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农作物的根系是土壤致病微生物侵染的重要部位,土壤微生态直接影响根部病害的严重程度。请回答问题。

              (1)达到稳态的土壤微生态系统中,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种类丰富且数量均衡,有益微生物通过产生抗生素等物质限制病原微生物的繁殖,从而在微生物之间的___________中占有优势。

              (2)与施用有机肥的农田相比,施用化肥的农田中农作物易发根部病害。这是因为土壤微生物的同化作用类型多为_____________,有机物输入的不足会对土壤微生态的稳定产生明显影响,使得从________________获取有机物的寄生微生物快速繁殖。

              (3)为治理根部病害,有些地区采取了向土壤中施用农药来杀菌的办法,却造成了病害越来越严重的局面,原因是:一方面,由于农药的__________作用而保留了___________的病原微生物;另一方面,_____________大量死亡造成病原微生物失去限制。这种方法还会污染无机环境,并且通过_____________传递给人类,危害健康。

              (4)下列做法中,改善土壤微生态的合理措施是__________。

              A.增施有机肥                B.施用有益菌菌剂             C.换用其他农药

            • 2.
              在烧杯中加入一些枯草浸出液,烧杯中的枯草杆菌以其中的有机物为食,过几天后放入大草履虫,再过一段时间后,放入双小核草履虫,它们均以枯草杆菌为食.三种生物在浸出液中数量的增减情况用图中A、B、C曲线表示,据图分析回答.
              (1)枯草杆菌和草履虫之间构成 ______ 关系,两种草履虫之间构成 ______ 关系.
              (2)A、B两条曲线分别表示 ______ 、 ______ 的数量变化情况.
              (3)曲线C在c~d段下段的原因是 ______ .
              (4)曲线A在a~b段下降的原因是 ______ .
            • 3.
              某一森林在遭受大火完全烧毁前后,草本植物、灌木和乔木的生物量变化如图所示(b点为发生火灾的时间).请回答下列问题.
              (1)草本植物、灌木和乔木是生态系统成分中的 ______ ,它们的种间关系是 ______ .
              (2)a~b段,三类植物在群落中呈镶嵌分布形成了群落的 ______ .
              (3)b~d段,显示火灾后植物群落的演替情况,其过程是 ______ ,该演替类型属于 ______ .在演替过程中, ______ 的生物量达到稳定状态所需的时间最长.
              (4)c~d段,三类植物的生物量都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此时群落的总初级生产量与总呼吸量是 ______ 的.三类植物在b~d段的增长方式近似于 ______ 型曲线.
            • 4.
              如图1表示生态系统中各成分之间的联系,图2为一定时间内某一生态系统中的几个种群数量变化曲线,请据图回答:

              (1)图1中能构成群落的是 ______ (填字母),图2中的乙相当于图1中的 ______ .
              (2)图1中可体现生态系统有 ______ 的功能.
              (3)F的粪便被分解者分解,表示 ______ (填字母)同化的能量被分解者利用.
              (4)某地区因环境污染造成E中出现部分白化苗,对F、D数量的影响是 ______ .
            • 5.
              图一表示自然界中碳循环简图,其中甲、乙、丙、丁代表生态系统的成分,图二是图一部分生物的展开.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二中的生物可以用图一中的 ______ (甲、乙、丙、丁)表示,碳在其中以 ______ 形式流动.
              (2)流入蛇的总能量小于鼠获得的总能量,主要原因是鼠获得的能量除了被自身呼吸消耗以及未被利用外,还有部分能量被 ______ 所利用.
              (3)由图二知,蛇所处的营养级是第三和第四营养级.若蛇的食物有来自鼠,来自蛙,则从理论上讲,蛇每增加1kJ能量,至少消耗植物 ______ kJ能量.
              (4)某岛屿栖息着狐和野兔,生态系统相对稳定.后来有人登岛牧羊、捕食野兔和狐,狐也捕食羔羊和野兔.第五年,岛上狐濒临灭绝,但野兔数量大大超过人登岛前的数量.第6年,野兔种群爆发了由兔瘟热病毒引起的瘟疫,其数量骤减.回答问题:
              ①该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 ______ ,不同地段物种组成上的差异属于群落的 ______ 结构.人与狐的种间关系是 ______ ,兔瘟热病毒与野兔的种间关系是 ______ .
              ②人登岛后的第5年,与登岛前相比,野兔种内斗争强度 ______ (增加、减小、不变),一般情况下,被捕食者传染病的流行程度将随捕食者种群密度的减少而 ______ (增强、减弱、不变).
            • 6.

              武汉岱山垃圾填埋场于1989年投入使用,2007年库容饱和后停止使用。2017年6月20日,备受关注的岱山垃圾填埋场生态修复工程正式启动。请依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在该填埋场内发生的群落演替属于___________演替。

              (2)停止使用十年来,该填埋场只是长满了杂草,而生态修复工程启动后,这里可以在2年时间内变身生态公园,说明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有什么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更好地做好生态修复工作,前期的调查研究必不可少。

              ①若要调查填埋场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常用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进行采集、调查。有些小动物用肉眼难以识别,可用镊子或吸管取出,放在载玻片上,借助_________________进行观察。

              ②已知填埋场的杂草发生了虫害,该虫害是由蝗虫引起的。蝗虫招来了小蜂和小鸟,小蜂把卵产入跳蝻(蝗虫的若虫)体内,孵出的小蜂的幼虫吃空虫体后羽化飞出,再攻击蝗虫的其他个体。小鸟和小蜂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调查跳蝻的种群密度应该选用______________法。

