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请回答下列与生态系统有关的问题:

                  (1)流入某人工高产鱼塘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包括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和__________________。假设该鱼塘中有一条食物链为“浮游植物→浮游动物→草鱼→乌鳢”,则在该食物链中,草鱼流向分解者的能量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草鱼在幼鱼阶段主要取食小型浮游动物和昆虫幼虫;体长达到10 cm后,主要取食高等水生植物,稻田中常见的杂草多数是其天然饵料。从种间关系分析,稻田养鱼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而达到水稻增产的目的。

                  (3)某生态学研究小组在一片大面积且没有鼠类及其天敌的试验田的两端,分别放养了若干只雄性和未受孕的雌性老鼠,进入繁殖期后,雌雄老鼠都能顺利地寻找到对方,并成功交配,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_________的功能。

            • 2. (2016•陕西模拟)研究小组对某草地生态系统进行了调查,并对不同生物消化道内食物组进行了分析,结果如表.请分析回答:
              食物
              捕食者
              植物杂食性鸟野兔老鼠
              杂食性鸟60%40%
              野兔100%
              老鼠100%
              100%
              100%
              60%40%20%
              10%30%40%
              (1)该生态系统食物网中具有捕食和竞争关系的生物是    ,在野兔与鹰的捕食活动中,双方均为对方提供了大量的信息,这些信息在它们的活动中起到了    的作用.
              (2)若相邻营养级间能量传递效率为20%,则蛇增重10kg需消耗植物    kg.在猫头鹰获得能量的渠道中,能量利用率最低的食物链是    
              (3)如图是野兔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调查野兔的种群密度常用方法是    
              ①若迁入时野兔数量为a,经繁殖t代后D点野兔数量是原来的n倍,则该野兔种群增长速率达到最大值时的数量为    
              ②为有效控制野兔数量的剧增,人们进行了投药处理.从种群特征分析,在药物的作用下,野兔种群的
                  ,导致种群数量减少;存活的野兔因具有抗药性,在食物和空间充裕的条件下,种群的    ,导致种群数量增加.
              (4)人工提取和加工的青蒿素能治疗疟疾,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    价值.
            • 3. 卷叶螟和揭飞虱是南方水稻田中的两种主要害虫,狼蛛是这两种害虫的天敌.回答下列问题:
              (l)稻田中,卷叶螟和褐飞虱所处的营养级    (填“相同”或“不相同”),它们之间的种间关系是    .若卷叶螟种群数量减少,短时间内会导致褐飞虱种群数量下降,原因是    
              (2)流入卷叶螟的总能量远小于水稻固定的总能量,是因为水稻固定的总能量除流向卷叶螟外,还有流向分解者和未被利用,以及        
              (3)在生态系统中,氮元素可在    与无机环境之间不断循环,但还需要往稻田中不断地施加氮肥,原因是    
            • 4. 科学家提取豆根瘤菌的固氮基因,移植到生活在小麦根旁的细菌中去,能使这些细菌具有固氮的本领,这种育种方法是从根本上改变了细菌的    .根瘤菌与豆科植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的现象在生物学上称为    
            • 5. 回答下列有关微生物的问题:
              (1)进入人体的病毒(病原体)经过吞噬细胞等的摄取和处理后,暴露出该病毒所特有的    ,接着感染信息呈递给T细胞,刺激T细胞产生    (免疫活性物质),从而激活特异性免疫的    和细胞免疫应答过程.
              (2)根瘤菌与豆科植物的种间关系为    .T2噬菌体与大肠杆菌的种间关系为    ,赫尔希和蔡斯用实验证明T2噬菌体的    才是遗传物质,T2噬菌体有    _种核苷酸.
              (3)枯草杆菌能将稻草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它在生态系统的成分中属于    ,这类微生物主要是        
            • 6. 1859年,托马斯•奥斯汀从欧洲带了24只野兔来到澳大利亚.一个世纪之后,野兔的数量已经蹿升至6亿只,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灾难.为了消灭兔子,澳大利亚引进了兔子的天敌--狐狸.但是狐狸更喜欢吃行动相对迟缓的本地有袋类动物.最后又引进了粘液瘤病毒,才有效地控制了野兔的数量.回答问题:
              (1)野兔刚进入澳大利亚,由于气候适宜、食物充足且没有敌害,此时野兔的种群数量呈    型增长.
              (2)牛羊、狐狸、粘液病毒与野兔的种间关系分别是    
              (3)在野兔的原产地欧洲,野兔与其天敌的数量都保持着相对的稳定.其原因是生态系统具有    能力,这种能力的基础是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    
              (4)在引入粘液瘤病毒之前,澳大利亚政府也曾采用播撒毒药的方法进行过兔灾的防治,但是没有收到很好的效果.其原因是毒药对兔群具有    作用,使兔群中    不断升高,进而使兔群发生进化.
              (5)在野兔入侵的过程中,澳大利亚一些特有的动物,如小袋鼠、袋狸、鼠袋鼠等生物都纷纷灭绝或濒临灭绝,这说明生物入侵会破坏当地的    ,应果断采取建立动物园、濒危物种繁育中心等    的措施,为这些行为将灭绝的动物提供最后的生存机会.
            • 7. 水稻是我国南方地区重要的粮食作物,但在水稻的生育期中,稻瘟病危害水稻的生长发育,导致减产.稻瘟病引起水稻病症主要有褐色病斑型和白点病斑型,采用适宜播种方式可控制感病程度.下表是株高和株型相近的水稻A、B两品种在不同播种方式下的实验结果:
              播种方式
              试验编号
              植株密度(×106株/公顷)褐色病斑型发病程度白点病斑型发病程度单位面积
              产量
              品种A品种B
              1单播60-++++
              2单播30-++++
              3混播33+++++
              4单播06+++-+
              5单播03++-++
              注:“+”的数目越多表示发病程度越高或产量越高,“一”表示未染病.
              据题干信息及表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抗白点病斑型的水稻是品种    ,判断依据是    
              (2)设计1、2两组实验,可探究    
              (3)1、3、4三组相比,第3组产量最高,可能原因是    
              (4)稻瘟病病原体与水稻之间属于    关系.若实验田的水稻被某种鸟大量捕食而明显减少时,该鸟的部分个体会另觅取食地,这属于生态系统中的    信息,体现了生态系统的    功能.若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该鸟的种群密度时标志物脱落,计算所得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可能
                  (选填“偏小”或“相等”或“偏大”).
            • 8. (2016•上犹县模拟)如图所示为下面3组生物:A.根瘤菌与豆科植物;B.农作物与杂草;C.狐与兔的种间关系示意图(纵轴表示个体数,横轴表示时间).请据图回答:
              (1)判断A~C 3组生物对应的曲线:A    ,B    ,C    
              (2)若3种种间关系中的b死亡,对a有利的是    
              (3)若狐死亡,则兔的发展趋势是    
              (4)a或b的变化曲线代表的是    (“种群”或“群落”)水平上的研究;a和b之间关系的变化则是在    水平上的研究.
            • 9. (2016•大连模拟)某岛屿栖息着狐和野兔,生态系统相对稳定.后来有人登岛牧羊,捕食野兔和狐,狐也捕食羊羔,形成如图所示的食物网.第5年,岛上狐濒临灭绝,但野兔数量大大超过人登岛前的数量.第6年,野兔种群爆发了由兔瘟热病毒引起的瘟疫,其数量骤减.请据图回答:
              (1)在该食物网中有食物链    条.
              (2)人与狐的种间关系是    ,兔瘟热病毒与野兔的种间关系是    
              (3)与登岛前相比,人登岛后的第5年,野兔种内斗争强度    (填增加、减小、不变).
              (4)一般情况下,被捕食者传染病的流行程度将随捕食者种群密度的增加而    (填增强、减弱、不变).
            • 10. 回答下列与生态学有关的问题:
              (1)某人将未经检疫的外来鱼类和水草大量引进某水域生态系统后,导致生物多样性下降.从种间关系的角度分析,引起这种不良后果的原因是本地原有物种和外来物种之间可能存在着            的关系.
              (2)某相对稳定的水域生态系统中主要有甲、乙、丙、丁、戊5个种群,各种群生物体内某重金属的含量如下表.已知水中的该重金属被生物体吸收后难以通过代谢排出体外.假设在这5个种群构成的食物网中,消费者只能以其前一个营养级的所有物种为食.
              种群
              重金属含量(μg/Kg鲜重) 0.0037 0.0037 0.035 0.035 0.34
              据表中数据绘出该生态系统的食物网.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