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图为不同类型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图象,回答下列问题:

              (1)研究    是研究群落的基础.估算某种蝗虫幼虫的种群密度时,可以采用    法.调查某乔木种群时,可以通过观测种群中不同胸径大小的个体数来代替其    ,预测种群数量的变化.
              (2)调查发现,A--I群落发育阶段不同,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呈    的变化趋势.D所处的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很可能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F所处的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原因是    
              (3)在群落发育晚期,由于不同植物间的    加剧,导致群落的物种丰富度降低.
              (4)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分别配置在群落的不同高度上,具有明显的    现象,这能提高群落    的能力.
            • 2. 关于群落结构,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同一时间栽培,长势相同的人工马尾松群落存在垂直结构的分层现象
              B.沙丘上造林、沧海桑田等现象说明了人类活动可改变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
              C.池塘中的动物群落没有水平结构
              D.土壤盐碱度不同,土壤动物群落结构有差异
            • 3. 某岛屿有海底火山喷发形成,现已成为旅游胜地,岛上植被茂盛,风景优美.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岛屿不同地段物种组成上的差异是群落垂直结构的体现
              B.该岛屿形成后最初进行的群落演替属于初生演替
              C.旅游可能使岛上的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进行,但演替方向不变
              D.该岛屿的群落演替可在很短时间内完成
            • 4. 甲地因森林火灾使原有植被消失,乙地因火山喷发被火山岩全部覆盖,之后两地均发生了群落演替.关于甲、乙两地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若没有外力干扰,甲地可重现森林
              B.甲地和乙地发生的演替类型相同
              C.地衣会比苔藓更早地出现在乙地火山岩上
              D.甲、乙两地随着时间延长生物多样性逐渐增多
            • 5. 关于种群和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预测黑线姬鼠种群数量变化趋势的主要依据是性别比例
              B.使鱼群的种群数量保持在
              K
              2
              水平,可获得最大捕捞量
              C.草原中,群落只存在水平结构不存在垂直结构
              D.群落演替过程中,地衣等低等生物逐渐消失
            • 6. 某弃耕农田植物种类40年间的变化情况如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物种年数
              数量
              植物类别
              14152540
              草本28 27263034
              灌木0341219
              乔木0001423
              总计2830305676
              A.表中数据是在植物丰富的区域采用样方法获得的
              B.该农田不同地段物种组成上的差异是群落垂直结构的体现
              C.表中草本植物的丰富度最高
              D.该地群落发生了次生演替
            • 7. 某自然保护区地震后,据不完全统计,植被毁损达到30%以上.图1为该地区人为干预下恢复过程的能量流动图(图中单位为KJ/(m2•a)),图2表示恢复过程中某种群的种群密度对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影响.请回答:

              (1)如图1所示,该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固定的光能为     KJ/(m2•a),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    (保留一位小数),“有机物输入”流入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为     KJ/(m2•a)(注:图中“有机物输入”流入“植食性动物”的能量为2,“肉食性动物”流向“分解者”的能量为0.05).
              (2)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特点为    ;图2中,在    点时,表示该种群已达到环境容纳量(K值).
              (3)随着时间的推移,地震毁损的自然保护区内生物的种类和数量不断恢复的过程属于    演替.
            • 8. 下列不属于初生演替的是(  )
              A.弃耕农田上进行的演替
              B.火山岩上进行的演替
              C.冰川泥上进行的演替
              D.沙丘上进行的演替
            • 9. 下列有关群落演替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初生演替形成的群落内无竞争现象,次生演替形成的群落内竞争现象明显
              B.“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描述的也是一种群落演替现象
              C.在草本阶段,各种昆虫进入不会影响群落对环境变化的抵抗力
              D.群落演替的根本原因在于群落内部,不受外部环境的影响
            • 10. 如图1A、B、C分别代表的是在-200m~3800m的海拔高度内,高山A、森林B、海洋C三个不同的自然区域内植物的分布状况.根据所学知识回答有关问题:

              (1)海洋C中藻类出现明显分层现象,这属于群落的    结构,主要影响因素是    
              (2)森林B中的植被分布    (有/无)水平结构.森林B中的动物    (有/无)分层现象,其影响因素是    
              (3)高山A处不同高度的山坡上分布着不同的植物类群,各垂直带之间有明显的界限,这    (属于/不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
              (4)若森林B因发生火灾而被烧毁,其后发生的演替过程属于    演替,其演替过程往往从图2中的    阶段开始.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