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我国西北地区常年干旱,土地沙漠化严重,生长的灌木大多根系发达,叶片蒸腾速率较低。为了研究该地域的群落演替过程,2016年5月科研人员在某村庄选择了4块不同年代弃耕的盐碱地进行调查,结果如下表。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

              弃耕年代

              一年生草本

              多年生草本

              灌木

              物种数量

              公元1950年

              0株

              10株

              380株

              8

              公元1970年

              0株

              46株

              290株

              12

              公元1990年

              400株

              1 800株

              30株

              15

              公元2010年

              600株

              1 900株

              32株

              18

              A.该盐碱地群落演替过程中灌木逐渐被草本取代
              B.调查结果表明弃耕时间越长的盐碱地物种丰富度越高
              C.该群落演替过程中影响植物优势种变化的主要因素是水分
              D.演替过程中灌木间的种内斗争逐渐加剧导致物种数量减少
            • 2.
              下列有关生物群落演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类活动不会影响生物群落的演替
              B.条件适宜时弃耕农田会演替为树林
              C.丘陵地带地震后会发生初(原)生演替
              D.冰川泥、火山岩上进行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
            • 3.

              下列有关群落及其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群落的垂直结构主要是指群落的分层现象
              B.在群落演替过程中,地衣等低等生物逐渐消失
              C.即使时间允许,弃耕农田也不一定能形成森林
              D.人类的活动往往会影响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
            • 4.

              某河流生活着鱼类和螺类等生物种群,种类较多,食物链复杂,河床上生长着大量的挺水植物。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挺水植物与浮游藻类之间存在____关系,从而可制约浮游藻类的数量。河床上的植物可供鸟类栖息,下部植物根系形成鱼类和水生昆虫生活的环境,这是群落____结构的体现,该结构具有明显的____现象。

              (2)当该河流受污染后,水底生活的细菌大量繁殖,导致鱼类和螺类大量死亡,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相关工作人员将生活污水集中净化处理,使得河流水质逐步得以恢复,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群落演替类型为____。

              (3)一浅水湖泊由于过度捕捞导致鲈鱼(主要捕食鱼类)濒临绝迹,此湖中主要有浮游藻类、沉水植物、螺(捕食藻类)和鲤鱼(主要捕食螺)等生物。在保留或去除鲤鱼的条件下,分别测定浮游藻类和沉水植物的生物量(干重),结果如图所示。

              图中曲线____(填字母)代表去除鲤鱼后,浮游藻类生物量的变化;保留鲤鱼的水域中,沉水植物的生物量变化曲线为图中的____(填字母)。沉水植物对净化水体起重要作用,从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考虑,可采取____的措施来增加沉水植物的种群密度。

            • 5.

              下列关于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某岛屿不同地段物种组成上的差异是群落垂直结构的体现

              B.建立人工群落可将群落的演替方向和速度置于人为调控之下

              C.互利共生、捕食和竞争等种间关系都可以出现在森林群落中

              D.物种的丰富度与纬度有关,在我国越靠近热带地区,单位面积内的物种越丰富
            • 6.
              关于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群落的演替是生物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B.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可在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进行循环
              C.不同的群落能保持动态平衡是因为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D.玉米或竹子高矮不齐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
            • 7.

              下列关于群落结构及演替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


              A.竹林中的竹子高低错落有致,其在垂直结构上有分层现象
              B.动物在群落中的分层现象与植物垂直分布有关
              C.淡水鱼占据不同的水层,出现的分层现象与其食性有关
              D.人类的活动可使演替偏离其自然方向
            • 8.

              旱生演替系列的先锋群落是( )

              A.草本群落      
              B.苔藓群落      
              C.大型真菌群落       
              D.地衣群落
            • 9.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可用标志重捕法
              B.可以用样方法调查老房屋中壁虎的种群密度
              C.演替达到相对稳定的阶段后,群落内物种组成不再变化
              D.洪泽湖近岸区和湖心区不完全相同的生物分布,构成群落的水平结构
            • 10. 紫茎泽兰是我国主要的外来入侵物种之一.生态学家发现在紫茎泽兰侵害区块状、条状种植皇竹草能够有效抑制紫茎泽兰的生长发育、籽实传播,阻止其入侵,实地调查数据如下表所示.
              (注:引入前指样地引入皇竹草前,引入后指样地引入皇竹草2 年后.Simpson 多样性数值越大,物
              种多样性越高)
              (1)从长期看,紫茎泽兰入侵之后种群数量呈______型增长.生态系统引进新物种后可能改变原
              有群落演替的______和______.
              (2)获得表中数据所用的调查方法为______.请用表中数据分析紫茎泽兰对所处群落物种多样性的影响最可能是______.
              (3)与引入皇竹草之前相比,引入皇竹草之后样地紫茎泽兰种群密度较______.皇竹草与紫茎泽
              兰的关系被称为______.不同地段的样地内,植物种类不同,这体现了生物群落的______结构.
              (4)将紫茎泽兰经过复合菌种处理发酵后,能显著降解其有毒物质,作为饲料原料是防治紫茎泽兰
              的另一思路.要使猪增重500kg,至少需要______ kg 的紫茎泽兰.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