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下图是某人工鱼塘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图解(能量单位为:J/cm2·a),请回答:

               

              (1)如图所示,输入该生态系统的能量主要是由     固定的太阳能,图中A代表        

              (2)能量从第一营养级流到第二营养级的传递效率是             %。

              (3)草鱼以水草为食,白鲢以绿藻和水草为食,草鱼与白鲢的种间关系是            ;调查鱼塘中草鱼的种群密度,用               法。

              (4)由于食性不同,鱼塘中鱼类等生物具有分层现象,群落的这种空间结构称为      

              (5)该生态系统具有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                   三个方面的功能。

              (6)建立人工生态系统在旅游观赏、科学研究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具有_____价值。

            • 2.

              甲图是某草原生态系统中几种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甲图只表示了生态系统的部分成分,图中未表示的成分有______.

              ⑵蛇属于______消费者,同时具有两个营养级的动物是______.

              ⑶蛇和鹰的关系是______.

              ⑷商贩在某一时间大量收购蛇,导致蛇数量大量减少,则鹰的数量会______。

              ⑸给牧草施加含32P标记的复合肥后,检测32P在蚱蜢和青蛙体内的放射性强度,结果见乙图,其中A为______.若增加对鹰和蛇体内的放射性强度的检测,则达到最高峰时的强度应______ (高于、低于)前两者。

            • 3.

              甲图是某草原生态系统中几种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中一共有________条食物链,蚱蜢属于________消费者。

              (2)同时具有两个营养级的动物是________。

              (3)蛇和鹰的关系是________。

              (4)给牧草施加含32P标记的复合肥后,检测32P在蚱蜢和青蛙体内的放射性强度,结果见乙图,图中B为________。若增加对鹰和蛇体内的放射性强度的检测,则达到最高峰时的强度应________(高于、低于)前两者。

              (5)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是                                 

            • 4.

              为了研究环境污染物对某湖泊中生物的影响,一组学生开展了研究性学习。他们首先选取了该湖泊中5种不同的生物A、B、C、D、E,并对其进行消化道内食物组成的分析;然后又请当地一所湖泊研究所的专家对这5种生物体内2种污染物的含量进行了测定;再将研究数据绘制成下表:

              生物种类

              消化道内食物组成

              千克体重水污染物含量/mg

              某种杀虫剂

              A

              鱼(甲)

              鱼(乙)

              78

              96

              B

              河蚌

              水蚤、小球菌

              25

              57

              C

              小球菌

              /

              3

              5

              D

              鱼(乙)

              水蚤

              10

              31

              E

              水蚤

              小球菌

              5

              15

              (1)河蚌和水蚤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图表示该湖泊生态系统碳循环的部分示意图。甲、乙、丙、丁代表生态系统的4种成分,箭头①~⑦表示循环过程。

              请据图分析回答:

              图中表示以CO2形式流动的是                 (填序号),该生态系统的基础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面A图表示该湖泊生态系统的能量锥体图,P为生产者,R1为初级消费者,R2为次级消费者。B图是将A图中的各营养级所含有的能量进行分类剖析,图中a、a1、a2表示上一年留下来的能量(假设它不被下一营养级利用),e、e1、e2表示呼吸消耗量。据图作答:

              ① 每年流入这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                          

              ②B图中R1的b1和d1表示                                                          

            • 5.

              研究人员在对某湖泊生态系统研究后,绘制了该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图甲)和碳循环示意图(图乙),图中A、B、C、D表示生态系统的相关成分。请据甲、乙两图,回答问题:


              (1)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看,与乙图相比较,甲图中没有的是_______________(填字母)。图乙中过程①表示的过程主要是______________,图乙中过程⑤和过程③中碳的传递形式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湖泊中,鲢鱼与河蚌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水蚤吃藻类,而河蚌吃小球藻和水蚤,河蚌属于第__________________营养级。

              (3)某个季节,由于光照减弱,导致鲢鱼向上层转移。此现象表明:环境因素的改变,可使生物群落的_____________结构发生改变。

              (4)若河蚌从小球藻中获得的能量,从水蚤中获得的能量为,则河蚌增加10g体重,至少需要小球藻_____g,此过程可以体现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5)自2008年以来,该地区为了增加耕地面积,开始有计划地对湖泊进行填埋,此举造成了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_稳定性降低。

