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为了探究温度对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影响.请根据以下提供的实验材料完善实验思路,设计实验结果图,并分析讨论.

              实验材料:培养瓶若干,酵母悬液、无菌葡萄糖溶液、血细胞计数板、显微镜等
              (要求与说明:不要求写出具体温度和计数具体操作.每天同一时间取样,为期两周.培养过程中不更换培养液.)
              (1)实验思路: ______
              (2)预期实验结果(设计一个坐标系,分别画出酵母菌在最适温度及高于、低于最适温度时的种群数量变化趋势曲线)
              ______
              (3)分析与讨论:
              ①在整个实验过程中,从静置培养瓶中取培养样液计数时应注意 ______
              ②将样液稀释102倍,采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计数室规格为2mm×2mm×0.1mm,共25个中格),所观察到的计数室中酵母菌分布如下.若只以图中5个中格的统计为例,则培养液中酵母菌数为 ______ 个/mL.
            • 2. 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实验中:
              (1)对酵母菌进行计数可以采用 ______ 的方法,如果实验时发现血球计数板的一个小方格内酵母菌过多,难以数清,应当采取的措施是 ______
              (2)为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一组同学进行了如下操作.其中操作步骤不正确的有 ______  (填下列操作的序号).
              ①将适量干酵母放入装有一定浓度葡萄糖溶液的锥形瓶中,在适宜条件下培养;
              ②静置一段时间后,用吸管从锥形瓶中吸取培养液;
              ③在血球计数板中央滴一滴培养液,盖上盖玻片;
              ④用滤纸吸除血球计数板边缘多余培养液;
              ⑤将计数板放在载物台中央,待酵母菌沉降到计数室底部,在显微镜下观察、计数.
              (3)某同学为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设计了3组实验(见表).每隔24小时取样并计数.
              试管编号 培养液(mL) 无菌水(mL) 酵母菌母液(mL) 温度(℃)
              A 10 -- 0.1 28
              B 10 -- 0.1 5
              C -- 10 0.1 28
              ①请写出该同学研究的课题名称:探究 ______ 对酵母菌种群动态变化的影响.
              ②用显微镜定期检测酵母菌数目,如果A管中的10mL酵母液在适宜温度下培养,在不同时间内等量均匀取样4次,分别测定样品中酵母菌的数量和pH值,结果如表所示.表中样品的取样先后次序为 ______ ,若第5次均匀取样时,样品中的酵母菌数量为760个/立方毫米,产生这一结果的原因是 ______ ,造成酵母菌的出生率小于死亡率.
              样品 酵母菌数量(个/mm3 PH
              1 1210 4.8
              2 820 5.4
              3 1210 3.7
              4 1000 5.0
            • 3. 某学习小组进行“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与时间的变化关系”的探究实验.
              某生物兴趣小组开展探究实验,课题是“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与时间的变化关系”.
              实验材料、用具:菌种和无菌培养液、试管、血球计数板 (计数室为1mm×1mm方格,由400个小格组成)、滴管、无菌水、台盼蓝染液(对活细胞无染色效果)、显微镜等.
              (1)本实验中,某学生的部分实验操作过程是这样的:①把酵母菌培养液放置在适宜的环境中培养,第7天开始取样计数;②取样前振荡试管使得酵母菌分布均匀.用无菌吸管从试管中吸取酵母菌培养液少许;③加入血球计数板计数室,再盖上盖玻片,并用滤纸吸去多余菌液.请纠正该同学实验操作中的两个错误.(指出第几步,并说出错误)
              ______
              ______
              (2)本实验没有另设对照实验,原因是 ______ .该实验 ______ (填“需要”或“不需要”) 重复实验,原因是 ______
              (2)在吸取培养液计数前,要轻轻震荡几次试管,原因是 ______
              (3)某同学第5天在使用血球计数板计数时做法如下:
              ①振荡摇匀试管,取1mL培养液并适当稀释(稀释样液的无菌水中加入了几滴台盼蓝染液).
              ②先将 ______ 放在计数室上,用吸管吸取稀释后的培养液滴于其边缘,让培养液自行渗入,多余培养液用滤纸(吸水纸)吸去,制作好临时装片.
              ③显微镜下观察计数:在观察计数时只计 ______ (填“被”或“不被”)染成蓝色的酵母菌.在用血球计数板对某一稀释10倍样品进行计数时,发现在一个小方格内(盖玻片下的培养液厚度为0.1mm)酵母菌平均数为5,据此估算10mL培养液中有酵母菌 ______
            • 4.

