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三化螟是水稻害虫,危害严重时可导致水稻颗粒无收.利用人工合成的信息素诱杀是防治三化螟的方法之一.为了检验该方法在防治三化螟时的作用效果,科研小组选择了两块相同的稻田进行了试验,实验组放置昆虫信息素,对照组不放置,结果如图,请回答:
              (1)图中白色柱是 ______ (实验组/对照组)的测定结果;该防治害虫的方法属于 ______  防治.信息素诱杀雄性个体破坏了三化螟种群正常的 ______ ,进而影响种群的 ______ ,最终达到降低害虫种群密度的目的.
              (2)三化螟成虫在春季将卵产于水稻叶片上,但产卵时的温度必须达到16℃以上.由此可见, ______ 离不开信息的传递.要调查水稻叶片上三化螟虫卵的密度,通常采用的方法是 ______
              (3)某片稻田及灌溉水源受到严重污染被农民弃耕后,很快就会发展到 ______ 阶段.由于气候持续干旱,该群落演替的最终结果可能是 ______ 阶段.
            • 2. 中国经济的发展使农村发生了巨大变化,已不再是每家每户以种地为生,绝大数农村人选择外出打工,少数留守的青壮年劳动力有的开垦荒山变果林,有的改造洼地成鱼塘,以及在山中放养土鸡和野猪等.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农村留守人口的减少与城市人口的增多,这种影响人口数量变动的因素称之为 ______ .中国老年人口的增多,以及全国性二胎政策的放开,说明我国人口年龄组成有从 ______ 型向 ______ 型转化的趋势.
              (2)荒山、洼地经过改造成为果林、鱼塘,说明人类的活动能够使群落的演替不同于自然演替的 ______ 进行.
              (3)生态学家不会以某一个或几个种群为单位研究森林生态系统的特征,试从生态系统功能的角度进行解释,其原因是 ______
              (4)鱼塘中的一条食物链:浮游植物→浮游动物→鳙鱼→乌鳢.输入鳙鱼的能量,一部分流入乌鳢,一部分储存在鳙鱼体内(未利用),其余能量的去向是 ______
            • 3. 某兴趣小组在对某弃耕后的农田进行调查时,发现除有树木、杂草外,还有食草昆虫、田鼠、蚯蚓、兔等动物.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在该地区调查某田鼠种群密度常采用的方法是 ______ ,调查蚯蚓种群密度常采用的方法是 ______
              (2)若该地区出现了捕食兔子的狼,则在图甲中,曲线 ______ 代表狼的种群数量变化.不同物种间的关系除了捕食外,还有 ______ (至少答出两种)等.
              (3)该弃耕后的农田进行的演替是 ______ 演替.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 ______ 进行.
              (4)图乙是该小组从当地主管部分获得的该地区某种兔种群数量的变化图.据此分析,该种群的数量在30年内的第 ______ 年达到最少,在第20-30年间种群的增长速率为 ______
            • 4. 如图表示生态系统结构模式图,①、②、③、④代表生理过程.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由 ______ 共同构成生物群落(填字母).
              (2)生态系统碳的吸收主要是通过 ______ 作用实现的,并沿着 ______  进行传递,碳的释放主要是通过 ______ 作用实现的.
              (3)与热带雨林相比,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______ (低、高).
              (4)若上述生态系统出现在地震后形成的土石堆上,则其群落演替类型属于 ______
              (5)生态系统中D和C的种间关系是 ______
              (6)为了调查该系统c种群的密度,捕获了50个个体,将这些个体标记后放掉,一段时间后重新捕获了40个个体,其中有5个带有标记,c种群的数量约为 ______ 个.
            • 5. 小叶章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入侵某苔原生态系统形成斑块.科研人员采用方法对小叶章入侵斑块进行群落调查,结果如表(注:表中“+”表示该植物存在).请回答下列问题:
              植物种类 高度(cm) 生长型 对照 轻度入侵 中度入侵 重度入侵
              高山乌头 20-40 多年生
              草本
              +
              藜芦 50-100 +
              毛蕊老鹳草 30-80 +
              大白花地榆 50-80 + +
              小叶章 60-90 + + +
              牛皮杜鹃 10-25 灌木 + + +
              笃斯越桔 10-15 + +
              (1)采用样方法调查小叶章入侵斑块的种群密度时,应随机取样,若选取的样方数量太少,易导致 ______ ;若要调查样方内的物种丰富度,需要统计 ______
              (2)调查结果显示,群落中无一年生草本植物,其原因可能是 ______ (从种间关系的角度作答).
              (3)以相邻的本地牛皮杜的群落为对照组进行研究分析,科研人员发现,随着入侵程度的加深,灌木种类呈现 ______ 的趋势,多年生草本植物种类明显增加,在小叶章不同的入侵程度下,群落的空间结构发生明显变化,这表明小叶章入侵会使群落发生演替,这种群落演替的类型为 ______
              (4)流入供苔原生态系统第一营养级的能量,除一部分用于生产者的呼吸作用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外,其余能量用于 ______ .该苔原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较差的原因主要是 ______
            • 6.

