⑥请用坐标曲线表示对照组、实验组细胞数目变化情况。

            • 3. 如图1所示为某地区中某种老鼠原种群被一条河分割成甲、乙两个种群后的进化过程图,图2为在某段时间内,种群甲中A基因频率的变化情况,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b过程的实质是______,其直接作用对象是______,地球新物种的形成必须经过[______]______。
              (2)分析图2可知,在______时间段内甲种群生物发生了进化,在T点时______ (填“一定”或“不一定”) 形成新物种。
              (3)某一年甲种群AA、Aa和aa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10%、30%和60%.现假设甲种群所生存的环境发生了一种新的变化,使得各基因型个体的生存能力变为:AA=Aa>aa,其中aa个体每年减少10%,而AA和Aa个体每年增加10%,则一年后种群中aa的基因型频率约为______,则该种群______ (填“发生”或“未发生”)进化。
              (4)若A和a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在某个时间点统计甲种群中XAXA个体占42%、XAXa个体占6%、XAY个体占45%、XaY个体占5%,则该种群中a 基因的频率为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