            • 6. (5分)为治理某废弃采石场的生态环境,对其进行了公园化建设。

              (1)对其进行整理和覆土,并选择适生植物进行人工造林,不同恢复时期的植物物种数如题图所示。t0→t1,植物残体及凋落物中的有机物被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转化为无机物,使土壤条件得到改善;同时由于人工林土壤中存在________,导致群落中植物物种数增加;t1→t3,人工林抵抗力稳定性的变化是________;群落中植物物种数逐渐增加,物种之间________加剧。

              (2)通过人工林建设和园林景观构建,既改善了生态环境,又可提高社会和经济效益,这主要体现了生态工程的__________________原理。

            • 7. (10分)下图表示某生态系统模式图,其中A、B、C、D 构成群落,a—l表示过程,请据图回答:

              I . 若该图表示生物圈的碳循环示意图,则

              (1)请补充碳循环缺少的箭头              (用文字叙述)。

              (2)大气中的碳主要依赖于[    ]          过程进入生物群落,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是以           形式进行。

              (3)近年来主要由于图中的过程[    ]下降和过程[    ]增加,使温室气体明显增多,导致全球气候变暖。

              II . 若该图表示某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示意图,则图中共有____条食物链,C和B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

              (1)B的粪便中的能量属于______(填A或B或C)中的能量。通过m、n过程释放出去的能量形式是____________(填热能或化学能)。

              (2)若C种群食物来源中的植食和肉食比例相等,则C同化的总能量为100kj时,则至少需要A的能量为(即b、c、d都按20%计算):                          

            • 8. 下图是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简图,请据图回答。(8分)

              (1)该食物网含有____条食物链。请写出能量损失最少的一条食物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猫头鹰在此食物网中占有____个营养级。属于初级消费者的生物有                        

              (3)食草鸟和食草昆虫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食虫鸟属于第三营养级,是________消费者。

              (4) 该食物网再加上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就可以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 9. (每空1分,共8分)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今天我国的世界环境日主题是“共建生态文明,共享绿色未来”. 草原是绿色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如图示。

              (1)图中食物网的简单,因此,该草原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__能力较差,其______________稳定性也相应较低。除图中所示的生物类群外,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组成成分还应有________________才能保证其物质循环的正常进行。

              (2)如果图中草能提供10000KJ的能量,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 ~ 20%,那么鹰占据的营养级能得到的最低和最高能量值分为是___________KJ和___________KJ。若外来生物入侵该区,则会导致草原的__________锐减或丧失。

              (3)影响图中兔种群数量变化的种间因素是__________和竞争。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该区的种群数量时,若部分标记个体迁出,则导致调查结果__________(填“偏高”或“偏低”)

            • 10. 32、在微山湖中绿藻和蓝藻等是鲤鱼及沼虾的食物来源,其中沼虾也是鲤鱼的食物、图甲表示绿藻与蓝藻对N、P的吸收量及PH>8时其体内藻毒素含量的差异,图乙表示不同体长鲤鱼的食性比例。

              (1)从物质循环的角度来看,作为生态系统的微山湖,其循环的物质是____。

              (2)该湖泊中鲤鱼与沼虾的种间关系是_____。

              (3)微山湖中决定绿藻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是_____。

              (4)沼虾被分解者利用的能量除排泄物外还有____。

              (5)从图乙来看,鲤鱼体长在4.2cm时,假设该生态系统中存在鲤鱼、小虾、藻类,若鲤鱼获得的能量为24kg,则最少需要藻类____kg。

              (6)为了既能获得经济效益又能治理水体污染,先培养藻类吸收水体中的氮、磷元素,再  构建食物链快速去除藻类,具体措施:

              ①治理磷元素富营养化的碱性水体,应该选择较理想的藻类是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现要投喂鲤鱼去除①中的藻类,投喂鲤鱼的体长应该大于4.2cm,理由是此时____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