              某生物兴趣小组开展探究实验,课题是“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与时间的变化关系”。实验材料、用具:菌种和无菌培养液、试管、血球计数板(计数室为1mm×1mm方格,由400个小格组成)、滴管、无菌水、台盼蓝染液(对活细胞无染色效果)、显微镜等。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没有另设对照实验,原因是________。该实验__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重复实验,原因是________。

              (2)在吸取培养液计数前,要轻轻震荡几次试管,原因是________。如果一个小方格内酵母菌过多,难以数清,应当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

              (3)某同学第5天在使用血球计数板计数时做法如下:

              ①振荡摇匀试管,取1mL培养液并适当稀释(稀释样液的无菌水中加入了几滴台盼蓝染液)。

              ②先将________放在计数室上,用吸管吸取稀释后的培养液滴于其边缘,让培养液自行渗入,多余培养液用滤纸(吸水纸)吸去,制作好临时装片。

              ③显微镜下观察计数:在观察计数时只计________(填“被”或“不被”)染成蓝色的酵母菌。在对某一稀释10倍样品进行计数时,发现在一个小方格内(盖玻片下的培养液厚度为0.1mm)酵母菌平均数为5,据此估算10mL培养液中有酵母菌________个。

            • 5.

              酵母菌是发酵工程常用的微生物,在日常生活中也有广泛应用。某同学为了研究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进行了下图所示的实验。请据图回答:

              (1)用血球计数板制片时,应先将________________放在计数室上,再用吸管滴加样液。

              (2)下图甲是一块血球计数板正面示意图,其上有________个计数室。下图乙是计数室中一个小格的酵母菌分布示意图(●代表酵母菌),计数时该小格中酵母菌数量应该计为________个。

              (3)下表是该同学记录的实验结果

              时间

              第1天

              第2天

              第3天

              第4天

              第5天

              第6天

              第7天

              酵母菌数(万个/毫升)

              32

              127

              762

              824

              819

              821

              820

              从表中的数据可以得出结论:酵母菌的种群数量呈________型增长。

              (4)该同学将试管中培养液摇匀后取样并制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到下图所示的现象,则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了进一步研究温度对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请你简要写出实验的主要思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

              某生物兴趣小组从资料上获知:二氯二乙胺能够阻止参与DNA复制的酶与DNA相互作用。他们推测,二氯二乙胺能抑制癌细胞的增殖,能作为一种癌症的化疗药物,并就此问题设计实验进行了探究。

              【实验材料与用具】肝部长有肿瘤的小鼠,二氯二乙胺溶液,蒸馏水,生理盐水,含有全部营养物质的细胞培养液,显微镜,血球计数板,试管,吸管,培养皿等。

              (1)该兴趣小组某位同学实验操作如下,请将其实验内容补充完整。

              ①取洁净的培养皿一个,加入适量的培养液,从小鼠肝部切取肿瘤组织,剪碎,并用            处理,使其分散开来,配制成细胞悬液,将其均匀分成5份,分别置于5个培养皿中培养并编号。

              ②取5支洁净的试管并编号,分别加入等量的培养液,并在1~4号试管中加入           ;5号试管中加入               ,作为对照组。

              ③将步骤②中配制的溶液分别置于步骤①的5个培养皿中,摇匀后,在恒温箱中培养一段时间。

              ④取出5个培养皿,振荡摇匀后,分别吸取适量的培养液,用            (工具)在显微镜下观察计数并记录。

              (2)另一位同学按照他的方法进行实验,得到的结果如下图所示。


              ①请列举本实验中的两个无关变量:              

              ②根据实验结果,你能得出的结论是             

              (3)若开始培养时取一滴培养液观察有100个肿瘤细胞,经24h培养,取一滴培养液稀释100倍后再取一滴(设三次的“一滴”等量)观察,发现有64个肿瘤细胞,则此肿瘤细胞的细胞周期约为               h。

            • 7.

