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贺兰山生态系统的某山坡,因封山禁牧草木逐渐茂盛起来,偶尔可以看到岩羊在活动.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山坡上的杂草分布并不均匀,有些区域茂密,有些区域则稀疏,这表现出群落的    结构.
              (2)山坡发生的这一变化属于    演替,如果气候条件适宜,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在    (填“增强”或“不变”或“减弱”).
              (3)岩羊摄入的能量一部分随粪便排出,其余的能量被称为    ,该能量除用于    外,剩余部分则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
            • 2. 查干湖原是吉林省一个较大的湖泊,上世纪70年代湖面开始缩小,最后接近干涸,当地政府为改善湖泊环境,开始了“引松入湖”(将松花江水引入查于湖)工程,查干湖的面貌从此发生了变化.回答下列问题:
              (1)查干湖中生物群落在上世纪70年代发生的变化过程在生物学上称为    ,政府通过“引松人湖”改善查干湖环境中生物群落的过程体现了人类活动能影响    
              (2)查干湖生态系统的结构包含    ,不同鱼类分布于不同的水层,这与    有关.
              (3)在引松入湖的初期,需要向湖内投入一些有机饲料,从能量流动角度分析这样做的原因可能是    
            • 3. 近年来许多地方灾害频繁发生,如干旱、洪涝等自然灾害与环境的破坏有着巨大关系,温室效应加剧、雾霾天气越来越多等,使人们的正常生活受到严重影响.
              请回答相关问题:
              (1)若某地暴雨成灾,洪水泛滥,一段时间内,受灾地区的群落处于恢复重建中,这体现了生态系统有一定的    稳定性,此过程中群落的演替属于    
              (2)假设某地区生态系统总面积为250km2,调查发现该生态系统中某种动物种群数量为550头,则生态系统中该种动物的种群密度为    
              (3)大气中二氧化碳过多会引发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化,海平面上升.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有效措施有:        (写出两种即可).
              (4)雾霾天气时,空气中的有毒颗粒易使人患呼吸道疾病,引起发热症状.患者下丘脑感受到这种变化后会引起汗液分泌增加,毛细血管舒张,此时血浆渗透压的变化是    
            • 4. 回答下列有关芦苇塘内种群和群落的问题:
              (1)利用样方法调查单子叶植物种群密度时,有代表性的样本一般原则有:            (答出三点).
              (2)该芦苇塘内,某动物种群的增长曲线模型应呈“    ”(填“S”或“J”)型,理由是    
              (3)芦苇塘内的芦苇有高有矮,该现象不能反映群落的垂直结构,理由是    
              (4)如将芦苇塘内的水全部抽干,则该芦苇塘内群落演替的    都将发生改变.
            • 5. 生态护坡就是综合工程力学、土壤学、生态学和植物学等学科的基本知识对斜坡或边坡进行保护,形成由植被或工程植被组成的综合护坡技术.下图为某种泥质海岸生态护坡的模式图.请据图分析并回答问题:

              (1)上图坡地生态系统中,人们在中低潮带引种一些耐盐的植物如互花米草、白茅等,在高潮带和超高潮带种植像柽柳、樟毛等相对耐干旱的植物,这主要体现了群落的    结构.
              (2)人们通过对沙滩培土、引种等措施,使寸草不生的荒滩短期内出现物种比较丰富的坡地生物群落,这说明人类活动可改变群落演替的    ,这属于演替类型中的    演替.
              (3)经观察和测定灌草丛带中的几种生物种群及其获得的能量值如图.图中沙氏变色蜥与小型地面肉食性动物之间的关系为    ;沙氏变色蜥在食物网中所处的营养级为    .若字母代表能量值,图中能量从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传递效率是    (用图中字母表示).
              (4)研究人员向此坡地引入沙棘种植在海挡林带和灌草丛带,结果沙棘在灌草丛带的长势明显好于海挡林带,经分析两地带中土壤肥力和土壤含水量如下表:
              地点土壤肥力土壤含水量
              有机质含量%氮含量%表层~60cm%
              海挡林带0.5950.0157.0
              灌草从带0.2020.00315.0
              某研究者提出“土壤含水量是沙棘生长的限制因素”,并进行了实验验证.将生长状况相似的沙棘分为A、B两组种植,A组土壤含水量和土壤肥力与灌草丛带相同;B组设计方案应为    ,结果A组长势显著高于B组,证实了研究者的假设.
