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已知0.5mg/ml范围内的二氯二乙胺可抑制癌细胞增殖,且效果与浓度正相关。又有科研发现二氯二乙胺与药物H同时作用效果更加明显。现提供下列材料,请对上述现象进行验证。

              材料:小鼠肝癌细胞、0.5mg/ml二氯二乙胺溶液、a浓度药物H溶液、蒸馏水、生理盐水、培养瓶、全营养培养液及相关培养和计数设备。

              (1)完善实验思路:

              ①取培养瓶若干,编号1、2、3……

              ②分组及加样:请用表格表示,并注明添加的成分,用“+”表示添加,空格表示不添加;(注:若各组添加某一相同成分时,应注意“等量且适量”。)

              ③将上述培养瓶置于        环境中培养一段时间;

              ④从各培养瓶中取等量的培养物,用         对其进行计数。若发现压在方格上的细胞,应         

                        
              实验结果:见下

              (2)结合所学知识,请分析:

              ①研究表明二氯二乙胺作用一段时间后,可使细胞停留在G1/S临界处,则其可能干扰了一种酶的作用,这种酶是          

              ②再经药物H作用后,又发现有部分细胞中染色体数与核DNA的比值为0.5,则药物H的作用机理可能是         

            • 2.

              小球藻是一种单细胞藻类,是鱼类等海洋生物的饵料,其生长状况受紫外线B波段(UV﹣B)辐射量的影响.科学家探究UV﹣B辐射量对小球藻生长影响的实验,其结果如下:

              培养皿编号

              UV﹣B辐射剂量(J/m2

              小球藻相对增长率

              A0

              0

              20×104

              A1

              0.2

              27×104

              A2

              0.8

              26×104

              A3

              1.6

              14×104

              A4

              2.2

              10×104

              A5

              3.0

              6×104

              实验设计如下:

              (一)材料用具:含小球藻的培养液、紫外灯(产生UV﹣B)、培养箱、培养皿、固定液、显微镜等.

              (二)请你补充实验步骤:

              (1)取6个培养皿,编号为A0、Al、…A5,分别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上述6个培养皿分别置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紫外灯下,给予照射后,放入同一培养箱,在适宜的条件下培养.

              (3)一段时间后,取出A0~A5,分别吸取等量样液,固定后观察计数并记录.

              (三)利用计数板可在显微镜下对小球藻进行直接计数.计数板是一个特制的可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玻片,样品就滴在计数室内.每个计数室由25×16=400个小格组成,容纳液体的总体积为0.1mm3.现将1mL小球藻样品加9mL蒸馏水充分稀释后,用无菌吸管吸取少许使其自行渗入计数室,并用滤纸吸去多余液体.现观察到图中计数室所示a、b、c、d、e5个中格80个小格内共有小球藻50个,则上述1mL样品中约有小球藻____________个.


              (四)请完成对实验的分析:

              (1)在实验所用的辐射剂量中,能促进小球藻生长的剂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实验还应设置平行实验组B0~B5,同时进行重复实验求平均值,其目的是____________.

              (3)若将A0中的小球藻培养一段时间后,种群密度稳定在8×106个/mL,则A0中小球藻数量增长最快时,种群密度约为________________.

              (4)该实验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薇甘菊是首批入侵中国的外来种,也是世界上最具危害性的100种外来入侵物种之一,每年我国因为薇甘菊入侵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数亿元。回答下列与之相关的问题:

              (1)某人承包了薇甘菊的部分入侵地,用除草剂除去全部薇甘菊和其他的野生植物,种植了一些观赏菊。一段时间后,发现地里又陆续出现了一些薇甘菊和其他野生动植物,这种现象在生态学上称为______________演替。几年后有人发现地里植物上蚜虫增多,为了确定其种群密度通常应采用________________法调查。

              (2)在薇甘菊的源产地中美洲,有多达160多种昆虫和菌类作为天敌控制其生长量,难以形成危害,这是长期___________________的结果。

              (3)田野菟丝子对很多菊科植物都有危害作用,某科研小组为了研究田野菟丝子对薇甘菊的影响,进行了以下实验:

              实验原理:田野菟丝子能够从菊科植物体内吸收营养物质和水分,从而导致其生长变慢直至死亡。田野菟丝子和菊科植物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______。

              实验步骤:

              a.分组

              实验组:花盆+生长良好的薇甘菊+不同数量的田野菟丝子

              对照组:花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收割薇甘菊,去除田野菟丝子后称干重。实验结果如下图:




              结果分析:

