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下图1是某生态系统中碳循环模式图,图2为某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图,图3表示某食物网。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甲代表的生物成分是________,B代表的生理过程是__________。

              (2)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形式进行。

              (3)生态系统的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图2中农作物所积累的有机物中能量的去向有________________、流入下一营养级、被分解者分解。

              (4)图3所示的食物网中共有_______条食物链,其中三级消费者是_______。

              (5)如果环境中的某种有毒物质在生物体内既不能分解,也不能排出体外,可在不同的生物体内积累。因此,通常生物所在的_____越高,该有毒物质在其体内的积累量越大。

            • 2.

              调查某草原田鼠数量时,在设置1公顷的调查区内,放置100个捕鼠笼,一夜间捕获鼠32只,将捕获的鼠经标记后在原地释放.数日后,在同一地方再放置同样数量的捕鼠笼,这次共捕获30只,其中有上次标记过的个体10只.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该地区田鼠种群个体总数为N,则N= ______ 只,该调查方法为 ______ ,适用于 ______ 的动物.由于田鼠在被捕捉过一次后就很难再次被捕捉,所以上述计算所得的种群个体总数可能会比实际值偏 ______ .
              (2)(双选)要使上面所计算的种群个体总数和实际相符,理论上在调查期必须满足的2个条件是 ______ .
              A.有较多个体迁出调查区 B.调查区内没有较多个体死亡
              C.调查区内没有较多个体出生 D.有较多个体迁入调查区
              (3)调查甲、乙两草原所捕获鼠的月龄,它们的月龄构成如图所1示.据图分析:甲草原的田鼠种群属于 ______ 型;乙草原的田鼠种群属于 ______ 型,可以预测,该草原鼠害将会严重,必须作好防治准备工作.
              (4)若将雌雄成鼠各若干只放在大小一定的笼内饲养,让它们交配繁殖,且供给足够的饵料和水,则笼内鼠数变化和饲养时间之间的关系,应为图2中的曲线 ______ .这个鼠群种群数量大约在 ______ (填40或20)只时繁殖最快.
              (5)在该草原狼能够依据鼠留下的气味去捕食,鼠同样也能够依据狼的气味或行为躲避猎捕,这说明信息传递的功能之一是 ______ .
            • 3.

              下图甲是一个草原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部分)示意图;图乙是该生态系统中鼠摄食后能量的流向示意图(图中a~e代表过程,A~C代表能量)。请回答下列问题:

              (1)碳循环是指组成生物体的碳元素在_____________之间不断循环的过程,该草原系统的有机碳主要是通过___________过程(填字母)将大气中的无机碳固定下来的。

              (2)狼能够依据鼠留下的气味去捕食,鼠同样也能够依据狼的气味或行为躲避猎捕,此现象体现了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具有____________的功能。狼和鼠通过捕食关系维持着两者数量的相对稳定,这种调节机制属于______________。

              (3)图乙中的A表示鼠同化的总能量,B的含义为_____。若鼠摄入能量为2.2×109 kJ,A中能量为1.6×109 kJ,B中能量为1.2×109 kJ,狼同化能量为2.4×108 kJ,则该生态系统中鼠到狼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

              (4)如果在草原上超载放牧,会导致草原的破坏,说明了_____________,破坏后的草原不再放牧会慢慢恢复,这种恢复过程属于群落的____________演替。

            • 4.

              乱石窑裸地上的群落演替过程如下图所示。请据图回答:




              (1)阔叶林群落人工过度砍伐后形成灌木群落,与原群落相比,输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______。灌木群落重新恢复为阔叶林群落的演替属于______,该演替速度较快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采用样方法调查某草本植物种群密度时,选取样方的关键是____。若同时统计各样方中物种的种类,可以调查群落的________ 。

              (3)草本植物群落中生产者固定的能量是l200j/(cm2·年),在面积l00cm2的范围内,每年输入初级消费者的能量数值最少为______j;次级消费者增加50千克,至少需要生产者________千克。

              (4)阔叶林中某些鸟类的保护色能躲避鹰的捕食,但狐狸却能通过鸟类的气味准确找出他们的位置,体现了生态系统的________功能。

            • 5.

              下图表示某种群数量变化可能的四种情况(“J”型、Ⅰ、Ⅱ、Ⅲ),其中a点表示外界因素的变化。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 ________。若图示种群每年以λ倍“J”型增长,N0为种群起始数量,t年后该种群数量可表示为Nt=________。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的环境阻力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答出两点)
              (2)若图示物种为长江流域生态系统中的最高营养级生物之一的野生扬子鳄,其环境容纳量即K值是指______________。 当a点后的变化曲线为Ⅱ、且种群数量为K2时,对该物种最有效的保护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

              (3)若图示种群为东亚飞蝗,应控制其种群数量为________(填“K1”“K2”或“0”),以有利于维持该地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干旱能抑制造成蝗虫患病的一种丝状菌的生长,若a点变化为干旱,则a点后的变化曲线为________(Ⅰ或Ⅱ或Ⅲ)时,此时东亚飞蝗不断地聚集迁徙去追逐“绿色”,这体现了生态系统的________功能。

            • 6.