              (5)目前生态护坡逐渐取代了传统的砖石、混凝土护坡,这样做不仅可以保持水土,净化空气,以上实例主要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    价值.在护坡生态系统中,也存在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其中能量流动是指    
            • 6. 1986年,我国从英国重新引入在我国已经灭绝的麋鹿39只,并在江苏盐城大丰建立了麋鹿自然保护区.现在,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已是世界占地面积最大的麋鹿自然保护区,拥有世界最大的野生麋鹿种群,建立了世界最大的麋鹿基因库.为开展宣传野生动物保护的科普教育,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发挥了巨大作用.
              (1)保护区从1998年开始实施麋鹿的野生放归,放归后要调查野生麋鹿的种群数量,常用的方法是    .多年后,保护区中的麋鹿种群数量呈    型增长.
              (2)观察发现,麋鹿能通过嗅别尿液气味来寻找同伴,这属于生态系统的    功能,在繁殖季节,只有雄性鹿王才有交配权,雄性麋鹿为争夺王位开展剧烈搏斗,这将会导致麋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    
              (3)由于麋鹿种群对植被的采食与践踏,造成栖息地环境的改变,如大多数沼泽植物逐渐消失,某些植物的数量有所增加等,这将引起保护区内的生物群落发生    演替.观察发现,麋鹿喜食当地被列为外来入侵物种的互花米草,麋鹿这一“喜好”的生态学意义为    
            • 7. 基础知识填空:
              (1)与抗体合成、加工、分泌直接相关的具膜细胞器有    
              (2)半透膜模拟的是成熟植物细胞中的    
              (3)细胞有氧呼吸生成C02的场所是    
              (4)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搅拌的目的是    
              (5)RNA复制病毒依靠     酶进行复制.
              (6)某生物种群中AA、Aa和aa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3、0.4和0.3.该种群中a基因的频率为    
              (7)若受体蛋白识别的信号分子是抗利尿激素,那么靶细胞是    
              (8)裸岩上群落初生演替至森林的过程有(用箭头和文字表示)裸岩→    →森林.
            • 8. (2016•鹰潭校级模拟)某山区于24年前发生过森林火灾,焚毁所有树木.历经长期消长之后,研究人员于近年在该地进行生态调查,得得结果见下表,表内数字为各树种不同树龄(年)的株数.请回答下列问题:
              树龄(年)
              株数
              树种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
              0058122025191494
              21151075420000
              00057111310532
              22313341321
              (1)森林火灾过后24年中,原地点发生的群落演替属于    演替,该演替过程可以说明生态系统具一定的    能力.
              (2)目前该山区中丙种群增长情况是如图曲线中Ⅰ、Ⅱ、Ⅲ、Ⅳ的    时期.
              (3)此森林四种不同树种种间关系是    ,四种不同树种为生态系统中其他生物的生存提供所需的    
            • 9. 南方某山坡先是麦田,后退耕还林.麦田中的主要食物链由植物→田鼠→鼬构成.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结构,其结构包括        
              (2)麦田中常发生虫害.蚜虫吸食麦叶和嫩穗汁液,红蜘蛛吸食麦叶汁液,则麦田中蚜虫与红蜘蛛的种问关系是    ;某研究小组欲调查田鼠的种群密度,采用标志重捕法而不用样方法的理由是    
              (3)麦田退耕后,人们在其中种植了部分本地树种,这种活动改变了群落演替的     (填“方向”、“速度”、“方向和速度”).与麦田相比,树林中动物分层现象较复杂,原因是    
            • 10. 如图1A、B、C分别代表的是在-200m~3800m的海拔高度内,高山A、森林B、海洋C三个不同的自然区域内植物的分布状况.根据所学知识回答有关问题:

              (1)海洋C中藻类出现明显分层现象,这属于群落的    结构,主要影响因素是    
              (2)森林B中的植被分布    (有/无)水平结构.森林B中的动物    (有/无)分层现象,其影响因素是    
              (3)高山A处不同高度的山坡上分布着不同的植物类群,各垂直带之间有明显的界限,这    (属于/不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
              (4)若森林B因发生火灾而被烧毁,其后发生的演替过程属于    演替,其演替过程往往从图2中的    阶段开始.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