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某稻田生态系统中有卷叶螟、青蛙等生物,图1是该生态系统部分碳循环过程示意图,其中a~e代表过程。图2是能量流经卷叶螟的示意图,其中AC代表能量(数字表示能量值,单位为J·hm-2·a-1)。请分析回答:

              图1图2

              (1) 图1中缺少的过程是___________(用图中文字和箭头表示),b、c、e过程中碳以____的形式流动。 

              (2) 图2中A代表_______的能量,B表示用于____________的能量,B的数值为____J·hm-2·a-1。 

              (3) 下表是科研小组对青蛙的能量流动情况进行分析,测得结果如下表所示(数字表示能量值,单位是J·hm-2·a-1):

              青蛙摄入

              的能量

              青蛙同化

              的能量

              青蛙粪便

              中的能量

              C

              青蛙呼吸作用

              散失的能量

              1.05×109

              7.95×108

              2.55×108

              m

              3.55×108


              分析可知,卷叶螟到青蛙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小数点后保留两位小数),青蛙粪便中的能量属于____营养级的同化量的一部分。 

              (4) 该稻田后来由于水体污染,农民不再耕种,这块稻田将发生____演替。 

            • 2.

              某河流生活着鱼类和螺类等生物种群,种类较多,食物链复杂,河床上生长着大量的挺水植物。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挺水植物与浮游藻类之间存在____关系,从而可制约浮游藻类的数量。河床上的植物可供鸟类栖息,下部植物根系形成鱼类和水生昆虫生活的环境,这是群落____结构的体现,该结构具有明显的____现象。

              (2)当该河流受污染后,水底生活的细菌大量繁殖,导致鱼类和螺类大量死亡,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相关工作人员将生活污水集中净化处理,使得河流水质逐步得以恢复,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群落演替类型为____。

              (3)一浅水湖泊由于过度捕捞导致鲈鱼(主要捕食鱼类)濒临绝迹,此湖中主要有浮游藻类、沉水植物、螺(捕食藻类)和鲤鱼(主要捕食螺)等生物。在保留或去除鲤鱼的条件下,分别测定浮游藻类和沉水植物的生物量(干重),结果如图所示。

              图中曲线____(填字母)代表去除鲤鱼后,浮游藻类生物量的变化;保留鲤鱼的水域中,沉水植物的生物量变化曲线为图中的____(填字母)。沉水植物对净化水体起重要作用,从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考虑,可采取____的措施来增加沉水植物的种群密度。

            • 3.

              某地100年前发生森林大火,所有植被焚毁。历经长期自然选择之后,现在生态学研究人员对该地区进行抽样调查,已知该地区中的植物、植食动物甲和肉食动物乙之间存在着食物关系,其中动物种群甲的年龄组成如表所示(表中“1+”表示动物甲的年龄大于等于1,小于2,其他以此类推)

              年龄

              0+

              1+

              2+

              3+

              4+

              5+

              6+

              7+

              8+

              9+

              ≥10

              个体数

              93

              187

              60

              56

              51

              61

              52

              34

              41

              39

              166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火灾后,该地群落的演替类型是______,影响该群落演替方向的主要因素是______。

              (2)研究表明,动物种群甲中的个体在2+ 时达到性成熟(进入成年),7+ 时丧失繁殖能力(进入老年)。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动物种群甲的年龄组成类型为______,由此推测动物种群甲的数量变化趋势是_______________。

              (3)表中数据是根据标志重捕法获得的,标志重捕法常用于活动能力强、______的动物的种群密度调查。若标记个体更易于被动物乙捕食,则获得的估计值与实际值相比______(偏高/不变/偏低)。

              (4)调查中,研究人员发现一种灌木在该地区沿地表随机分布,这______(能/不能)体现群落的水平结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稻田中的福寿螺对水稻危害很大.
              (1)调查单位面积内福寿螺数量的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 。在稻田中插入木条,可吸引福寿螺产卵以便集中灭除,而有效降低福寿螺种群的 ____________ 。

              稻田生物群落的空间结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稻田弃耕后群落的演替类型是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中华鳖可捕食福寿螺,如图示用中华鳖进行生物防治的实验结果.据图回答.

              ①福寿螺繁殖高峰期在时段 ____________________ 。
              ②处理组数量从6~7月急剧下降的根本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 数量下降。 (填“成年福寿螺”还是“成年福寿螺卵”)

              (3)防治福寿螺时,不用单一品牌而常采用不同品牌的灭螺剂交替使用,其依据的生物学原理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生物防止相比,灭螺防治福寿螺的缺点是① ___________________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

            • 5.

