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如图是一个草原生态系统中的鼠与狐的数量变化曲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由曲线图能写出的食物链是______(用图中的字母表示)。在食物链上,相邻物种之间存在着
              ______关系,相邻物种的某些个体行为与种群特征为对方的生存提供了大量的有用信息,这说明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______食物网往往较简单,其______能力往往较生物类群外,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组成成分还应有______才能保证其物质循环的正常进行。
              (3)研究发现,过度放牧不仅影响地表植物的生长情况,也会影响土壤小动物和微生物的数量及分布,从而改变草原群落的______结构。某研究小组通过大量的实验发现,对过度啃食的牧草地铺枯草层能使植被快速恢复,其主要原因是______,无机营养物质不断归还土壤,有利于植物的生长。
            • 2.
              调查两相近池塘A、B的物种及种群数量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两池塘内的物种相同,池塘A、B比较:从物种丰富度角度分析,结论是 ______ ;从生物多样性角度分析,结论是 ______ .
              (2)若池塘A中的7种生物间存在食物关系且分属于四个营养级,则最高营养级最可能是物种 ______ ;池塘B中的优势种 ______ .
              (3)若池塘B中的5以7为食物,则5和7之间可以进行能量流动和 ______ .
              (4)分析池塘A中鱼的习性发现,4和7生活在水的上层,6生活在中层,2和4生活在底层,这种分布在生态学上称为 ______ ,能够更好地利用 ______ .
              (5)一次性排入池塘B大量污水,导致多种生物死亡,该池塘生态平衡被破坏的原因 ______ .
            • 3.
              回答下列有关芦苇塘内种群和群落的问题:
              (1)利用样方法调查单子叶植物种群密度时,有代表性的样本一般原则有: ______ ; ______ ; ______ (答出三点).
              (2)该芦苇塘内,某动物种群的增长曲线模型应呈“ ______ ”(填“S”或“J”)型,理由是 ______ .
              (3)芦苇塘内的芦苇有高有矮,该现象不能反映群落的垂直结构,理由是 ______ .
              (4)如将芦苇塘内的水全部抽干,则该芦苇塘内群落演替的 ______ 都将发生改变.
            • 4.
              如图所示,图中甲表示某森林植物的景观,乙表示该森林中物种数与样方面积的关系,丙表示某种群数量变化的坐标曲线.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菁优网
              (1)物种组成是决定群落特征的最重要因素,要统计群落的植物种类组成应采用 ______ 法,取样的关键是要做到 ______ .取样统计结果如图乙所示,则调查该森林物种数的样方面积最好是 ______ m2
              (2)导致图甲中植物分层现象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 ______ ,森林对太阳能的利用率高于农田的主要原因是森林具有复杂的 ______ 结构.
              (3)基于观赏目的人们把马缨丹引种到某地区,结果马缨丹大量繁殖,对该地的生态造成严重威胁.图丙中曲线 ______ 符合马缨丹疯狂蔓延的趋势.这充分体现了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中的生物 ______ 的特性.
              (4)若图丙中曲线Ⅱ表示当地老鼠种群数量变化,如果灭鼠时只采用杀死的办法,过后老鼠的数量会很快恢复到原有的数量.请你依图提出更有效的控制鼠害的方案: ______ .
            • 5.
              某科研机构研究了放牧对草原的影响,测得优质牧草垂穗披碱草和毒草黄花棘豆的光合速率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草原群落区别于其它群落的重要特征是群落的 ______ ,其数目的多少称为 ______ .
              (2)可用 ______ 调查优质牧草的种群密度,以确定放牧对优质牧草种群数量的影响.实验期间,放牧区的优质牧草种群数量呈 ______ 型增长.
              (3)垂穗披碱草释放的氧气来自 ______ 的分解.当光照强度小于3时,氧气释放速率主要受 ______ 的影响.
              (4)当光照强度为6时,与禁牧相比,放牧中的黄花棘豆的叶绿体产生氧气速率 ______ .
              (5)在强光照下,过度放牧更有利于 ______ 的增长.所以,合理确定草原的放牧量,才能使能量
              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这是利用了能量流动具有 ______ 的特点.
              (6)假设该草原植物固定的总能量是6800kJ/hm2,现存植物中的总能量是3850KJ/hm2,植物呼 吸消耗及流入分解者的能量是2270kJ/hm2,则能量在第一、二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是 ______ .
            • 6.
              利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回答下列关于果园的问题.
              (1)果园属于 ______ 生态系统,果园中的 ______ 构成群落,不同植物在果园的垂直方向具有 ______ 现象,称为群落的垂直结构.
              (2)利用生物防治方法可控制果园害虫种群密度,如用信息素(E)-2-壬烯醇诱捕害虫丽金龟雄虫,可破坏其种群 ______ .
              (3)科研人员对板栗园内的栗瘿蜂和长尾小蜂的数量进行了连续5年的检测,结果如图.据此判断这两个物种的种间关系是 ______ .