              ③某时期有一批田鼠迁入该填埋场,该田鼠以草根为食,田鼠的种群数量可以通过_____________法测得。预计该田鼠种群增长速率的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

              甲图是某草原生态系统中几种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中一共有________条食物链,蚱蜢属于________消费者。

              (2)同时具有两个营养级的动物是________,占第________营养级。

              (3)蛇和鹰的关系是________。

              (4)给牧草施加含32P标记的复合肥后,检测32P在蚱蜢和青蛙体内的放射性强度,结果见乙图,图中B为________。若增加对鹰和蛇体内的放射性强度的检测,则达到最高峰时的强度应________(高于、低于)前两者。

              (5)商贩在某一时间大量收购蛇,导致蛇数量大量减少,则鹰的数量会________,青蛙的数量________。

              (6)如果青蛙从蚱蜢和蛐蛐处同化的能量为1 000 kJ,蛇从青蛙处同化的能量为100 kJ,则该食物网中,第三营养级到第四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________(>,=,<)10%。

            • 8.
              假设A、B、C、D、E、F是一个生态系统中的六个种群,A与B的关系如图甲;图乙是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部分示意图(单位kJ/m2•a).据图回答:

              (1)图甲中A和B的种间关系是 ______ .
              (2)图乙中,属于消费者的有 ______ (用字母表示);属于分解者的有 ______ (用字母表示);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 ______ kJ/m2•a.
              (3)若E大量死亡,则短期内该生态系统中种群密度明显增加的种群是 ______ .当受到外界的轻微干扰后,经过一段时间,该生态系统可以恢复到原来的状态,说明该生态系统具有 ______ 能力,该能力的基础是 ______ .
              (4)为了调查该生态系统C种群的密度,捕获了50个个体,将这些个体标记后放掉,一段时间后重新捕获了40个个体,其中有5个带有标记,C种群的数量约为 ______ 个.
            • 9.
              生态学家对某弃耕农田的主要食物链“植物→田鼠→鼬”的能量流动进行了研究,结果如表,单位是J/(hm2•a).
              植物 田鼠
              固定的太阳能 摄入量 同化量 呼吸量 摄入量 同化量 呼吸量
              2.45×1011 1.05×109 7.50×108 7.15×108 2.44×107 2.25×107 2.18×107
              (1)此荒地多年前曾发生过火灾,“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是该生物群落 ______ 演替过程的真实写照,这体现了生态系统的 ______ 稳定性.良好的植被能防风固沙、保持水土,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 ______ 价值.
              (2)若要调查田鼠的种群密度,可采用 ______ 法.在2hm2范围内,第一次捕获并标记50只田鼠,第二次捕获的田鼠中没有带标记的20只,带有标记的10只,则该种群密度是 ______ 只/hm2.若标记的田鼠有部分被鼬捕食,则会导致种群密度估算结果 ______ (偏小/偏大).
              (3)能量沿植物→田鼠→鼬的流动是单向的,逐级递减的能量主要是通过 ______ 作用以 ______ 的形式离开生态系统.据表可知,能量从田鼠到鼬的能量传递效率是 ______ .
              (4)鼬能够依据田鼠留下的气味去猎捕后者,田鼠同样也能够依据鼬的气味或行为躲避猎捕.可见信息能够调节 ______ ,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5)生态学家在调查过程中发现有生态特征十分相似的甲、乙两种一年生草本植物,将两种植物按照不同比例混合播种,对收获的种子进行统计分析,计算出不同种植比率下收获种子的比率,结果如表.
              种植比率(甲/乙) 0.25 0.67 1.50 4.00
              收获种子比率(甲/乙) 0.37 1.45 2.06 8.08
              若按照0.25的种植比率种植,以后每年将获得的全部种子再混种下去,这样连续种植10年,两种植物最可能的结果是 ______ .以上也表明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 ______ 进行.
            • 10.
              某生物技术员对一个小池塘(未受到人类干扰)中几种生物进行了一年的调查,调查情况如下表.请回答:
              物种 调查方法 生活习性 胃内容物 每个月固定在15日调查(单位:整个池塘中的千个体数)
              样方法 水面漂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样方法 根系长在水底淤泥中   3 3.5 4 4.5 4.2 3.8 3.5 3 3.2 4 3.9 3.7
              标志重捕法 各水层 有植物纤维、叶绿体 2.1 2.5 3 3.2 4.5 3 2.5 2 2.4 3.1 3 3.1
              标志重捕法 各水层 有植物纤维、肌纤维 1.6 2 2 2.1 2.3 2.5 2.8 3 2.7 2.8 2.2 2.3
              (1)采用样方法时,要注意 ______ .这是为了确保所选择的样方具有代表性,不受主观因素的影响,使估算值更能接近 ______ .
              (2)在下面的坐标图中画出甲、乙、丙、丁四种生物的变化曲线.
              ______
              (3)画出池塘中甲、乙、丙、丁四种生物的食物关系图. ______
              (4)甲与乙的关系是 ______ ;丙与丁的关系是 ______ .
              (5)在种群的特征中,预测一个种群未来变化方向的是 ______ ;决定种群大小和密度的是 ______ 等.
              (6)影响丙种群数量变化的外部因素有 ______ (至少写出3种).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