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豌豆蚜和鳞翅目幼虫是利马豆的主要害虫,蝉大眼蝽可取食利马豆及两类害虫,研究人员用疏果剂处理去除部分豆荚后,测试以上动物密度的变化,结果见下表(单位:个/株,疏果剂对以上动物无无害)
               物种 分组第7天 第14天 第21天 
               蝉大眼蝽 对照组 0.20 0.62 0.67
               处理组 0.20 0.10 0.13
               豌豆蚜 对照组 2.00 4.00 2.90
               处理组 2.00 8.70 22.90
               鳞翅目幼虫 对照组 1.00 1.31 0.82
               处理组 1.13 2.19 2.03
              (1)调查豌豆蚜的种群密度应采用    法,施用疏果剂后,预测豌豆蚜的种群数量将呈    型增长;
              (2)在该生态系统中蝉大眼蝽属于第    营养级,蝉大眼蝽摄入有机物所含的能量,一部分流向    ,另一部分被蝉大眼蝽同化用于自身呼吸和生长发育繁殖;
              (3)根瘤菌可以将空气中的氨转变为    供利马豆利用,利马豆与根瘤菌的种间关系为    
              (4)分析表中数据可知,蝉大眼蝽主要吸食    ,请说明你判定的依据:    
            • 2. 某自然保护区占地面积1133hm2,科研人员对一块0.2hm2样地的乔木层进行多次调查,部分种群数量变化如表:(单位:株)
              分层优势种群调查年份
              1982年1992年2002年
              顶层锥栗442
              中间层厚壳桂107301
              下层云南银柴170204230
              (1)云南银柴与厚壳桂的种间关系是    
              (2)该群落中植物的分层现象主要与    (环境因素)有关.
              (3)据表估算该样地1992年云南银柴的种群密度为    .若用该数据代表当年自然保护区内云南银柴的种群密度,则不可靠.要获得可靠的结果,应该如何取样?    
              (4)该自然保护区受到一定程度的干扰,仍维持相对稳定状态,这体现了生态系统的    稳定性.
            • 3. 某兴趣小组对某地区部分植物的种群密度(单位:株/平方米)连续进行五年的调查,所得的数据见下表(其中豚草是原产北美的一年生草本植物,被列入中国外来入侵物种名单.)请据表分析回答下面的问题.
                    年份
              种名
              2004年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
              豚草0.30.61.11.52.3
              狗尾草10.09.286.85.5
              曼陀罗3.02.11.10.30.1
              灰绿藜3.22.81.71.30.6
              (1)本调查采用的方法是,取样的关键除考虑其大小和数量外,还应注意.种群密度的计算方法是    
              (2)根据表格数据可以判断,豚草与曼陀罗的关系最可能是    ,引起曼陀罗种群数量的下降的原因可能是①    ;②    
              (3)请写出两种对豚草的防除建议有    
            • 4. 鸭为杂食性水禽,除捕食昆虫及其它小动物外,对稻田中几乎所有的杂草都有取食.为研究稻鸭共作复合农业生态系统的功能,研究人员进行了实验,结果如表.
              项目杂草密度
              (株/m2
              物种丰富度(种)杂草相对优势度
              草龙节节菜稗草陌上菜异形莎草
              常规区4012.00.2470.1890.1000.1020.094
              稻鸭区2.35.300.2590.2710.0890
              (1)稻田中鸭子与吃杂草的昆虫之间的关系是    
              (2)稻田中各个生物种群分别占据了不同的空间,使群落形成一定的    ,稻鸭共作后会对其产生影响.
              (3)由表中数据可知,稻鸭共作会在一定程度上    ,从而限制了杂草对水稻的危害:由    的变化可知稻鸭共作能显著降低稻田杂草的物种数目;由于稻鸭共作,杂草中    的优势地位上升最多.
              (4)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稻鸭共作可以合理调整能量的流动关系,使能量    
            • 5. 某生态研究所互花米草入侵对大型底细动物群落的影响,得到大型底细动物的物种数(A1:互花米草A2:自然滩涂)密度(B1:互花米草、B2自然滩涂)随垂直深度变化的相关数据,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研究中,统计底细动物丰富度的方法为    .每个样方分别采集6个深度的泥样,以了解大型底细动物群落的    结构.
              (2)由图中数据可以看出,随着泥层深度的增加,两种滩涂大型底细动物的密度均有    的趋势,大型底细动物主要分布在表层的主要原因为表层    
              (3)由图中数据推测,互花米草入侵后的滩涂,大型底细动物的丰富度如何变化?    (填“变大/“变小/基本稳定/无法判断”)
              (4)某地的互花米草堵塞航道,影响船只出港,研究人员从其原生地引入麦角菌,该菌能够感染互花米草花部,从而降低其种子的产生.麦角菌和互花米草的种间关系为    
            • 6. 调査发现小型湖泊中的绿藻、蓝藻是露斯塔野鲮鱼和罗氏沼虾的食物,罗氏沼虾又是露斯塔野鲮鱼的食物.图1表示不同体长露斯塔野鲮鱼的食性相对值,图2表示绿藻和蓝藻对水体中N元素、P元素吸收量及其体内藻毒素含量.分析回答:

