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如图甲表示某岛屿上几类主要生物的食物关系,图乙表示兔进入该岛屿后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请分析回答:

              (1)从生态系统成分看,该岛的生物除了图甲出现的以外还必须有 ______ .昆虫与鼠之间属于 ______ 关系.
              (2)鸟的粪便仍含有一部分能量,这些能量属于 ______ 同化的能量.若鼬只捕食鸟获得能量,则鼬每增加1kg体重,至少需要草 ______ kg.
              (3)图乙中,若在a点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兔的种群密度,第一次捕获100只并全部标记后释放回环境中.第二次捕获了80只,其中有20只带有标记,则该岛野兔种群的K值约为 ______ 只.若在第二次捕获过程中,发现岛上有脱落的标记(某些带标记的野兔被鼬捕食,标记不影响兔被捕食).这种情况下,估算的K值 ______ (偏高、偏低、不变).
              (4)鼬能够根据鼠、鸟留下的气味而捕食它们,同样,鼠和鸟也能依据鼬的气味躲避鼬的猎捕,从而维持种群在生态系统中的相对稳定.这个实例说明了信息传递能够 ______
            • 2. 四川省广汉市推行的生态桃园建设,种养结合,形成“猪一沼一桃”的模式,桃树之间种植紫云英等豆科植物,既可作为猪饲料,也可通过其根部的根瘤菌固定大气中的氮气肥田,减少化肥的用量.猪的粪便作为肥料生产沼气,沼液用来肥田,达到物质利用的良性循环.请冋答下列问题:
              (1)调查桃树叶片上蚜虫的种群密度,通常采用 ______ (法),通过统计发现蚜虫最初的种群密度为30只/m2,气候干旱有利于蚜虫的繁殖,蚜虫每天的增长率为h,则10天后蚜虫的种群密度为 ______ 只/m2.防治蚜虫可以引人蚜虫的天敌--瓢虫,这样做的好处是 ______ .蚜虫被瓢虫捕食时,会释放一种告警激素,周围的蚜虫会纷纷逃避,蚜虫之间属于 ______ 信息传递.
              (2)若桃园中草固定的能量为a,猪摄入的能量为b,猪粪便中的能量为c,猪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为d,则草→猪的能量传递效率为 ______ ×100%,“猪一沼一桃”的生态桃园模式,提高了能量的 ______
              (3)若在紫云英中种植不喜光的中药材--金线莲,与原有的桃园生态系统相比,抵抗力稳定性 ______ ;金线莲不仅可以药用,还可以保持水土、涵养水源、调节气候,体现了生态系统的 ______ 价值.
            • 3. 阳宗海有“高原明珠”的美称,近年来受到外来物种入侵和污染事件的影响.请回答:
              (1)从外地流入的黄鳓鱼繁育迅速,与金线鲃等土著鱼类争夺饵料、活动空间,并大量吞食鱼卵,使金线鲃等土著鱼类的数量锐减,甚至灭绝,会导致该生态系统的丰富度 ______ (填“上升”或“下降”).黄鳓鱼与金线鲃的种间关系是 ______
              (2)若阳宗海中某种群起始数量为a,第二年的数量始终是第一年的b倍,n年后该种群数量为 ______ ,当b为1时,该种群年龄结构的类型为 ______
              (3)阳宗海受到污染后,经过一段时间水质基本恢复原状,这是由于生态系统具有 ______ 稳定性.在生态恢复过程中,群落演替的类型为 ______ 演替.
              (4)除物质循环外,该生态系统还具有 ______ 功能.
            • 4. 某一森林在遭受大火完全烧毁前后,草本植物、灌木和乔木的生物量变化如图所示(b点为发生火灾的时间).请回答下列问题.
              (1)草本植物、灌木和乔木是生态系统成分中的 ______ ,它们的种间关系是 ______
              (2)a~b段,三类植物在群落中呈镶嵌分布形成了群落的 ______
              (3)b~d段,显示火灾后植物群落的演替情况,其过程是 ______ ,该演替类型属于 ______ .在演替过程中, ______ 的生物量达到稳定状态所需的时间最长.
              (4)c~d段,三类植物的生物量都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此时群落的总初级生产量与总呼吸量是 ______ 的.三类植物在b~d段的增长方式近似于 ______ 型曲线.
            • 5. 微囊藻和颤藻是江苏某湖泊发生水华的主要藻类,其中一种在4月中旬至7月初是优势种,另一种在8月至10月初是优势种.为揭示湖泊中两种藻类的演替规律,科研人员研究了其生长与温度的关系,结果如图.请回答:

              (1)与曲线①相比,曲线②的K值较小,原因是 ______ ;曲线③表明,在0~10天内,种群增长率的变化趋势是 ______
              (2)根据实验结果分析,该湖泊4月中旬至7月初、8月至10月初的优势种分别是 ______ ______
              (3)实验中需每天定时对两种藻类细胞进行取样计数.
              ①计数前,可以用注射器反复抽取部分培养液冲击剩下的培养液.这是为了 ______
              ②某温度下单独培养微囊藻10天,科研人员将样液稀释10倍,采用血细胞计数板(规格为1mm×1mm×0.1mm)计数,观察到的计数室中细胞分布如图2,则该培养温度是 ______

