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长春北湖国家湿地公园湿地特征明显,是东北地区极为罕见的湿地景观,主要观赏动物有鸭、白鹅、黑天鹅、锦鲤等,主要观赏植物300多种。回答下列问题:

              (1)在湿地公园垂直方向上矮牵牛、暴马丁香、旱柳等植物具有明显的____________现象。湿地公园中不同的物种通过复杂的____________形成统一的整体。

              (2)调查发现,湿地公园中金娃娃萱草近三年的种群数量接近“J”型增长,若第一年的种群数量为N0,种群增长率为1.1,则第三年的种群数量为____________。

              (3)生态系统的能量生长效率=×100%,生态系统的能量利用效率=×100%。调查发现,湿地公园的能量生长效率小于100%,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能量利用效率也小于100%,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如图是我国某地桑基鱼塘示意图,如表是池塘中5种鱼类的相关信息,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物种 生活层次 食性
              上层 幼时浮游动物为主
              大时浮游植物为主
              中上层 主食浮游动物
              中层为主 草食
              中下层 昆虫、小鱼
              下层 塘泥中的有机物
              (1)从图和表中可知,植物的分层现象主要受______影响。若蚕沙是丁种鱼食物的-种,丁种鱼从蚕中获得的能量占蚕同化量的______%。
              (2)据表可知,存在竞争关系的生物是______。5种鱼生活层次不同,体现了群落的______结构。甲种鱼呈“S”型增长的原因是______。
              (3)桑葚、池塘中的鱼类都可被人类食用,这体现出生物多样性的______价值。桑基鱼塘在能量利用方面,最大的优点是______。
            • 3. 生态交错区又称群落交错区,是两个或多个生态地带之间(或群落之间)的过渡区域。生态交错区物种的数目及一些物种的密度增大的趋势称为“边缘效应”。现对某森林草原交错区进行调查,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生态交错区物种的数目的多少称为______。
              (2)在森林草原交错区,随着气候越趋干旱,______或落叶林占优势,直到最后,只遗留一些岛屿状森林在大片的草原上。该过程属于群落的______。
              (3)交错区物种繁多,使该生态系统具有较高的______能力,其基础是______。
              (4)交错区中的某种小鸟取食野牛身上的寄生虫。小鸟在取食之前,常在野牛面前舞蹈并分泌一种化学物质,野牛才安静地让小鸟取食。据此分析,小鸟和野牛之间传递的信息类型有______。
              (5)当某种大型肉食性动物迁入到交错区时,原有食物链的营养级有可能增加,但生态系统中食物链的营养级数量一般不会太多,原因是______。
              (6)研究者认为“边缘效应”的出现是因为生态交错区的环境条件比较复杂,能使不同生态类型的植物定居,从而为更多的动物提供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