              酵母菌生长的最适宜温度在20~30℃ 之间,能在pH为3~7.5的范围内生长,在氧气充足的环境中主要以出芽生殖的方式快速增殖。大约每1.5~2小时增殖一代。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据此探究酵母菌种群在不同的培养液浓度和温度条件下种群密度的动态变化,进行了如下实验,实验操作步骤如下:

              第一步:配制无菌马铃薯葡萄糖培养液和活化酵母菌液。

              第二步:利用相同多套装置,在适宜条件下培养。

              第三步:用血球计数板计数装置中起始酵母菌数目,做好记录。

              第四步:将各装置放在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

              第五步:连续7天,每天随机抽时间取样计数,做好记录。

              回答下列问题:

              (1)改正实验操作步骤中的一处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同学第5天在使用血球计数板计数时做法如下:

              ①摇匀试管,取1 mL培养液并稀释10倍(稀释样液的无菌水中加入了几滴台盼蓝染液)。

              ②先将____________放在计数室上,用吸管吸取稀释后的培养液滴于其边缘,让培养液自行渗入,多余培养液________,制作好临时装片。

              ③显微镜下观察计数:在观察计数时只记______(填“被”或“不被”)染成蓝色的酵母菌。

              (3)若在显微镜下观察计数某一小方格时,活菌分布如下图所示,则记录的数目是     个。若平均每个样方中的酵母菌数目就是该数目,所使用的血球计数板有16个中方格,每1中方格中有25个小方格,每1个大方格容积为0.1 mm3(1 mL=1 000 mm3).则酵母菌细胞个数/mL=____________。

              (4)在实验过程中,培养液的pH值变化为         

              (5)实验结束后,用试管刷蘸洗涤剂擦洗血球计数板的做法是错误的,正确的方法是_________                     

            • 8.

              某同学在适宜条件下,用一定量的葡萄糖培养液培养酵母菌,不同培养阶段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如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实验材料用具中,本实验不需要使用的是            

              ①滴管               ②研钵

              ③显微镜             ④酒精

              (2)酵母菌种群数量从C点开始下降的主要原因有                           

              (3)如果该同学在T3时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酵母菌时进行如下图所示的操作,统计出来的数据比实际值偏              ,正确的操作应该是               

              (4)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酵母菌之前,通常先用相应的染色剂对酵母菌进行染色,以便区分酵母菌的死活。如果未染色处理,则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是                    

              (5)实验结束后,用试管刷蘸洗涤剂刷洗血细胞计数板的做法是错误的,正确的方法是             

            • 9.

              甲、乙、丙三位同学均对酵母菌的生长情况进行了探究。甲、乙两同学先配制了含有酵母菌生长所必需的各种营养成分的培养液,调节到酵母菌生长的最适pH,各取1mL于试管中,接种等量的酵母菌菌种,放在适宜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进行计数。

              (1)甲同学直接取培养液,用血球计数板制成装片,在显微镜下进行计数。

              ①在从静止的试管中吸出酵母菌培养液是错误的,必须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为了避免培养后期酵母菌数目太多,导致无法计数,应该对培养液进行              

              (2)乙同学将500个红细胞与该1ml培养液混匀后制片观察,进行随机统计,结果如下:

               

              视野1

              视野2

              视野3

              视野4

              红细胞数(个)

              21

              17

              22

              20

              酵母菌数(个)

              102

              98

              106

              94

              则:①该同学模拟了种群密度调查中的________(方法)原理。

              ②该1mL培养液中共含有酵母菌大约________个。

              (3)丙同学欲探究pH对酵母菌生长的影响,他的实验如下,请补充完整。

              ①配制含酵母菌生长所必需的各种营养成分的培养液,各取2mL加入数支试管中;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间隔相同时间连续多次进行显微抽样计数,记录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结论。

            • 10.

               为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操作:

              ①将适量酵母菌放入装有一定浓度葡萄糖溶液的锥形瓶中,在适宜条件下培养;

              ②静置一段时间后,用吸管从锥形瓶中吸取培养液;

              ③在血细胞计数板中央滴一滴培养液,盖上盖玻片;

              ④用滤纸吸去血细胞计数板边缘多余培养液;

              ⑤将计数板放在载物台中央,待酵母菌沉降到计数室底部,在显微镜下观察计数。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操作中②③两步有错误,请改正:                         

              (2)血细胞计数板的计数室长和宽各为1mm,深度为0.1mm,其中25×16型的血细胞计数板计数室以双线等分成25个中方格,每个中方格又分成16个小方格。一般计数时选取的中方格位于计数室的       。下图1表示的是其中一个中方格的情况,对该中方格中的酵母菌进行计数的结果是      个。

              (3)某同学为探究温度对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得到上图2所示结果,由此并不能得出酵母菌的最适培养温度为25℃。为了确定培养酵母菌的最适温度,需要进一步实验,写出实验设计思路: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