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持续的过度放牧导致某草场退化,进而为布氏田鼠的繁殖提供适宜的环境条件,鼠害加剧。

              (1)草场植被经持续的过度放牧,群落中植被的类型发生了变化,这属于群落的______演替。

              (2)该草场所有的布氏田鼠构成了一个__________。上述环境条件的变化使布氏田鼠的环境容纳量增大。环境容纳量是指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________________。

              (3)为避免过度放牧导致草场退化,人们需要根据草场的________(填“能量流动”、“物质循环”或“信息传递”)特点,合理确定草场的载畜量。

              (4)草原不仅能为人们提供大量的畜产品,还能调节气候,防止土地被风沙侵蚀,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价值。

              (5)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由于蛇和鹰的存在,一般不会发生鼠害。草原上的鼠、蛇和鹰之间的相互关系是在_____________(填“个体”、“种群”或“群落”)水平上进行研究获得的。鼠的数量也会影响蛇和鹰的数量,由此可见,生物种间数量保持相对稳定的调节基础是_________________。

            • 2.

              如图1是某农田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定量分析图解(Ⅰ、Ⅱ、Ⅲ代表三个营养级,能量单位为百万千焦);图2是该生态系统相关内容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生态系统的功能有三方面: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________________。

              (2)图1中未标记出Ⅱ的呼吸量,其呼吸量应为________百万千焦.图2若表示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则从组成上应做怎样的改动?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3)从能量流动角度分析,田间除草和杀虫的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农田被弃耕一段时间后演替为灌木林,其演替类型属于________________。

            • 3.

              甲、乙、丙三种一年生的草本植物分别分布于某山地的A(高山草原)、B(亚高山灌木丛)、C(针阔混交林)三种不同的栖息地中。取数量相等的甲、乙、丙三种植物的种子均匀混合,再平分为三组,分别种植于A、B、C三种栖息地中的实验地块(清除其他植物,种植方式相同,各种子均能发育成植株,并结种子。种子可认为幼龄植物),对各实验地块中三种植物所结种子数进行统计,得到如下结果:

                  A栖息地:甲种子:乙种子:丙种子≈7:2:1;

                  B栖息地:甲种子:乙种子:丙种子≈1:8:1;

                  C栖息地:甲种子:乙种子:丙种子≈3:3:4。

                  请回答:

                  (1)混合种植后,A实验地块中三种植物种子的比例反映了甲、乙、丙三种植物当年的________不同(填种群的数量特征)。若环境条件不变,预测几年内B实验地块中乙种群的数量变化趋势是________(选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2)在实验结束的若干年后,A实验地块演替的结果是形成________(选填“高山草原”、“亚高山灌木丛”或“针阔混交林”);该群落演替是在原有________条件保留的地方发生的演替所以是次生演替。

                  (3)C实验地块的空间结构包括________和________。其中丰富的植被类型又为动物创造了___________,使得其物种丰富度进一步提高。

                  (4)有一个M只田鼠组成的小种群迁入A实验地块,该田鼠种群的数量每月以λ倍数增长,理论上t月后种群数量为________,该数量出现的前提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氮、磷等无机营养物质大量排入水体,会造成水体富营养化,严重时可引发蓝藻爆发,使水域生态遭到破坏。控制蓝藻疯长,同时“变废为宝”是减轻“绿色灾害”的有效途径。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从细胞结构分析,蓝藻属于______生物,很多蓝藻可以同时进行______作用和固氮作用,这在生物界中是十分独特的,对整个生物圈______功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蓝藻与其他水生生物构成了该水域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__,由于某些蓝藻具有气囊,在水域中有趋表聚集的现象,从__________的角度看,这些蓝藻处于水域上层。

              (3)下表为某湖泊不同营养状态的各种藻类种群组成情况。

              营养

              状态

              藻类种群组成

               

              铜绿微囊藻

              鱼腥藻

              斜生

              栅藻

              汉氏菱形藻

              薄甲藻

              小定鞭金藻

              重度富营养

              50%

              25%

              14%

              10%

              0.5%

              0.5%

              中度富营养

              5%

              40%

              42%

              12%

              0.5%

              0.5%

              轻度富营养

              0%

              25%

              60%

              14%

              0.5%

              0.5%

              贫营养

              0%

              0.5%

              10%

              11.5%

              10%

              68%









              据表分析,检测水中重度富营养化的指示生物是__________,在中度富营养化水体环境中,竞争最激烈的是__________。

              (4)采用浮床生态工艺法(如图所示)可治理水体污染,改善水质。其机理正确的是(  )


              ①植物吸收水中悬浮物

              ②植物吸收水中的等,降低水中氮、磷等含量

              ③浮床遮光,抑制浮游藻类的生长繁殖,防止水华发生

              ④浮床下方水体氧浓度升高,减少微生物种类和数量

              A.①④

              B.②④

              C.②③

              D.①③

              (5)蓝藻资源化利用有多种方式。从蓝藻中可以提取能发出紫色荧光的藻蓝蛋白,可作为生物实验研究中的_______。绿色能源工程可以利用蓝藻来制作生物柴油,由此推测蓝藻体内含有丰富的______类物质。

            • 5.

              教材原文填空

              (1)DNA分子中发生_____________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叫基因突变。

              (2)染色体数目的变异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细胞内个别染色体的增加或减少,另一类是细胞内染色体数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兴奋是指动物体或者人体内某些组织或细胞感受到外界刺激后,  由__________________的过程。

              (4) ______________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5)群落中________________称为丰富度。

            • 6.
              如图1是某农田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定量分析图解(Ⅰ、Ⅱ、Ⅲ代表三个营养级,能量单位为百万千焦);图2是该生态系统相关内容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在农田生态系统进行着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 ______ 过程.
              (2)图1中未标记出Ⅱ的呼吸量,其呼吸量应为 ______ 百万千焦.图2若表示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则应做怎样的改动 ______ .
              (3)从能量流动角度分析,田间除草和杀虫的目是 ______ .
              (4)发展生态农业所体现的最主要的生态学的基本原理是 ______ .
              (5)农田被弃耕一段时间后演替为灌木林,其演替类型属于 ______ .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