              由图可知,随着接种的田野菟丝子数量的增加,薇甘菊光合作用积累的有机物在减少。进行薇甘菊防治的最佳接种数量为__________。


              (4)接种田野菟丝子控制薇甘菊的方法可能造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影响。

            • 4.
              某生物兴趣小组利用酵母菌开展相关探究实验.取A、B两个锥形瓶,分别放入适量的等体积煮沸、冷却的质量分数5%的葡萄糖溶液.A瓶接种一定量的酵母菌,B瓶不做处理,再将A、B瓶放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分析回答:
              (1)将葡萄糖溶液煮沸的主要目的是 ______ ,冷却后才接种酵母菌可防止 ______ .
              (2)每天定时取样,用浊度仪测定培养液的浑浊度,可以推知酵母菌种群数量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实验中设置B瓶作为对照组的作用是排除 ______ 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3)该实验中使用的血球计数板有两个计数室(规格为:1mm×1mm×0.1mm,16中方格×25小方格).有关叙述正确的有 ______ (填字母).
              a.一块盖玻片能同时覆盖两个计数室
              b.活酵母菌可以被台盼蓝染液染成蓝色
              c.先向计数室上滴加酵母菌培养液,再盖上盖玻片
              d.视野中酵母菌存在“抱团”现象与取样前没有充分振荡、摇匀有关
              (4)为了方便酵母菌计数,培养后期的培养液应先 ______ 再计数.该实验中A瓶的酵母菌数量估算值见表:
              时间(天) 1 2 3 4 5 6 7
              酵母菌数量(万个/mL) 32 762 824 819 821 820
              第2天观察计数时,发现计数室四个角上的4个中方格中共有36个酵母菌,其中被台盼蓝染液染成蓝色的有4个,则表中第2天酵母菌数量约为 ______ 万个/mL.据表分析,酵母菌的种群数量呈 ______ 型增长.
            • 5.

              我国北方的一些地区,每年都会发生不同规模的蝗虫灾害,严重之时,当地的农作物、牧草全都被毁坏,当地政府和农牧民通常采用喷洒农药的方法来杀灭蝗虫,2000年夏季发生虫害时,北方某地却邀请来一批养鸭户,把几十万只鸭放养在虫害严重的草原与农田上,获得了很好的效果。请以上述实例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从生态系统的成分上分析,在上述简便的食物链中,鸭子属于_________消费者。蝗虫与放养在当地草原上的牛、羊之间的关系属于___________关系。

              (2)从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的角度上看,临时把鸭子放到草上的措施,干预了草原与农田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方向,目的是使能量流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利用农药灭虫,尽管逐年增加使用农药的浓度,但并没有将蝗虫灭尽,原因之一是通过生存斗争,蝗虫的抗药性__________,这是长期_____________的结果。

              (4)利用鸭子消灭蝗虫,除了能取得经济上的良好效益外,还有__________、保护其他生物等优点。

            • 6.

              胰腺是哺乳动物的一种腺体,有外分泌部和内分泌部之分,外分泌部分泌产生胰液,内含多种消化酶;内分泌部即胰岛,能产生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等多种激素。现欲探究胰液分泌调节的机理,请根据下面的实验回答:

              (1)根据实验一的实验现象,能得出胰液分泌受________调节的结论。

              (2)根据实验二的实验现象可知:实验一中把少量稀盐酸从小肠的上端注人小肠肠腔中会导致胰腺大量分泌胰液的原因是稀盐酸刺激了小肠________,从而促进胰腺外分泌部分泌胰液。

              (3)在实验一的第1步中,刺激支配胰腺的神经引起胰腺分泌少量的胰液,在该调节过程中胰腺的外分泌部属于反射弧中的________部分。

              (4)有人尝试从胰腺的研磨液中直接提取完整的胰岛素分子,根据题目中所介绍的胰腺结构,认为不能成功,解释是________。

              Ⅱ、图甲表示草原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示意图(图中a—e代表过程);图乙表示某生物种群的增长速率。请据图回答:

              (1)图甲所示生态系统包含的生物成分有________,若狼体重增加5kg至少需要消耗牧草________kg。

              (2)若图乙为鼠种群增长速率,在t1时期种群的年龄组成为________型,若要调查该草原生态系统中某种鼠种群的数量,常采用________法。

              (3)狼能够依据鼠留下的气味去捕食,鼠同样也能够依据狼的气味或行为躲避猎捕,这说明信息传递能够________。

            • 7.

              Ⅰ.某山谷因泥石流而导致植被毁灭,若干年后在人为干预下,又恢复了盎然生机。假定某种群当年数量是一年前种群数量的λ倍,图1为λ值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图2为该系统能量流动示意图,请分析回答:

              (1)图1中a~d过程中该种群增长率在        段最大。

              (2)图1中d~e段变化表明该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                  能力,e点种群数量比d点      

              (3)图2中该生态系统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是                ,第二、三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是        

              Ⅱ.我国是受荒漠化危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近年来,京津冀地区频受沙尘暴之苦,保护生态环境,大力开展植树种草、治理水土流失、防止沙漠化等是当前的紧要任务。

              (4)在退耕还林、还草过程中,要注意树种、草种不要过于单一。这种做法所依据的主要生态工程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原理,其目的是提高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森林可以防止水土流失、沙漠化等是__________________价值。

              (5)某科研小组想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培育抗旱植物用于治理水土流失。若检测结果表明抗旱基因已经插入到受体细胞的DNA中,则培育的植株________(填“一定”或“不一定”)具有抗旱性状。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