              夹河湿地曾是烟台城市周边最大的湿地生态系统,回答下列问题。

              (1)研究生态系统时,在种群水平上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种群的____________和空间特征。

              (2)研究者在夹河湿地区域设置20个样地,在样地中利用____________法进行植被数量调查,利用该方法调查关键要做到____________。调查中要记录样地中每个物种的高度,利用记名计算法统计样地内的物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图中甲、乙两条曲线分别表示湿地中两种生物当年的种群数量(Nt)和一年后的种群数量(Nt+1)之间的关系,直线p表示Nt+1=Nt。 甲曲线上A、B、C三点中,表示种群数量下降的是___________点;乙曲线上D、F两点中,表示种群数量上升的是___________点、F点时种群的年龄组成属于_______________ ;Nt小于a时,甲、乙两条曲线中___________曲线所代表的生物更易消亡。   


              (4) 随着政府治理力度加大,夹河水质得到了明显的改善,诸多生物纷沓而至,群落结构越来越复杂,其过程属于___________演替。

              (5)如今夹河两岸景色宜人,沿河两岸不同地段自然风景各异,从群落空间结构角度分析主要体现群落的__________结构。

            • 6.

              根据甲乙两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甲                                                                        图乙

              Ⅰ.甲图为某同学构建的模式图:

              (1)若A为裸岩阶段,C为森林阶段,这属于群落的__________演替.在此过程中,物种的丰富度会___________(填“增加”或“减少”),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会__________(填“增强”或“减弱”).

              (2)若B表示食草动物,则A属于____________营养级.若C增加1kg,则至少需要消耗A_______kg.

              (3)若B表示生物群落,A、C表示大气中的CO2库,则完成B→C过程的生理作用是______________.

              (4)若A表示日照,B表示盛开的梨花,C表示被花香吸引的昆虫,则在A→B、B→C之间传递的信息种类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乙图是某一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的食物关系、能量关系及碳循环示意图。请据图问答问题。

              (1)图Ⅱ能量金字塔中营养级①对应图Ⅰ的_______,③对应图I中的__________。如果大量捕杀丙,则甲的数量在较长一段时间内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

              (2)甲种群在C点处的年龄组成类型是______________,AB段种群数量下降的原因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

              下图是食物网简图。分析并简要回答:

              (1)该食物网含有___________条食物链,写出能量损失最少的一条食物链____________________,该食物网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__。

              (2)图中的初级消费者是________________,蛇是___________消费者,鹰占有的营养级分别有____________________营养级。

              (3)图中的兔和蚱蜢两者是___________关系。图中所列生物是生态系统的一个部分,再与 -           一起,就构成了一个群落。

              (4)如果蚱蜢突然减少,蚯蚓数量将会_____ ______。

              (5)蛇每增加1千克体重至少需消耗的绿色植物_______千克。

            • 8. 机场飞行跑道及场内小路旁多是大片草地,有多种动物栖息。如图是某机场生态系统食物网的主要部分。请回答下列问题:

              (1)工作人员根据生态系统中____信息传递的特点,释放训练过的猎鹰来驱赶小鸟。

              (2)为了进一步驱鸟,某机场先铲去原有杂草,而后引种了虫和鸟都不爱吃的“驱鸟草”,机场内小鸟大为减少。以后“驱虫鸟”逐渐被杂草“扼杀”,这种生物群落的变化过程属于

              ____演替。如果完全除去杂食性小鸟,则该生态系统____稳定性将降低。

              (3)为了了解机场内蜗牛种群密度可采用样方法,选取样方的关键是___。根据下面的取样调查表可估算出蜗牛的种群密度为____只/m2

              样方编号

              1

              2

              3

              4

              5

              6

              样方面积/m2

              1

              1

              1

              1

              1

              1

              蜗牛数量/只

              15

              18

              15

              19

              15

              14

            • 9.

              研究人员在对某湖泊生态系统研究后,绘制了该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图甲) 和碳循环示意图(图乙),图中A、B、C、D表示生态系统的相关成分。请据甲、乙两图,回答问题:

              (1)乙中的___________(填字母)可构成生物群落,碳元素在其中是以___________传递的。

              (2)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看,与乙图相比较,甲图中没有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3)湖泊中,水蚤与河蚌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水蚤吃藻类,而河蚌吃小球藻和水蚤,河蚌属于__________营养级;水蚤的粪便能被细菌和真菌分解,这种情况下,细菌和真菌的能量直接源于________营养级。

              (5)该地出现了较为严重的自然灾害,如图丙为在人为干预下恢复过程中的能量流动图 (单位:103kJ•m-2a-1 )。在人为干预下,能量在第三营养级到第四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为___________。用于植食动物自身的生长、发育、繁殖等的能量值是___________。

            • 10.

              某自然保护区地震后,据不完全统计,植被毁损达到30%以上。图1为该地区人为干预下恢复过程的能量流动图(单位为×103kJ/m2·y),图2表示恢复过程中某种群的种群密度对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影响。请回答:


              (1)如图1所示,输入该生态系统的能量主要是_________,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__(保留一位小数)。

              (2)图1中A表示________,图中未利用部分的能量在生物体内的存在形式是____________。

              (3)如图1所示,除生产者外其他营养级需要补偿能量输入的原因是______。计算可知,肉食性动物需补偿输入的能量值至少为_____×103kJ/m2·y。

              (4)由图2可知,种群密度在________点时,种群数量的增长速率最大;在________点时,表示该种群已达到环境容纳量(K值)。

              (5)随着时间的推移,地震毁损的自然保护区内生物的种类和数量不断恢复的过程属于________演替。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