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某兴趣小组调查发现一个池塘生态系统的部分食物网如下图1。图2为鲢鱼所摄入能量的去向(图中字母表示相应能量)。请据图分析回答:      

                                      图1                                                   图2

              (1)图1所示的食物网中有________条食物链,鲇与黄鳝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

              (2)为了调查该池塘中成年乌鳢的数量,第一次捕获15条乌鳢,其中成年乌鳢8条,全部标记后放回。再次捕捞时,捕获18条乌鳢,其中9条成年乌鳢中具有标记物的有2条,据此推测该池塘中成年乌鳢数量大约________条。研究发现被标记个体不易于被捕获,则该种群数量的估计值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不变”)。

              (3)图2中,E表示________。若A表示的能量值为1.2×108 kJ,乌鳢同化的能量为4.2×107 kJ,则理论上该生态系统中从鲢鱼到乌鳢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__。

              (4)调查发现,由于水体富营养化,浮游植物密度显著提高,进一步调查发现棒花鱼数量显著减少,原因是________。为了有效修复该生态系统,应该通过________措施调节鲢鱼的密度,从而有效控制浮游植物密度。

            • 2.

              人工生态系统可以充分利用环境资源为人类服务。图甲是某人工鱼塘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构成的食物网;图乙是在农田生态系统害虫防治中,害虫种群密度变化情况示意图(经济阈值是指害虫种群密度影响农田经济效益的最低值),在A、B、C、D、E点进行了农药防治或引入了天敌进行生物防治。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淡水虾与植食性鱼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__。图甲中所含成分不能构成生物群落,原因是____________。

              (2)若水绵固定的总能量是1 000 kJ,则肉食性鱼的同化量最多增加________kJ。为了保证该鱼塘的有机物输出量,需要大量投放饵料,则流经该鱼塘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捕鱼时要控制网眼大小,只捕捉较大的鱼,从种群特征的角度分析其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乙中在A、B、C、D、E点进行的防治中,最可能是生物防治的是________,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草原是绿色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如下图所示。

              (1)图中食物网较简单,因此,该草原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较差,其       稳定性也相应较低。除图中所示的生物类群外,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组成成分还应有       才能保证其物质循环的正常进行。

              (2)若去除蛇,且狐的数量不变,则草原容纳鹰的数量会       。若外来生物入侵该区,则会导致草原的       锐减或丧失。

              (3)影响图中兔种群数量变化的种间因素是       。若某年兔种群的K值为1 000只,且1只兔和4只鼠消耗的草量相等,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次年鼠的数量增加400只,则兔种群的K值变为       只。

            • 4. 中国荷斯坦奶牛是由纯种荷兰牛与本地母牛经多代杂交,长期选育而成,具有体型大、产奶量高的特点。雌性奶牛一般在24月龄开始产犊,牛犊出生时体重为40~50kg,母牛随即开始泌乳。和牛是世界公认的高档肉牛品种,体型较小,肉质鲜嫩,营养丰富,牛犊出生时体重为30kg左右。我国科研人员利用胚胎移植技术,按下图1所示流程操作,成功的培育了和牛这一优良品种。请回答下列问题:

              图1

              (1) 荷斯坦奶牛在初次产奶300天后就会停止分泌乳汁,进入干奶待产期。为缩短干奶期,可在奶牛哺乳期的合适时间为母牛进行____,以提高受孕率,促使母牛开始新一轮的产奶。 

              (2) 过程①中产生的精子需进行____处理后方有受精的能力,过程④中移植的早期胚胎处于____期。图示过程中发生基因重组的是____(填序号)。 

              (3) 雌性荷斯坦奶牛作为胚胎移植的受体与雌性和牛相比具有的优势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了提高已有胚胎的利用率,还可采取____技术。 

              图2

              (4) 为保证和牛的品质,防止近亲繁殖,需要对和牛进行DNA检测。目前常用“拔牛毛”的方法获取带毛囊的牛毛进行检测,而不是用直接剪取牛毛进行检测,原因是____________。DNA检测首先需制备DNA荧光探针,过程如图2所示,在DNA酶Ⅰ作用下产生切口,随后在DNA聚合酶Ⅰ作用下,以荧光标记的______为原料,合成荧光标记的DNA探针。 

              (5) 牛是反刍动物,消化道并不能分泌纤维素酶,但在其瘤胃中生活着大量的微生物,可以帮助牛消化纤维素,这些微生物与牛的关系是____。 

            • 5. 下图是某稻田的食物网简图。请据图回答:

              (1) 河蟹与水稻害虫的种间关系是______,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养殖河蟹的意义在于调整能量流动关系,_。 

              (2) 养殖河蟹前,稻田生态系统的____稳定性较低,原因是_。 

              (3) 若养殖河蟹后食物网中其他生物的原捕食关系没有改变,则稻田中新增加的食物链有____条。河蟹感染某种病菌大量死亡,则水稻的产量会____(选填“升高”或“降低”)。 

              (4) 稻螟和稻飞虱等蛾虫被蛛网粘住后,引起蛛网振动,从而被蜘蛛捕食,这说明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

              作用是______。 

            • 6.

              某河流生活着鱼类和螺类等生物种群,种类较多,食物链复杂,河床上生长着大量的挺水植物。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挺水植物与浮游藻类之间存在____关系,从而可制约浮游藻类的数量。河床上的植物可供鸟类栖息,下部植物根系形成鱼类和水生昆虫生活的环境,这是群落____结构的体现,该结构具有明显的____现象。

              (2)当该河流受污染后,水底生活的细菌大量繁殖,导致鱼类和螺类大量死亡,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相关工作人员将生活污水集中净化处理,使得河流水质逐步得以恢复,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群落演替类型为____。

              (3)一浅水湖泊由于过度捕捞导致鲈鱼(主要捕食鱼类)濒临绝迹,此湖中主要有浮游藻类、沉水植物、螺(捕食藻类)和鲤鱼(主要捕食螺)等生物。在保留或去除鲤鱼的条件下,分别测定浮游藻类和沉水植物的生物量(干重),结果如图所示。

              图中曲线____(填字母)代表去除鲤鱼后,浮游藻类生物量的变化;保留鲤鱼的水域中,沉水植物的生物量变化曲线为图中的____(填字母)。沉水植物对净化水体起重要作用,从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考虑,可采取____的措施来增加沉水植物的种群密度。

            • 7.

              图表示一草原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草原生态系统组成成分除图示生物外,还有                      。 

              (2)鹰与蛇的种间关系是                 ,鹰所处的营养级是              。 

              (3)如果鼠种群的死亡率较高,则鼠种群的数量一定会下降吗?              ,试分析原因:               。 

              (4)能量沿食物链流动时逐级递减的原因是              。 

            • 8.

              为防治农田鼠害,研究人员选择若干大小相似、开放的大豆田,在边界上每隔一定距离设置适宜高度的模拟树桩,为肉食性猛禽提供栖息场所.设桩一段时间后,测得大豆田中田鼠种群密度的变化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时间点:a—大豆萌发;b—株冠形成;c—开花结实;d—植株萎蔫)

              (1)该农田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猛禽与田鼠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

              (2)该生态系统中田鼠的种群密度是由________决定的;b点以后田鼠种群密度大幅上升,从田鼠生存环境变化的角度分析,其原因是________.

              (3)与曲线Ⅱ相比,曲线Ⅰ所示环境中猛禽的密度________.若在农田周围合理植树可控制鼠害,从而帮助人们合理地调整该生态系统的________关系,使人们从中更多获益.

            • 9.

              下图表示在烧杯中加一些枯草杆菌浸出液,烧杯中的枯草杆菌以其中的有机物为食,过几天后放入大草履虫,再过一段时间后,放入双小核草履虫,它们均以枯草杆菌为食,三种生物在浸出液中数量的增减情况如图x、y、z曲线所示,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枯草杆菌与草履虫之间构成________关系,两种草履虫之间构成________关系。

              (2)x、y两条曲线分别表示________和________的数量变化情况。

              (3)曲线x在a~b段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4)曲线z在c~d段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 10.

              图1表示大草履虫和双小核草履虫单独培养时的数量变化,图2表示两种草履虫混合培养时的数量变化。请回答问题:

               

                          图一                            图二

                    


              (1)两种草履虫单独培养时,种群数量增长曲线均为_________________形,其数量不再增长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加剧。                                 

              (2)两种草履虫混合培养时的数量变化表明,两者的种间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_。

              (3)人们在野外采集草履虫时,发现草履虫分布在水体表层的数量比深层多,由此可以推测草履虫的呼吸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

              (4)测定草履虫的种群数量,取样时应__________________(选择下列选项前的字母)。

              A.混匀培养液,随机取样         

              B.静置培养液,中层取样

              C.静置培养液,底层取样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