              紫茎泽兰是原产中美洲的一种菊科杂草,植株中含有多种导致昆虫和草食动物死亡的有毒物质,其根部还分泌抑制其他植物生长的物质,20世纪40年代传入中国,已对我国部分生态系统造成影响。请回答:

              (1)可以连续多年采用     法调查紫茎泽兰种群数量并计算λ值。若λ值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则说明其种群数量上升。

              (2)从种间关系分析,紫茎泽兰成为当地优势种群的主要原因是                  

                      从演替的角度分析,紫茎泽兰影响了当地群落自然演替的             

              (3)泽兰实蝇是一种昆虫,它在紫茎泽兰的分生区产卵,孵化出的幼虫在紫茎泽兰幼嫩部分取食营养,形成虫瘿(虫瘿是植物组织遭受昆虫等生物取食或产卵刺激后,而长成的畸形瘤状物),阻碍紫茎泽兰的生长繁殖。泽兰实蝇与紫茎泽兰的种间关系为           。但是,目前能够控制紫茎泽兰蔓延的生物极少,紫茎泽兰已经对当地生态系统稳定性造成严重干扰,说明生态系统的            是有限的。

            • 7. 某山区于25年前发生森林火灾,焚毁所有林木,此后没有人类活动的干扰.现在某生态学者对该地进行生态抽样调查,得到结果如下表,表内数字为各树种不同年龄级的平均株数.请回答下列问题.
              1-2 3-4 5-6 7-8 9-10 11-12 13-14 15-16 17-18 19-20 21-22
              赤树 0 2 5 8 12 20 25 19 14 9 4
              栎树 21 15 10 7 5 4 2 0 0 0 0
              松树 0 0 0 5 7 11 13 10 5 3 2
              杜鹃 2 2 3 1 3 3 4 1 3 2 1
              (1)火灾后,群落的演替类型是 ______ .整个过程中,生物种类、数量及有机物含量的变化趋势是 ______ (填“增加”、“减少”或“不变”),生态系统的 ______ 稳定性提高.
              (2)严重的森林火灾会破坏生态平衡,但适当的“地面火”能烧掉枯枝落叶,加速生态系统的 ______ ,还可使森林深处有更多光线,促进植物的 ______ ,利于植被生长.
              (3)目前此森林中杜鹃、栎树种群的年龄结构类型分别为 ______
              (4)若以大树(树龄>5年)的数量作为森林中树种优势度的指标,则目前此森林中最大优势的树种为 ______
            • 8. 请回答下列与生态有关的问题:
              (1)某生物课外小组对一个草原生态系统进行了相关的生态学调查.采用样方法调查草原中某种植物的种群密度,取样的关键是要注意 ______
              (2)某同学对一云杉林的种群密度进行调查统计,将统计到的植株按高度(h)分为5级,每一级的植株数量如表所示.分析表中数据可知,此云杉种群的年龄组成属于 ______
              等级 高度(cm) 数量(株)
              a级  h≤10 120
              b级  10<h≤30 62
              c级  30<h≤100 32
              d级  100<h≤300 16
              e级  h>300 6
              (3)该山区25年前发生过森林火灾,焚毁了所有林木.现有一位生态学者对该山区植被进行调查,得到部分数据如表,回答下列问题.
              ①火灾后该地区群落的演替类型是 ______
              ②火灾后该地区曾引入一种外地植物,引入物种的种群基因型频率变化如表:通过对该物种在引入前后种群基因频率的比较,请说明该物种在引入前后有没有发生进化? ______ .判断的依据是 ______
              基因型 引入前,原地 引入后,本地
              AA 51% 57%
              aa 11% 17%
              (4)研究某草原能量传递关系获得下列图解,图中字母A、B、C、D、E表示生态系统的成分,字母a、b、c、d表示能量,数字表示生理过程或能量流动方向.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通过 ______ 过程实现的(填数字序号).食草动物排出的粪便中仍含有部分能量,这一部分能量流入分解者体内的过程应是图示中的 ______ 箭头所示(填数字序号).
            • 9. 国家积极倡导“退耕还林”,某地区对低产农田退耕还林进行跟踪调查,如图、如表是采用样方法调查某喜光草本植物种群密度的相应数据资料.请根据调查数据分析解答下列问题.
              年份 1 2 3 4 5 6 7
              数量 120 2600 3600 3900 3900 1600
              (1)图甲所说样方中该草本植物计数为 ______ 棵.
              (2)根据数据推测前6年该种群的环境容纳量约为 ______ .这段时间内的种群数量的增长形式符合 ______ 型曲线.
              (3)导致第7年该种群数量急剧下降的原因为 ______ (从生物影响角度因素回答).
              (4)调查退耕还林过程中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变化一般采取的方法是 ______ .如果调查人员提供的数据为“较多”.这说明调查人员统计方法为 ______ 法.
              (5)退耕还林过程中发生的群落演替属于 ______ 演替.人类活动往往可以改变演替的 ______
            • 10. 某地实施退耕还林若干年后,生态环境逐步改善,科学家对此进行了系列跟踪研究.
              (1)实施退耕还林后,耕地逐渐过度为灌丛和林地的过程叫做 ______ .研究该地段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 ______ .研究发现,该地段不同区域分布着不同的种群,同一区域上种群密度也有差异,且呈镶嵌分布,这种差异称为 ______
              (2)在调查面积能代表森林群落类型最小面积的前提下,科研人员采用 ______ 法对林地植被的种群密度进行了调查.调查发现不同生境群落特征各异,阳坡和阴坡植被差异明显.对阳坡的物种生态位重叠(对同一生境中的资源需求类型或需求量相近)变化进行分析,其结果见表:
              种名 山桃 丁香 油松 刺槐
              山桃 1
              丁香 0.124 1
              油松 0.125 0.834 1
              刺槐 0.148 0.761 0.884 1
              通过表中数据分析可知,阳坡群落物种中种间竞争最激烈的是 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