              现有一未受人类干扰的自然湖泊,某研究小组考察了该湖泊中处于食物链最高营养级的某鱼种群的年龄组成,结果如下表。回答下列问题:


              (1)通常,种群的年龄结构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分别_______。研究表明:该鱼在3+时达到性成熟(进入成年),9+时丧失繁殖能力(进入老年)。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幼年、成年和老年3个年龄组个体数的比例为_______,由此可推测该鱼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注:表中“1+”表示鱼的年龄大于等于1、小于2,其他以此类推。

              (2)如果要调查这一湖泊中该鱼的种群密度,常用的调查方法是标志重捕法。标志重捕法常用于调查_______强、活动范围广的动物的种群密度。

              (3)一般来说,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_____、____,此外还具有信息传递等功能。

              (4)在该湖泊中,能量沿食物链流动时,所具有的两个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

              (5)研究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

              图甲为某农田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图乙为该农田生态系统中鼠的种群数量变化的调查结果,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为某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其中A、B、C为生态系统中的三种组成成分,a~d代表4种动物。请写出图中存在的食物链(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碳在A、B、C之间以_____________形式进行传递。

              (2)卷心菜被菜粉蝶幼虫取食后,能放出特殊香味吸引菜粉蝶的天敌,“香味”属于_______信息,体现了信息传递具有调节生物______关系的作用。

              (3)当地村民响应政府号召,实施了“退耕还林”多年后原有耕地变为森林,调查发现,该森林中的植物具有斑块镶嵌分布的特点,该现象体现了群落的__________结构。

              (4)图乙示鼠种群在1~5年以_____型曲线增长,1~20年中种群数量最多的是第____年。

            • 8. 下图甲是某地区农村“四位一体”生态农业模式图,基本实现了“养猪不垫圈,照明不用电,做饭不需柴和炭,种菜不花化肥钱”,绿色产品无污染的生产模式。图乙为某桑基鱼塘农业生态系统局部的能量流动,图中字母代表相应的能量。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农业生态系统中各组成成分通过物质循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而相互联系。蘑菇在该生态系统中的成分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

              (2)甲图中能量流入人体的途径有_____________(填图中字母)。

              (3)乙图中桑树呼吸作用所散失的热能可用图中的______(填字母)来表示;图中的C和B1+C1+D1可分别表示桑树和蚕用于_______________的能量;将蚕沙(粪便)投入鱼塘供鱼食用,蚕沙中所含能量属于第__________营养级所同化的能量。

              (4)人工建立桑基鱼塘等生态农业的目的是实现对能量的___________从而提高能量的利用率,这类人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一般较低,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

              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全称《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5次缔约方会议暨《京都议定书》第5次缔约方会议,于2009年12月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来自192个国家的谈判代表召开峰会,商讨《京都议定书》一期承诺到期后的后续方案,即2012年至2020年的全球CO2减排协议。下图1为碳循环示意图,图2为食物网。请据图回答:

                            图1                                           图2

              (1)碳在生物群落内以______________的形式进行流动。

              (2)碳从无机环境进入生物群落的途径①是______________作用;无机环境中碳的来源有(填数字序号)________。

              (3)“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主要体现了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功能。

              (4)若②中的种群及相互关系如图2,其中鹰和蛇的关系为______________。若鹰体内有机物增加30克,假设鹰从各条食物链中获得的能量是均等的,至少需要消耗植物__________克。

            • 10.

              如图甲是一个草原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示意图;图乙是该生态系统中鼠摄食后能量的流向示意图。(图中ae代表过程,A~C代表能量)。请据图回答:

              (1)草原群落中的碳元素进入无机环境的途径是______(填图中字母),碳元素以        形式在食物链中传递,图中能量进入群落的途径主要是                           (填生理过程)。

              (2)若狼的数量增加,则一段时间后,牧草数量也增加,其原因是        

              (3)狼能够依据鼠留下的气味去捕食,鼠同样也能够依据狼的气味或行为躲避猎捕,体现了信息传递的作用,能                  ,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4)图乙中B的含义为                ;B的能量除图中所示去路外,还有一部分是              。若A中能量为1.6×109 kJ,B中能量为1.4×109 kJ,C中的能量为0.4×109 kJ,其天敌同化的能量为2.4×108 kJ,则该生态系统中从鼠到其天敌的能量传递效率为             。

            0/40

            进入组卷