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草鱼主要以水草为食,鲢鱼主要滤食浮游动植物及草鱼的粪便,鲤鱼主要摄食底栖昆虫等.为了探究高产鱼池中草鱼、鲢鱼的合理结构,科研人员研究了“一草带三鲢”(A方式)和“三草带一鲢”(B方式)两种混养方式,实验结果如表.
              混养方式 A方式 B方式
              放养密度/尾•ha-1 草鱼 3000 9000
              鲢鱼 9000 3000
              鲤鱼 900 900
              投饲量和追肥量/kg•ha-1 氮肥、磚肥 1.8×103 0
              青草料 4.85×104 1.17×105
              光能量利用率/% 5.76 10.85
              青草料利用率/% 10.13 13.89
              水体能见度/cm 20 30
              鱼产量/kg•ha-1 7515 11490
              (1)鲢鱼、草鱼、鲤鱼生活在不同的水层中,充分利用了养殖水体的空间和 ______ 等条件,体现了群落的 ______ 结构.
              (2)A、B方式中,流经该生殖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包括 ______ ,草鱼同化的能量除用于 ______ 外,还用于自身的生长发育和繁殖.
              (3)与B方式相比,A方式下需要施用氮肥、磷肥,其目的是 ______ ,以满足鲢鱼的食物需求,追肥可能对水体造成的负面影响是 ______ .
              (4)草鱼、鲢鱼混养主要应用的生态工程原理是 ______ ,与A方式相比,B方式中草鱼、鲢鱼的混养方式更为合理,得出这一结论的依据包括: ______ 、 ______ 等.
            • 2.
              植被恢复是遏制退化生态系统恢复的关键因素和有效途径.选取黄土高原丘陵区退耕地,用样方法调查研究不同退耕时间物种多样性指数的变化情况,结果如表.回答下列问题:
               退耕时间(年)  1  5  10  15  20  25  30  35
               物种多样性指数  1.41  1.75  2.46  3.04  1.36  1.27  1.18  1.36
              (1)调查该退耕地植物 ______ 情况,可获得群落的垂直结构.群落具有这种特征的意义:一是 ______ 、二是为动物创造了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
              (2)退耕地最终演替至顶级阶段主要由 ______ (写出两种影响因素)等环境条件决定.在整个演替过程中,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的变化趋势是 ______ .
              (3)退耕初期1~15年间,物种多样性指数呈上升趋势;退耕15~20年内,物种多样性指数下降,下降的原因是 ______ .
            • 3.
              科研人员调查了我国某地鹭类的组成和分布情况,对研究当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有重要指导意义.
              (1)科研人员在林内从山脚到山顶 ______ 选取若干样方,逐个调查记录每块样方内的相关数据.同时,每天在 ______ 时间、固定位置统计鹭鸟出飞和晚归的数量、飞行方向等.
              (2)调查结果显示,该林内栖息繁殖的夜鹭、池鹭的巢大都筑在乔木主干附近的粗枝杈上,白鹭、牛背鹭的巢多筑在离主干较远的细枝杈间,这体现了群落的 ______ 结构.四种鹭的筑巢高度统计如表.
              巢高(m) 池鹭(只) 白鹭(只) 夜鹭(只) 牛背鹭(只) 鹭鸟总数(只)
              6~8 6 6 8 0 20
              8~10 52 6 6 2 66
              10~12 14 4 4 2 24
              12~14 10 22 4 0 36
              表中数据显示, ______ 是优势种.四种鹭在林内乔木层的主要筑巢高度不同,表明群落内具有明显的 ______ ,这种分布特点体现了鸟类对群落 ______ 资源的合理利用.
              (3)当不同鹭类利用同一资源时,就会发生生态位重叠.本次的调查结果显示,白鹭与夜鹭的生态位重叠程度最大,然而,白鹭主要在白天飞向西南方向活动、觅食,而夜鹭主要在傍晚飞向西北方向活动、觅食.由于这两种鹭鸟在 ______ 、 ______ 上的改变,错开了取食相同食物资源的高峰期和取食地点,可以使之得到较为均衡的资源利用,二者之间的 ______ 关系趋于缓和,从而实现共存,这是进化过程中对环境 ______ 的必然结果.
            • 4.
              荒漠河岸林是荒漠环境条件下物种较为单一的森林生态系统,在我国有着广泛的分布.请回答下列问题:
              (1)荒漠河岸林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较弱,试从生态系统内部的角度分析其原因: ______ .
              (2)荒漠河岸林生态系统中上层分布着乔木,中间分布着灌木,最下层分布着各种草本植物,这体现了群落的 ______ 结构,该结构的生物学意义是 ______ .
              (3)荒漠河岸林生态系统具有 ______ 的功能,该生态系统能在干旱地区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 ______ 价值.
            • 5.
              草鱼主要以水草为食,鲢鱼主要滤食浮游动植物及草鱼的粪便,鲤隹主要摄食痗栖昆虫等.为了探究高产鱼池中草鱼、鲢鱼的合理结构,科研人员研究了“一草带三鲢”(A方式)和“三草带一鲢”(B方式)两种混养方式,实验结果如表.分析回答:
              混养方式 A方式 B方式
              放养密度/尾•ha-1 草鱼 3000 9000
              鲢鱼 9000 3000
              鲤鱼 900 900
              投饲量和追肥量/kg•ha-1 氮肥、磚肥 1.8×103 0
              青草料 4.85×104 1.17×105
              光能量利用率/% 5.76 10.85
              青草料利用率/% 10.13 13.89
              水体能见度/cm 20 30
              鱼产量/kg•ha-1 7515 11490
              (1)鲢鱼、草鱼、鲤鱼生活在不同的水层中,可以充分利用养殖水体的 ______ ,体现了群落的 ______  结构.