              (1)该湖泊中露斯塔野鲮鱼与罗氏沼虾的种间关系是    
              (2)若将体长为2.8cm的露斯塔野鲮鱼增重2kg,至少需要藻类    kg.
              (3)调查露斯塔野鲮鱼的种群密度时,若标记个体更易发现而被捕食,则会导致种群密度估算结果    
              (填“偏高”、“偏低”或“不变”).
              (4)该湖泊受到富含P元素的生活用水的污染,某科研小组提出生态治污的方案:首先培养藻类去除水体中的P元素.选择的藻类是    ,理由是    .然后投放体长大于4.2cm的露斯塔野鲮鱼控制藻类的数量.选择体长大于4.2cm的野鲮鱼,其原因是    
              (5)科研小组又对罗氏沼虾的能量流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如表(数字为能量值,单位是KJ/(cm2•a).据表结果分析,罗氏沼虾同化量为    
              摄入食物中的能量粪便中的能量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
              51.627.01.523.1
            • 7. (2016•常德一模)某科研小组对薇甘菊入侵红树林的有关状况进行研究,选取未受入侵的红树林群落、轻度入侵的“红树林--薇甘菊”群落、重度入侵的薇甘菊为主的群落和无植被覆盖的光滩(分别编号为A、B、C、D)进行实验,实验结果如下表.该小组还研究了红树林植被的碳转移途径,如图所示,请据图分析作答.

              群落

              碳储量(吨/公顷)
              ABCD
              植被56.250.943.50
              凋落物2.03.55.40
              土壤161.9143.2117.786.1
              总计220.1197.6166.686.1
              (1)薇甘菊与红树之间存在的种间关系是    ,薇甘菊入侵使土壤有机碳含量减少,最可能的原因是薇甘菊可以增加土壤中    的数量,促进其分解作用.
              (2)由上表可知,凋落物碳储量随薇甘菊入侵强度增加而    ;植被、土壤和生态系统碳储量随薇甘菊入侵强度增加而    
              (3)据碳转移模式图分析,途径①是通过    实现,途径④中碳是以    形式传递,一年内植被碳储量的净增加量是    吨/公顷.
              (4)红树通过茎叶挥发,凋落物的分解,根系分泌等途径向环境中释放化学物质,促进或抑制周围其他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这说明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具有    的作用.
              (5)红树林具有蓄洪防旱,调节区域气候,净化污水的功能,同时也是人们观赏、休闲娱乐的好去处.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哪些方面的价值?    
            • 8. 为防治果园内椿象等植食性害虫,减少农药的使用,在苹果园的株间种植矮小的白三叶草.通过对比研究获得苹果~白三叶草复合种植园和苹果单一种植园中各类昆虫所占的百分比,结果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复合种植园中,苹果和白三叶草属于生产者,腐生性昆虫属于    .与单一种植园相比,复合种植园生物的种类增加,因而其生态系统的    结构更为复杂,抵抗力稳定性更高.
              (2)据图分析,复合种植园中椿象等植食性害虫比例明显减少,从种间关系的角度分析原因,这可能是随着    的比例增加,通过        来消灭害虫.
              (3)若要了解椿象等植食性害虫的繁殖情况,需要进一步调查其卵的种群密度,通常采用的方法是    
              (4)白三叶草耐阴性好,营养丰富,可作为饲料或绿化观赏,选它跟苹果搭配种植,体现了群落的    结构.无论哪种种植模式,果园里都要定期清除杂草,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其目的是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