              (4)每年输入果树的能量,一部分被初级消费者摄入,一部分储存于果树的营养器官中,其余能量的去处是 ______ 、 ______ .
              (5)如果不对果园土壤进行管理,果树林下将会出现从一年生草本植物为优势,到多年生草本植物为优势,再到 ______ 等阶段的演替.在草本与灌木混生阶段,果园内很少有一年生草本植物生长,其原因是 ______ .
            • 7.
              生态护坡就是综合工程力学、土壤学、生态学和植物学等学科的基本知识对斜坡或边坡进行保护,形成由植被或工程植被组成的综合护坡技术.下图为某种泥质海岸生态护坡的模式图.请据图分析并回答问题:

              (1)上图坡地生态系统中,人们在中低潮带引种一些耐盐的植物如互花米草、白茅等,在高潮带和超高潮带种植像柽柳、樟毛等相对耐干旱的植物,这主要体现了群落的 ______ 结构.
              (2)人们通过对沙滩培土、引种等措施,使寸草不生的荒滩短期内出现物种比较丰富的坡地生物群落,这说明人类活动可改变群落演替的 ______ ,这属于演替类型中的 ______ 演替.
              (3)经观察和测定灌草丛带中的几种生物种群及其获得的能量值如图.图中沙氏变色蜥与小型地面肉食性动物之间的关系为 ______ ;沙氏变色蜥在食物网中所处的营养级为 ______ .若字母代表能量值,图中能量从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传递效率是 ______ (用图中字母表示).
              (4)研究人员向此坡地引入沙棘种植在海挡林带和灌草丛带,结果沙棘在灌草丛带的长势明显好于海挡林带,经分析两地带中土壤肥力和土壤含水量如下表:
              地点 土壤肥力 土壤含水量
              有机质含量% 氮含量% 表层~60cm%
              海挡林带 0.595 0.015 7.0
              灌草从带 0.202 0.003 15.0
              某研究者提出“土壤含水量是沙棘生长的限制因素”,并进行了实验验证.将生长状况相似的沙棘分为A、B两组种植,A组土壤含水量和土壤肥力与灌草丛带相同;B组设计方案应为 ______ ,结果A组长势显著高于B组,证实了研究者的假设.
              (5)目前生态护坡逐渐取代了传统的砖石、混凝土护坡,这样做不仅可以保持水土,净化空气,以上实例主要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 ______ 价值.在护坡生态系统中,也存在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其中能量流动是指 ______ .
            • 8.
              请分析回答某湖泊生态系统的相关问题:
              (1)湖泊群落的 ______ 是区别不同湖泊群落的重要特征.沉水植物生长于湖泊的中央区域,挺水植物生长于近岸区域,喜湿的植物生长于岸边,旱生植物分布于离岸较远处,这种分布主要体现了群落的 ______ (填“水平”或“垂直”)结构.
              (2)湖泊中的腐生细菌和真菌将动物粪便、动植物残体分解成的无机物可供植物再利用,它们所属的生态系统成分是 ______ ,这主要体现了生态系统具有 ______ 功能.
              (3)附近的某饲料厂将少量污水排入湖中,但该湖泊生态系统的结构没有发生明显的改变,这是因为生态系统 ______ .
            • 9.
              某生态研究所互花米草入侵对大型底细动物群落的影响,得到大型底细动物的物种数(A1:互花米草A2:自然滩涂)密度(B1:互花米草、B2自然滩涂)随垂直深度变化的相关数据,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研究中,统计底细动物丰富度的方法为 ______ .每个样方分别采集6个深度的泥样,以了解大型底细动物群落的 ______ 结构.
              (2)由图中数据可以看出,随着泥层深度的增加,两种滩涂大型底细动物的密度均有 ______ 的趋势,大型底细动物主要分布在表层的主要原因为表层 ______ .
              (3)由图中数据推测,互花米草入侵后的滩涂,大型底细动物的丰富度如何变化? ______ (填“变大/“变小/基本稳定/无法判断”)
              (4)某地的互花米草堵塞航道,影响船只出港,研究人员从其原生地引入麦角菌,该菌能够感染互花米草花部,从而降低其种子的产生.麦角菌和互花米草的种间关系为 ______ .
            • 10.
              研究小组对一弃养多年的鱼塘进行鱼类丰富度调查,结果如表:
              采样编号 1 2 3 4 5
              鱼的种类 3 1 2 5 4
              (1)采集、调查鱼类丰富度的方法是 ______ .根据表格数据可知,该鱼塘中鱼的种类至少有 ______ 种.
              (2)调查同时发现,与人工养殖时相比,浮水、挺水植物有所增加,提高了光能利用率,群落的 ______ 结构发生了明显改变.这是鱼塘在弃养后发生了 ______ 演替的结果.
              (3)在没有人为投放饵料和捕捞的情况下,该鱼塘生态系统的能量 ______ (填“能”或“不能”)循环利用.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