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诗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所描绘的景象变迁,可视为(   )

              A.群落的初生演替   
              B.种群的初生演替 
              C.群落的次生演替  
              D.种群的次生演替
            • 2.

              为了研究某降水充沛、气温较高的山区群落演替规律,生态学家利用“把同一时间内的不同群落当做同一群落不同演替阶段”的原理,研究了灌草丛、针阔叶混交林、常绿阔叶林和针叶林等4个群落的相关特征,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类别

              灌草丛

              针阔叶

              混交林

              常绿阔

              叶林

              针叶林

              生产者固定有机物的量[t/(hm2·a)]

              17.43

              116.61

              150.81

              55.50

              总呼吸量

              [t/(hm2·a)]

              15.93

              92.73

              124.81

              40.98

              叶面积指数

              2.48

              11.28

              17.76

              6.63

              植被干物质的量

              [t/(hm2·a)]

              6.65

              377.52

              398.57

              184.74

              注:叶面积指数是指单位土地面积上的叶片总面积。

              A.该地区群落演替过程中,其叶面积指数逐渐减小

              B.植被干物质的量只与群落中植被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有关

              C.四个群落中灌草丛和常绿阔叶林有垂直结构,其余两个群落则没有

              D.该地区群落演替过程中,前期的干物质量增长迅速,后期增长缓慢
            • 3.

              下列各图中最能准确表示发生在弃耕农田上群落演替过程中群落丰富度的是( )

              A.
              B.
              C.
              D.
            • 4.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在群落演替过程中,最先出现的动物是植食性动物

              B.一般群落中植物的种群越多,动物的种群也越多

              C.在生态系统中,以植食性动物为食的动物称为次级消费者

              D.每平方米草地中杂草的数量符合种群密度的概念
            • 5.

              在群落的自然演替过程中,不同物种的取代顺序是可以预测的,如弃耕地上可预测的演替序列为:一年生杂草―→多年生杂草―→灌木―→早期演替树木―→晚期演替树木―→顶极群落。这可以利用“资源比假说”来解释:该假说认为物种优势是由光和营养物质这两种资源的相对利用的有效性决定的。如图显示了一块弃耕地上物种从A到E的取代顺序,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在演替期间,营养物的有效性随枯枝落叶的积累而增加,光的水平因遮阴而减弱
              B.最先进入的物种多为一年生杂草,它们对土壤营养物的要求低但对光有最高需求
              C.后来替代物种相对前面被替代的物种较为高大,且耐阴的能力也较强
              D.演替到顶极群落后若发生火灾。可预测其后次生演替时间和过程与初生演替基本相同
            • 6.

              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内种群类型数量的变化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S点之后发生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

              B.R~S时间内该生态系统可能遭到了严重的自然灾害

              C.R时和T时种群类型数量相等,但物种类型不一定相同

              D.R时之前和T时之后,群落均未出现演替
            • 7.
              如图a~d表示不同的生物或生态系统.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若Y表示种群密度,则a~d四种野生生物的所处的营养级最低的一定是d种群
              B.若Y表示物种丰富度,a~d表示不同演替阶段,则自然演替的顺序为a→b→c→d
              C.若Y表示生物的能量,则生态系统a~d四个种群间一定有食物链d→c→b→a
              D.若Y表示物种多样性,a~d表示四个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中,抵抗力稳定性最强的是a
            • 8.

              下列关于森林群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动物类群结构与植物的垂直结构并无直接关系
              B.调查植物类群丰富度不可以使用标志重捕法
              C.互利共生、捕食、寄生和竞争等种间关系可以同时出现在生物群落中
              D.土壤中的动物群落也存在分层现象
            • 9. 下图为某群落中棉蚜及其天敌瓢虫的种群数量变化,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7月5日后瓢虫数量下降表明该群落中动物的丰富度降低
              B.棉蚜活动能力较弱,可以采用样方法调查棉蚜的种群密度
              C.棉蚜与瓢虫的种群数量变化反映群落内部存在负反馈调节
              D.瓢虫数量上升具有滞后性,棉蚜发生初期应及时人工防治
            • 10.

              下表为三个稳定草原生态系统中植物调查的统计数据。

              据表可以确认的是(   )

              A.在植物丰富的区域采用样方法获得数据
              B.典型草原中各种群密度均大于荒漠草原
              C.流经草甸草原的总能量大于典型草原
              D.表中荒漠草原旱生植物的丰富度最高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