              (2)草鱼、鲢鱼混养主要应用的生态工程原理是 ______ ,草鱼同化的能量除用于 ______ 外,还用于自身的生长发育、繁殖.
              (3)与B方式相比,A方式下需要施用氮肥、磷肥,其目的是 ______ ,以满足鲢鱼的食物需求,这种模式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是 ______ .
              (4)与A方式相比,B方式混养方式下草鱼、鲢鱼的结构更合理,判断依据是 ______ (至少写两点).
            • 6.
              如图表示北温带某湖泊自上而下的分层情况.请据图分析并回答:

              (1)该湖泊这种分层体现了群落的 ______ 结构,其层次性主要由光的穿透性、 ______ 和氧气的垂直分布决定.
              (2)人们使用油漆涂于船只的表面,发现油漆中的有机锡可进人水体造成污染,该污染物通过 ______ 逐级积累和浓缩,可能对鱼类、鸟类甚至人类造成危害.如果该湖泊受到了较大污染,鱼类数量减少,死鱼腐烂进一步加重污染并引起更多鱼的死亡,这个调节过程称为生态系统的 ______ .
              (3)科研小组对流入该湖泊中某种鱼种群的能量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如下表:
              能量去向 摄入食物 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 呼吸作用散失
              能量值/kJ•cm-2•a-1 51.6 1.5 23.1
              据表结果分析,该鱼种群的同化量为 ______ kJ•cm-2•a-1.若要调査该湖泊中这种鱼的种群密度,通常使用 ______ 法.
            • 7.
              某湖泊生活有浮游生物,鲢鱼、鳙鱼、鲫鱼和青鱼等多种生物.
              (1)该湖泊中所有的鱼类一(答“能”或“不能”)称为一个生物群落,理由是 ______ .
              (2)该湖泊中的生物的分层分布现象,体现了群落的 ______ 结构.
              (3)青鱼与鲫鱼的食性相似且生活在水体的底层,两种鱼的种间关系是 ______ .
              (4)该湖泊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 ______ .
            • 8.
              研究者调查了大别山不同海拔高度的9个马尾松林群落的物种丰富度,结果如图所示.
              (1)大别山的全部马尾松可称为一个 ______ . 在野外调查中,很难从外部特征确定马尾松种群的准确年龄,通常以马尾松立木的胸径结构(种群中不同胸径大小的个体数)代替其 ______ 结构,来进一步预测种群数量的变化.
              (2)在野外群落调查中,首先识别组成群落的物种并列出它们的名录,这是测定物种丰度的最简单方法.调查发现,群落A以马尾松林形式存在,群落物种丰富度 ______ (较高、较低、不变),A~I群落发育阶段不同,马尾松林物种丰富度呈 ______ 的变化趋势,且群落物种多样性在群落发育的 ______ 期(早、中、晩)最高.
              (3)在群落发育晚期,由于不同植物间的 ______ 加刷,导致群落的物种丰富度降低.
            • 9.
              一浅水湖泊由于过度捕捞导致妒鱼(主要捕食其他鱼类)濒临绝迹,此时湖中主要有浮游藻类、沉水植物、螺(捕食藻类)和鲤鱼(主要捕食螺)等生物.在保留或去除鲤鱼的条件下,分别测定浮游藻类和沉水植物的生物量(干重),见图.

              (1)浮游藻类和沉水植物分别生长在湖泊表层和下层,这是群落 ______ 结构的体现,藻类大量繁殖会降低湖泊下层光照强度,藻类与沉水植物的种间关系是 ______ .
              (2)该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还应有的生物成分是 ______ ,才能保证其物质循环的正常进行,该生物成分在碳循环中的作用是 ______ .
              (3)去除鲤鱼后,浮游藻类生物量变化的曲线为 ______ (填图中的字母),保留鲤鱼的水域中,沉水植物生物量变化的曲线为 ______ (填图中的字母).
            • 10.
              圆明园遗址公园是距离北京市中心最简单、较为完善的湿地生态景观.这里生活着多种多样的沉水植物(多种水草)、挺水植物(荷、菖蒲、芦苇等)和陆生植物.还生活着以蝗虫为主的多种昆虫.水中有螺、沼奸、鱼类.此外还有蛙、蛇、鹭、野鸭以及野化的家猫等动物,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圆明园遗址公园中的沉水植物生长于水域的中央区域,挺水植物生长于近岸的浅水,陆生植物分布于离岸较远处,形成了群落的 ______ 结构.
              (2)对动物类群进行解剖分析时,发现各类动物的消化道内容物如表(√表示有此类残骸)
              动物
              类群
              消化道内容物
              植物 昆虫 沼虾 鱼类 野化的家猫
              蝗虫
              沼虾
              鱼类
              野化的家猫
              ①表中所含内容,与完整的生态系统相比缺乏的成分有 ______ .
              ②圆明园遗址公园中处于第二营养级的生物有 ______ ,鱼类与螺之间的种间关系为 ______ .
              ③若用大量的杀虫剂消灭蝗虫等害虫,不利于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的稳定因为 ______ .
              (3)近年来,圆明园遗址公园为了改善水系景观,有计划的清除多种野生植物,扩大荷花等几种观赏植物的种植面积,此举对圆明园湿地生态系统的影响是 ______ .
              (4)圆明园是北京市金线侧褶蛙的唯一产区,为探究这一物种在该地区的 ______ ,对其进行了取样研究,第一次捕获120只,记录并做标记后释放,两周后,再次捕获的100只中有15只带有此标记,此环境中大约有金线侧褶蛙 ______ 只.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