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操作、材料、条件等方面的叙述,正确的是

              A.“探究水族箱中群落的演替”实验中,水族箱应放在黑暗密室中
              B.“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洋葱根尖细胞用吡罗红染色
              C.“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动态变化”实验中,用培养液培养酵母菌
              D.“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实验中,叶绿体和线粒体都不需染色
            • 2.

              下列有关水稻农田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A.水稻长势整齐,因此群落在垂直方向上没有分层现象
              B.在群落水平上研究,要研究水稻田的范围和边界
              C.除草等人为活动能影响群落的自然演替
              D.田野中不规则分布着杂草,体现了群落具有水平结构
            • 3.

              下列关于群落演替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如果时间允许,弃耕农田上总能形成森林
              B.在群落演替过程中,最先出现的动物是植食性动物
              C.人类活动往往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方向和速度进行
              D.裸岩上的演替过程中,地衣首先在裸岩上定居
            • 4.

              下列关于生态学问题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大力植树造林,改善能源结构,提高能源效率,是缓解温室效应的最佳途径
              B.被有机物轻度污染的流动水体中,距排污口越近的水体中溶解氧越多,N、P等无机盐也越多
              C.从废弃的农田到芦苇湿地的变化,体现了人类的活动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方向和速度进行
              D.当水和土壤被重金属污染时,营养级越高的消费者体内的重金属含量越高
            • 5.

              某同学暑假放假期间,从事大豆田间管理,除感受到“粒粒皆辛苦”外,还尝试着将生物学的相关知识运用到实践中。请帮他完成以下内容。

              (1)如果他想比较一下自家大豆与别家大豆的数量,那么他应该________。

              A.一棵一棵去数进行比较          B.用样方法估算出种群密度进行比较

              C.用标志重捕法估算出种群密度     D.用调查法统计出往年数量进行比较

              (2)若大豆田中有某种害虫,为降低其种群密度,你认为最好的方法是________。

              A.一个一个去捉                 B.喷洒农药

              C.释放一种特定激素诱捕         D.从外地引入该害虫的天敌

              (3)该农田中有一种从外地带来的昆虫,在短期内,该昆虫会呈________增长,最终将呈________增长。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4)大豆与大豆田中的杂草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从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角度阐述除草的原理:__________________

              (5)若人长期不种这块地,将会发生________演替。自然状况下,发生的演替将使物种丰富度________,自我调节能力________。

            • 6.

              在沙漠的一个灌木群落中,某种基于种子繁殖的灌木,其分布型随着生长进程会发生改变,小灌木呈集群分布,中灌木呈随机分布,大灌木呈均匀分布,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这种改变使群落的水平结构发生变化
              B.这种改变是群落演替所引起的结果
              C.均匀分布的形成原因主要是种内竞争
              D.集群分布主要是由于种子不能远离母株所致
            • 7.

              我国的祁连山地长有“阴阳脸”,即一侧山坡为森林称为“阴脸”,另一侧山坡草地称为“阳脸”,关于该地群落的演替及演替条件,叙述正确的是( )

              A.“阳脸”土壤含水量较丰富、肥力高 
              B.“阴脸”土壤含水量较匮乏、肥力低
              C.“阳脸”物种丰富度高、群落结构复杂 
              D.“阴脸”物种丰富度高、群落结构复杂
            • 8. 某弃耕农田植物种类40年间的变化情况见表.有关该地群落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物种多样性趋于增加
              B.该地群落发生了初生演替
              C.群落对光能的利用能力提高
              D.群落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发生了变化
            • 9.

              河长制是地方政府落实水资源保护、水污染防治等主体责任的制度创新。为治理养殖场粪便污水的排放造成的环境污染,某地用芦苇、鱼、藻类植物、浮游动物、细菌、真菌等构建了人工湿地,通过沉降、分解和作鱼的饵料等措施对污水进行处理和综合利用,取得了良好的效益。回答下列问题:

              (1)养殖场粪便污水属于有机型污染,可通过___________等生物的分解作用降解污水中的有机物。若短时间内排放的污水太多,常会造成水体缺氧,其原因是___________。

              (2)人工湿地中的芦苇、鱼、藻类植物、浮游动物、细菌、真菌等生物共同组成了________(填“生态系统”“群落”或“种群”)。流经该湿地的总能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调查发现,该湿地中的物种数逐年增加,其营养结构趋于复杂,则该湿地生态系统的_________(填“抵抗力”或“恢复力”)稳定性增强。这一过程中发生的群落演替的类型为___________。

            • 10.

              生态学家对某弃耕农田多年后形成的荒地进行调查。下表是此生态系统三个营养级生物的能量分析表。请回答下列问题(单位:J/hm2·a)

              营养级

              同化量

              未被利用量

              分解者分解量

              呼吸释放量

              A

              2.48×1011

              2.00×109

              1.20×1010

              3.60×1010

              B

              2.40×107

              6.00×105

              4.00×105

              2.30×107

              C

              7.50×108

              2.40×107

              6.00×106

              7.16×108

              (1)输入该生态系统生物群落的总能量是_______J/hm2·a,这部分能量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生态系统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__________。

              (3)该弃耕农田上进行的演替类型为_____________。若该地区气候条件适宜、雨量丰富,在数十年乃至上百年后,此片弃耕农田可能会变成森林,此过程的演替趋势应该是:弃耕农田→杂草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生态学家为了监测和预报该生态系统鼠害的发生情况,对弃耕后田鼠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

              I.研究者通常采用__________法估算该地区田鼠的种群数量。若调查中部分田鼠身上的标志物脱落,所得调查数值比实际数值偏_____(填"大"或"小")

              Ⅱ.研究人员根据最初的一个月内田鼠的数量调查数据构建的田鼠种群增长模型为N =N0·λt,由此可知田鼠在最初的一个月内的生存环境条件是______。

              Ⅲ.若研究人员对此弃耕农田进行长期研究,并进行数据统计,将会发现田鼠的种群增长模型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