              (4)研究表明混合培养时,两种藻类除了争夺资源和空间外,微囊藻还能分泌微囊藻毒素抑制颤藻的生长繁殖.请写出验证此结论的实验设计思路. ______
            • 6. 某生态研究所对某个自然保护区中的入侵生物互花米草进行了以下相关研究.
              Ⅰ.互花米草入侵对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影响,得到大型底栖动物的物种数(A1:互花米草A2:自然滩涂)密度(B1:互花米草、B2自然滩涂)随垂直深度变化的相关数据,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研究中,统计底栖动物丰富度的方法为 ______ .每个样方分别采集6个深度的泥样,以了解大型底细动物群落的 ______ 结构.
              (2)由图中数据可以看出,随着泥层深度的增加,两种滩涂大型底栖动物的密度均有 ______ 的趋势,大型底栖动物主要分布在表层的主要原因为表层 ______
              (3)某地的互花米草堵塞航道,影响船只出港,研究人员从其原生地引入麦角菌,该菌能够感染互花米草花部,从而降低其种子的产生.麦角菌和互花米草的种间关系为 ______
              Ⅱ.研究人员发现该保护区中的麋鹿喜食互换米草,随后对麋鹿几年的数量变化进行的调查.
              麋鹿自1987年以后的数量变化如表:
              年份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出生率/% 17.9 27.3 29.6 22.7 24.9 30.2
              存活数/只 44 54 66 78 96 122
              根据上述信息,请回答:
              (1)1988年麋鹿种群的死亡率约为 ______
              (2)在半散养环境下,由于麋鹿种群对植被的采食与践踏,造成栖息地环境的改变,如大多沼泽植物逐渐消失,某些植物数量有所增加等.
              ①麋鹿在生态系统中属于 ______ (成分),其采食同化的碳主要通过 ______ 释放到无机环境中.
              ②保护区内生物群落发生改变,这属于群落的 ______ 演替.
            • 7.

              油漆化工厂污水处理净化池的池泥富含植物生长所需营养成分,但其中苯等有机污染物含量通常较高。为研究池泥是否会对土壤及植被带来二次污染,某生物小组结合生态缸(如下图所示)的制作开展了下列三组实验。

              (1)将浮萍、小鱼放在水中,狗牙根草幼苗、蚯蚓与蜗牛移到上图高出水面处。在室内要维持生态缸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转,在设计时要考虑系统内不同营养级生物之间的________。

              (2)生态缸中,微生物、浮游藻类、浮游动物、浮萍、狗牙根草、小鱼、蚯蚓和蜗牛等共同组成了一个________。浮萍和狗牙根草是否存在竞争关系?________(填“是”或“否”)。

              (3)实验结果见下表:

              测定项目

              甲缸

              乙缸

              丙缸

              土壤中苯含量(μg/kg)

              227

              1079

              465

              狗牙根草中叶绿素含量(mg/kg)

              1.7

              2.2

              2.6

              狗牙根草每缸干重(g)

              2.7

              3.2

              3.9

              狗牙根草中苯含量(μg/kg)

              101

              651

              128

              上述实验数据说明:________,从而促进狗牙根草生长。________,从而降低苯二次污染的风险。由此可见,秸秆炭化既利于池泥改良利用又减轻二次污染。

            • 8. 土壤动物是土壤中和落叶下生存着的各种动物的总称,在生态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对同一地区两块农田使用不同的肥料,测得每平方米土壤中4类土壤动物物种数和密度调查数据如图所示,请据图分析回答:

              (1)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中,常用 ______ 的方法进行采集、调查.丰富度的统计方法通常有 ______ ______
              (2)分析图中数据可知,两种田地比较,抵抗力稳定性较高的是 ______ ,理由是 ______
              (3)土壤动物根据用途可分为药用土壤动物、食用土壤动物、环境指示土壤动物等,土壤小动物在吸收污染物、改善土壤物理性质、调节碳氧平衡等方面也起到了重要作用,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 ______ 价值.
              (4)有多种生活在土壤中的植绥螨是某些农业害虫的天敌,可依据农业害虫的气味去捕食猎物,这说明信息能够调节生物的 ______ ,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 9. 如图所示为3组生物:A.根瘤菌与豆科植物;B.农作物与杂草;C.狐与兔的种间关系示意图(纵轴表示个体数,横轴表示时间)请据图回答:

              (1)判断A~C 3组生物对应的曲线:A ______ ,B ______ ,C ______
              (2)若3种种关系中的b死亡,对a有利的是 ______
              (3)若狐死亡,则兔的发展趋势是 ______
              (4)a或b的变化曲线是在 ______ (种群或群落)水平上的研究;a和b之间关系的变化则是在 ______ 水平上的研究.
              (5)狐能依据兔留下的气味去猎捕兔,兔同样能够依据狐的气味躲避狐,可见生态关系系统中信息能够 ______ ,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 10. 小球藻是一种绿藻,鱼腥藻是一种蓝藻,实验人员在15℃时对它们进行单独培养和共同培养得到了如图所示的结果.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H218O培养小球藻,在叶绿体中最先检测到含有放射性的产物是 ______
              (2)从结构角度看,小球藻与鱼腥藻的本质区别是 ______ .从生态系统的成分看,两者都是 ______
              (3)在进行小球藻和鱼腥藻培养时,应将培养瓶放置于 ______ 条件下,每天早晚需振荡摇匀培养瓶各一次,目的是 ______
              (4)实验人员用 ______ 方法定时检测培养液中藻类的密度,得到如上图所示曲线.每次检测前也需要振荡摇匀培养瓶,其目的是 ______ .据图分析,单独培养时普通小球藻的数量增长曲线为 ______ 型.混合培养时,鱼腥藻和小球藻为 ______ 关系.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